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華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教師進修學校)
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內容更加靈活生動,更容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更容易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好課本內容時,充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信息素養,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不能以教會學生掌握某一種知識的應用為最終目的,而是要讓學生掌握軟件的基本原理和相類似軟件的布局規律。例如,我在教學生們教Microsoft word 時,我會找類似的軟件Office 與之對比讓同學們自己學習它們的相同點及不同點。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們對所學的知識更容易掌握和運用,充分提高了信息素養在信息技術課堂的作用。
使學生能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料自主學習,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和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我們每一個信息技術教師的任務。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準備自學材料,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提醒學生去看、去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學《信息及其特征》這一節,在信息的定義時,我給同學們舉了身邊的例子,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和總結。

讓同學們充分體會到信息無處不在的意思,從而理解信息的定義:信息是事物的運動狀態變化的方式。凡是在一種情況下能減少不確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可叫做信息。
網絡對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以娛樂為主。教師其實也可以利用學生對上網的興趣,把有用的知識傳遞給他們。我在教學中會讓同學們自己多多練習,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從搜索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入手,提高他們的聽課熱情,讓他們在娛樂中增長知識。而在這樣的課堂上,同學們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興趣,相信他們一定會印象深刻。
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學到的一些相關知識和軟件,解決學生貼近生活的一些實際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例如,在教學“幻燈片中插入圖片”時,我采用網絡游戲教學法,讓同學們用插入圖片的方法給自己的父母及朋友送禮物。再比如,與遠方親人進行視頻,對于一些沒有用過電腦的成年人來說,這是一個難題,一般都要找孩子來進行操作。事實上,這些知識在課堂上老師并沒有教過。學生會處理就是知識的遷移,就是信息素養的體現。
信息技術教育中信息的交流是最基本的問題。信息素養的培養需要理論聯系實踐,將實際問題引入課堂,再應用到實際,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
首先,網絡教學能夠使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交流更充分。小組中的成員可以通過網絡下載、收集所需信息,并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提供給組內其他成員,在小組內部進行小規模討論,然后再在小組之間展開大規模討論。這樣可以使每位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不僅使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還使同學們在協作中加強了交流,增進了友誼。
不過要想真正上好信息技術課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一個完善的計劃。信息技術教師還要注意另外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可實現交互式,協作式,對知識的探索性,為學生營造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然而網絡資源系統的分散、混亂和教育體系的有組織,有規律存在著矛盾。讓學生們采用相同的模式就可相互操作和共享資源。其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無限的相關知識,并不斷提出、發現新的問題。同時教師的素質面臨著挑戰,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的傳授者,問題的解答者,而要求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協作者。這要求教師不斷加強教學觀念的研究,學生認識規律,心理結構的理解,更新教學觀念,才能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層次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需求。再次,在應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能過分強調媒體的技術性作用,無論是在全班教學,小組教學還是網絡教學,永遠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學生在教學中應該處于中心位置,留有獨立思考,自主活動,積極參與,發展學生個性的空間,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素質。
總之,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獲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決定了創新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們信息技術教師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圍繞著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價值,分析學生的水平,認真領會教學意義,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能夠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信息素養的能力,使同學們在的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并且培養同學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每個人都能成為優秀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1]顧純青.計算機信息技術在中小學的實踐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王吉慶.信息素養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張倩葦.信息素養與信息素養教育.電化教育研究,2001,(02).
[4]章慧敏,傅德榮.信息素養與信息技術教育.中國電化教育,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