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投資農業似乎成了一個熱門方向。但是,農業本身的特性決定農業投資不可能有快速回報。農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低利潤、回報周期長等特征。不少浮躁的資本打著幌子進入農業,實際上暗藏了其他斂財之道,如圈地以獲得未來土地的增值,或者是套取國家優惠政策和補貼。這些資本的進入不僅沒有給農民帶來福音,反而給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留下了很多后患。
在本期,我們要介紹一個真正幫助到農民的優秀企業——大三湘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大三湘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周新平曾經擔任過跨國公司中國區總裁。2008年,他回到家鄉創辦油茶公司。一是想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其次是希望能為家鄉父老做一點事情。他坦陳當時幫助農民并不是他的首要目標。在經歷了創業的波折后,他才真正意識到這份事業的意義。
2010年下半年,公司出了大事,由于干旱和管理不當,公司的育苗種植損失超過三百萬元。同年爆發的行業丑聞,讓公司庫存價值四千萬元的茶油滯銷,公司資金吃緊。巨大的壓力促使周新平打算放棄這個行業。2010年11月,周新平決定到太和堂種植基地去看一看。一是想了解種的樹為什么會死光,二是想為自己的放棄找找理由。他走訪了幾十戶家庭,越走心情越沉重。城市早已是高樓林立,但這里還是陰暗潮濕的土磚房。村里留下的都是孤苦的老人和木訥的孩子,有些孩子已經三四歲了,還沒有叫過一聲媽媽。想到父母當年的艱辛,再看看這些孩子的現狀,周新平突然明白了事業的意義。在這里,除了種一點糧食,人們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如果能將滿目的荒山變成綠油油的茶林,那將給農民帶來多少實惠?將改變多少孩子的命運?他那兩年接觸了稻盛哲學。稻盛和夫先生曾說,要讓事業有大義名分,這不就是大義名分嗎?于是周新平下定決心,要把茶油當作下半輩子唯一的事業來做。
夢想是誘人的,但回到現實,大三湘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怎么才能讓消費者識別和首選大三湘的產品?行業良莠不齊,劣幣驅逐良幣,大三湘怎樣才能取得競爭優勢?大三湘有很多創新實踐。比如,大三湘成為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茶油冷榨冷提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他們將新產品稱為“原香茶油”,不但保留了原香味,還保留了茶油中大量的原生態活性物質。原先的銷售走經銷商路線,層層加價,終端價格高,個別經銷商還有造假行為。他們決定放棄經銷商,直供消費者。在2013年下半年,大三湘終于探索出“會員制”的直銷模式。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致力于與農民結成“命運共同體”,從油茶種植到慈善活動,下一步還準備推出“幸福鄉村計劃”,甚至規劃讓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讓其有長遠的收益,成為企業的主人翁。而這正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很多資本到了農村,獲取土地流轉,只看到農業和土地,而把農村和農民的利益忽視了。
天下事唯“三農”最難,無怪乎中央政府到今年已經連續11年發布中央1號文件推進“三農”工作。在這天字第1號工程中,作為企業家的您能否真正投身其中,一顯身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