高瑞閣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學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淺談課堂氛圍與教學質量
高瑞閣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學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課堂氛圍是師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感的相互作用構成的心理環境的綜合反映。它直接影響著師生的教學行為、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有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 教學質量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是良好教學的開端,是激活或喚醒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起搏器",是誘發學生積極向上態度的外圍因素。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積極向上的環境中更加主動的學習,發揮自己的學習潛力,培養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要想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了這樣的環境保證,學生一堂課才能興趣盎然,才能神思飛揚,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教育心理學認為: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之中的師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教師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授課藝術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能力顯著增強。處于良好的課堂氛圍之中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積極,對提問反應迅速,能從多方面去搜集組織材料回答問題,從而使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去實施。
1.構建寬容、鼓勵的氛圍,采取民主的教學作風,減少角色意識。
寬容、鼓勵,自然給學生以強大的力量。有這樣一位教師,他的教學成績是可以的,但是在他的課上,學生只有一種上級對下級的那種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感覺,只不過這位經驗十足的老師每節課能恰到好處地突出要點,突破難點,然而同學們在課堂上都不敢舉手回答他提出的問題,避免答錯遭到老師的斥責,大家就是在這種課堂氛圍中被動地接受知識。相反,如果老師們都放下權威的架勢,讓學生有種愿意接近的感覺,在寬容、鼓勵的氛圍中更加努力,這樣可想而知,教學效果更加好了,教學質量也更高了,相應地,成績則比以前也提高了,何樂而不為呢?
2.寓情趣于教學之中。
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走進課堂,善于調控自己的情趣,體察、理解學生的心情變化,用良好的情趣感染學生,在講授過程中要用自己嚴謹、生動、形象的教學來感染學生,該高漲的時候不要抑制,該氣憤的內容講授時不要平淡,尤其是善于捕捉一些貼近我們生活,能引起大家共識的一些例子,融入到課堂中來,使學生產生共鳴,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3.設立適中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獲取知識的愉悅。
每節課教學目標的確定也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方向盤”和“指南針”,也是它的起始和歸宿,因此教師要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制定出適中,具體且完整的教學目標,并精心策劃實現目標的對策。如果教學目標太大太雜的話,學生掌握知識的側重點不過明確;教學目標太小且不具體完整,對知識的掌握又不夠全面,所以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適中、具體、完整,恰到好處。讓學生能“跳一跳就能摘著果子吃”,這樣來獲得知識,體驗成功的快樂與喜悅。在課堂上,學生會性情開朗,積極回答問題,從而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
4.課堂教學結構中要正確地把握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單純的說教對教學質量起明顯的消極影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備課要從學生出發,講課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主動積極參與討論,讓他們自導自演,教師恰到好處地發揮自己“導”的作用,這樣使學生處于主動地位,能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求知,積極回答,共同討論。
5.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之間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效果,處理不好師生關系,學生就會與老師相互抵觸,產生教育教學中的負面效應,所以,師生關系事關重要。
有的教師認為,對學生和氣點,對其搗亂行為,只要不出亂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去了,這樣反而學生不說教師的壞話,不與老師作對,而且在年度調查考核中,學生還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何樂而不為呢?而有的教師則相反,認為學生任其自然是誤人子弟,要想出人才,必須嚴加管教,嚴師出高徒么,因而每天一副階級面孔面對學生,這樣學生每天一見老師規規矩矩的,然而背后卻指著老師的脊梁骨恨死了,這樣的老師只能得個費力不討好的結果,上述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我認為,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師就應該把“嚴“與”愛“進行有機的結合,對學生始終堅持“嚴中有愛,愛中有嚴”的原則,只要把握好嚴與愛的尺度,就會恰到好處地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的良好。
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是靠鐵的紀律和揮動的教鞭“打”出來的,它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傳統教學中的專制型或權威型為合作型或伙伴型關系。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民主交流,呈現一種協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觀,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學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教學中師生不和諧的關系,才能打開學生情感的閥門,形成良好心理氛圍,調動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改革目標。
團結友愛,友好和諧的氣氛中,師生心情是愉快的,思維就會更活躍,觀察敏銳,想象豐富,記憶效果好;而人在心情沮喪時,一切都會受阻,為此教師就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手段和技能及技巧,把嚴與愛巧妙地揉在一起,課堂上師生關系融洽,把課堂匯成一個溫暖和諧、輕松愉快的大家庭,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各項教學活動得到順利地進行。
以上五點是我個人的一些淺顯的認識,只覺得每一位教師如果都能從上述五個方面注意了,并且努力實踐了,那么良好的課堂氛圍也就形成了,這樣教師授課靈活自然,學生積極主動獲取知識,從而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就提高了,這樣相應地,不僅能多出人才,而且也能出好人才!
每一位從教的同行們,面對新的挑戰,讓我們共同在教育戰線上奮發努力,創造出更顯著的成績,做出更大的貢獻,真正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