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摘 要:財務內控管理措施、風險防范措施是現代企業組織管理策略、組織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與核心關鍵,是保證企業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提高生產制造能力,提高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經濟實力的有力保證。下文中,筆者將結合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實踐經驗,分析我國企業在財務內控管理措施制定與實施中的問題缺陷,分析國內企業在財務管理分析防范中的弊端疏忽,提出具體解決方法和優化策略。
關鍵詞:現代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措施;風險防范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措施主要有兩個方面構成:一是財務內控管理的策略制定與實施;二是財務內控管理的監督與風險防范策略。從國內目前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情況進行總結,筆者發現部分企業僅僅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實施了前者,而忽視了后者的應用實施。這些財務管理理念上的缺失和不足,造成了企業組織管理策略方面的不完整,從而影響了企業長遠的發展計劃,也不利于企業經濟利潤收益的獲得和增值。
一、現階段,國內企業在財務內控管理方面的問題缺陷
1.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策略方案存在漏洞
首先,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組織部門設定不平衡。很多企業中的財務管理職位存在代管、兼任現象,企業領導負責人、行政負責人兼任財務管理領導,或者將財務管理工作交給個人親屬代管,造成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管理混亂,組織機構結構不合理,財務部門對其他其他部門的財務控制能力弱,財務工作也得不到有效監督。其次,企業財務管理組織部門內部的職位、職務分配不平衡。很多的重要職位被合并為一個,降低了財務內控管理的效果,也存在企業將多項財務工作集中交付一個崗位進行管理控制的問題,錯誤將財務內控管理認為是人員安排、物資分配上的浪費,造成財務內控管理策略方案的設計不科學,效用低下。
2.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工作沒有形成規范制度
按照現代企業組織運行管理理論,如果運行管理中缺少財務內控管理,那么將增加企業經營決策中面臨風險的幾率。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的形成與有序運行對企業經營生產活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在現實情況中,部分企業財務工作者的職業能力較低、專業技能有待提高,對財務職員的聘用過程不規范、缺乏監督,具有隨意性和以權謀私現象。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自身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權限沒有清晰認知,不具備基礎的職業道德操守。另一方面,企業監督管理制度中對財務工作者玩忽職守沒有相應懲罰規定,放任財務工作者的消極怠工狀態,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生產運營失去控制。
3.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缺失監督機制
首先,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監督力度不夠。部分企業對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監督流于形式和表面,監督手段多以勸說、談話等溫和方式進行,缺少監督力度的財務內控管理機制存在很多漏洞,內控管理作用甚微。其次,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總結、評價,沒有與獎勵機制、懲罰機制結合起來,評價作用得不到落實,給予財務工作人員養成怠慢消極的工作態度和不良習慣。
二、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注意要點
1.合理配置企業的財務管理組織結構
合理配置企業財務管理組織結構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財務管理職能部門設立、運作、上下級關系方面的協調統一。既要保證對財務內控工作的管理權限合理分配,也要避免對同一事項存在多個管理職權的沖突問題。財務管理部門上下級之間有效溝通,上級部門對下級工作進行監督并進行指導,下級財務部門對上級部門負有匯報工作成果的職責,嚴格遵守企業關于財務內控管理的規范守則,二是,財務職能部門之間應當彼此配合,加強聯系,共同構成上下一體化的全面財務內控管理機制。
2.加強財務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與職業素養
一是,企業管理者應當重視對財務工作人員的財務內控管理意識培養看,以學習、講座、會談等形式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培訓,將員工的培訓學習活動安排到財務管理工作日程當中,并對學習成果進行考察和測試,使用獎勵、懲罰、評價等手段提高財務人員對工作的責任心和熱情。二是,建立財務內控管理工作責任制,如果財務內控管理出現錯誤,將依據規定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以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思想覺悟。
3.落實財務內控管理的監督機制與考核機制
一是,企業需要配置對財務內控進行監督管理的組織部門,實現對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程序監督和實體監督,既要給予監督管理人員的充分授權,實現財務管理監督不受干擾、獨立行使職權,也要提高管理監督人員的責任意識,端正工作態度,不能放任、姑息財務內控管理過程中的違規操作和錯誤行為,將監督管理落實到財務內控管理的每個環節、每個事項當中。二是,企業應當配置財務內控管理的考核評價機制,通過對考核評價工作,總結該階段中企業在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當中的優勢與不足,判斷財務內控管理工作是否收到成效,還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調整和提高。通過考核評價結果,對優秀行為和優秀員工進行獎勵,對錯誤問題進行總結,對錯誤行為進行懲處,對反復發生的財務內控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并采取措施避免其再次發生。
三、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風險防范的弊端與解決方法
1.財務內控管理風險防范的弊端
首先,企業面臨著盲目投資帶來的風險。為了獲得經濟效益,企業通常會盲目進行規模擴張,以期增強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抵御市場帶來的風險。但是在很多情況下,盲目進行投資擴張不僅不會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反而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其次,企業面臨著籌資帶來的財務風險。在籌資過程中企業不能發揮內控管理的重要作用,對于籌資組合沒有精確地分析和預測,導致籌資方法不當、籌措的資金不能按照預定用途使用,將企業暴露于嚴重的財務風險之中。第三,企業內控管理的漏洞使得企業面臨著嚴重的財務風險。
2.財務內控管理風險防范的解決方法
第一,企業應該加強對控制環境的管理。在內部控制系統中控制環境處于首要位置,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培養適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環境。控制環境管理的好壞體現了企業對內部管控的重視程度,重視控制環境的企業能夠建立完善的治理結構和規范的管理制度,培養完善的企業文化,在企業中形成辦事講究程序的工作作風。面對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企業應該重視內控建設,采取年度預算方案的編制、集體決策制度和授權審批制度,嚴禁少數人或者一個人決定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第二,企業應該重視風險評估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隨時面臨著各式各樣的風險,風險評估的作用就是對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風險評估涵蓋兩方面的內容:對會計工作的風險進行防范;對資金使用的風險進行防范。企業在會計工作中面臨著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低下、會計信息失真、稅務管理不當的風險,在這方面企業應該重視會計信息的審核和對會計工作人員的監督,重視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為了防范資金使用風險,企業應該加強對資金投放和回收的管理,在投資、融資和籌資的過程中準確地進行估測。
總之,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工作效果關系到企業穩定運行和良好發展,為了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提高企業的綜合經濟實力,應當建立全面的財務內控管理機制,并通過財務風險防范降低投資決策、籌資開發項目中的風險隱患,維持企業的正常穩定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帆帆.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解決方案[J].經營管理者,2010(03).
[2]龍春花.淺議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狀況及完善[J].財經界(學術版),2009(04).
[3]任永維.知識經濟與企業內部控制的創新[J].商業研究,2003(15).
[4]李桂霞.利用內部審計加強內部會計控制[J].商業研究,2002(16).
[5]王靖.談財務管理與內控制度[J].中國集體經濟,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