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子 沈卓韻
(江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 江西南昌 330022)
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與經濟發展協調性的研究
陳洋子 沈卓韻
(江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 江西南昌 330022)
隨著江西省發展綱要的推進,江西省已把研究生教育看為一種推動江西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通過探究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與經濟發展的教育彈性系數,不難發現確定適合地區經濟發展的研究生招生規模,能夠減輕研究生教育超前或滯后于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所帶來的壓力,從而促使江西省研究生教育滿足地區經濟發展所提出的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江西省 研究生招生規模 經濟發展 彈性系數
1.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的現狀
1999年教育部在召開的“全國研究生培養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采取多種措施扶持中西部地區研究生教育發展”,這為中部地區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因此,受國家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位于中部地區的江西省抓住了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機遇,1999年研究生招生規模較1995年相比增加了近兩倍,到2005年研究生招生人數又增加到4302人。總的來說,從1999年起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與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處于同步發展階段,整體上呈現增長的趨勢,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快速增長時期(1999年-2005年);波動增長時期(2006年-2009年);穩定增長時期(2010年-2014年)。但是,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長率的走勢更加陡峭。其中,2006年到2009年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變動趨勢尤為不穩定,2006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長率雖高于全國水平,但到2007年卻遠遠低于全國水平,研究生招生規模與2006年相比下降了3.6%,而此階段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卻增長了6.64%。2009年江西的研究生招生規模處于最高點,遠遠超出全國水平,增長率達到29.25%,直至2010年以后,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的增長趨勢才與全國水平相當。
2.江西省經濟發展的現狀
(1)地區生產總值
據統計,江西省的經濟增長總量,從1999年到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逐年增長,增長率雖有波動但起伏不大。1999年江西的生產總值僅為1853.65億元,而到2013年全省生產總值已增長到14338.50億元,14年間增長了6.74倍;此外,在2007年、2011年和2014年江西省生產總值分別突破5000億、10000億和15000億大關,各年總額分別為5500.25億元、11702.82億元和15708.60億元。在2012年到2014年,雖然漲幅較2011年有所下降,但其總額仍有走高趨勢。2002年到2005年、2009年到2013年,江西省生產總值的增長幅度均高于國家水平,這說明近年來,江西省的經濟發展速度正在加快,且以高于全國的平均速度在增長。
(2)地區產業結構
根據資料顯示,江西省的第二產業近年來發展很快,而且產業門類十分齊全。在1980年,改革開放初期,江西省的第一、二、三類產業結構比例為43:36:19。但隨著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到1992年,江西省的產業結構已經調整到第二產業占最大的比重(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為31:39:29)。2000年到2002年江西省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漲幅雖然有起伏,但其總額在逐年上漲。從中可以看出,工業是推動江西省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2006年江西的第二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1.81%,到至今也占據江西生產總值壁江山。
1.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的理論
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通過引用經濟彈性系數,指用來衡量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變動相對于經濟發展變動的反應程度,用E表示,即E=研究生招生教育規模變動的百分比/經濟發展規模變動的百分比。
2.數據實證分析
通過對江西省研究生招生數增長率和生產總值增長率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江西省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根據處理分析發現,2005年、2006年、2012年和2014年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都介于0.5和1之間,表明江西這幾年研究生招生規模與經濟發展規模比較協調;2008年和2009年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為1.15和2.98皆大于1,表明江西研究生招生規模增長速度過快;其余的幾年,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皆大于0且小于0.5,表明江西研究生招生與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也較低,其增長速度慢于經濟增長速度。因此,如果要實現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與經濟發展完全同步,則要使江西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為1,但這是一種過于理想化的狀態,而科學合理的方法是,盡量使江西研究生招生彈性系數的絕對值保持在0-1之間,且以保持兩者大體固定不變的速率朝著正向發展,從而達到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與經濟發展保持較為協調的狀態。
1.國家教育政策變化
根據上述實證分析,2007年江西省E的值為負,這說明國家的教育政策比江西省經濟對研究生招生規模變動有更加直接的影響。由于我國的國家性質以及傳統的文化因素等從某種程度上擴大了政策因素對研究生招生規模的影響,因此,我國各地區教育規模變化受政策取向的制約有時候會遠大于受經濟的影響。例如,2003年開始教育部給了全國34所重點院校提前自主招生的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使得2004年報考這些學校的報考人數遙遙領先。
2.吸納能力有限
根據上述實證分析,2008年和2009年江西省研究生招生規模彈性系數過大,其原因主要是:處于中部欠發達地區的江西,對人才的需求比較大,但是,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屬于高級人才,其功能能否充分發揮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所在社會的經濟結構。然而,江西省的產業特點是第二產業比重過大,密集型企業居多,主要是粗放式、以資本消耗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這種經濟增長模式對高級人才的吸納能力是有限的,尤其經過擴招后,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更加突出。
[1]唐平,米紅.《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變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J].理工高教 研究.2008.10.
[2]尹寧偉.《廣西高等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14.11.
[3]2000年-2014年《江西省統計年鑒》.
[4]李霞.《地區經濟與研究生教育應保持協調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