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應蘭
(湟源縣廣播電視局,青海 西寧 812100)
淺談如何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
賈應蘭
(湟源縣廣播電視局,青海 西寧 812100)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是整檔新聞依據重要程度或內容的組合而產生的編輯活動。主要職能是通過編輯活動,使整個廣播電視傳播有組織、有計劃、有規律地進行,使整個廣播電視傳播活動質量更高,效果更好。其任務就是把紛繁復雜、各種各樣,表面上看都以其個體的形態存在著,但其間諸新聞必然存在著某種相似、關聯及相互作用的新聞稿件按其規律編輯成一檔完整的新聞。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的編輯素質在整個電視傳播活動中就顯得尤其重要。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科學,其中很多技巧值得學習和摸索。
編輯;廣播電視;學習
廣播電視新聞作為可觀其形、聞其聲的傳播形式,決定了其分工多樣性的特殊性,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不僅要看重多條新聞的排列和組合,還要在考慮諸多因素的基礎上,尊重大家創作意愿的同時,最后把握整組新聞的形象、內容、精神狀態和新聞指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輿論導向和社會導向。新聞的指向性往往綜合體現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政治敏銳性、黨性、社會責任感和個人道德情操、思想修養及受眾的心理反應等,直接關系著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個人素質和編輯質量。因此,作為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首先應充分認識編輯能力、編輯知識、編輯技能的互動性規律。我認為,在從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中能力和知識、技能既是緊密聯系又是相互區別的。一方面,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能力是掌握知識和編輯技能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編輯能力是在掌握知識、技能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是在學習和編輯實踐中獲得的,離開了學習和培訓,能力、知識、技能就不可能得到發展。
為了不斷提高編輯能力、知識和技能,應不斷加強學習培養以下能力:
(一)敏銳的觀察力
觀察力是做好廣播電視編輯的基本功,也是發現記者人才的關鍵,又是把握新聞方向和增強廣播電視宣傳力度的重要保障。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新聞編輯只有在“為什么”上下功夫,在激活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上做文章。
(二)良好的思維品質
一是思維有廣闊性。二是思維要有縱深性。三是思維要有敏捷性,對新聞的反應要快。四是思維要有邏輯性。五是思維要有獨立性。六是思維要有宏觀性。要做到對一段時期出臺的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背景,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心中有數,對稿件內容的選擇能審時度勢,抓住“熱點”,把握輿論導向。
(三)靈活的文字表達
廣播電視新聞與其他媒介的傳播方式不同,對文字的修改、標題的擬定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如何使它們靈活地搭配、使用,都需要花一番功夫。特別是文字的表達特別重要,應當有新的思想和新的觀念,言之有情,言之有物,承上啟下,力求整體美,給受眾以簡潔、明快的感覺,呈現生活化、平民化、故事化、情節化、人物化的編輯風格,拉近新聞事件與受眾的距離。
(四)發揮“螺絲釘”精神
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發揮“螺絲釘”精神,為他人做嫁衣而默默無聞不圖回報,使編輯與記者、受眾具有相容性。編輯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作支撐,時常激勵自己發揮“螺絲釘”精神和培養“心境無私天地寬”的素養。
在實際操作中,應注重以下技巧的靈活運用,以便迅速準確地完成新聞編輯工作。
(一)模糊化處理技巧
在編輯新聞處理工作和記者新聞寫作中,很多時候需要進行新聞模糊處理。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掌握什么新聞需要模糊處理、什么新聞不能模糊處理、新聞模糊處理技巧等常識性知識。對急發稿件的模糊處理。我們往往會遇到一時沒條件弄清的事情或問題,而稿子又必須及時播發,這時就不能盲目確認,而應當采取模糊處理,這樣做既保證了新聞時效性,又可以避免新聞失實。對需要防止泄密的稿件進行模糊處理。軍事報道中有關駐某地、某部官兵及科技報道中的一些技術數據等,這些是需要保密的內容。新聞報道中出現的“據權威人士透露”模糊語言,就比用精確的語言表述更合適。為遵守法律和道德對新聞進行模糊處理,新聞報道也必須遵守法律,尊崇社會道德。凡是涉及個人隱私的報道,新聞工作者都應慎重處理,不能違背法律和社會道德。模糊處理的技巧編輯應在事件中不斷摸索。
(二)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組織指導技巧
編輯部應該是整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靈魂”。一段時期出臺的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背景,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確定報道思想,擬訂報道計劃,“參謀”新聞視角,把握輿論導向。編輯部應該經常組織戰役性報道,其中包括開辦欄目、組織拍攝系列報道、發動觀眾對某一熱點問題展開討論等。同時,電視新聞離不開完備的通訊聯系網絡,這一網絡的主體由記者站和廣大通訊員組成。編輯部不僅要與他們形成魚水關系,更得經常與他們互相傳遞信息,定期通報有關要求和發稿情況,幫助他們出主意,想點子,指導具體的新聞采編,組織新聞業務方面的培訓學習。
(三)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制作輿論監督節目技巧
一是堅持建設性監督。要始終堅持重在建設、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以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增進團結、維護穩定為出發點。要服務大局,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抓住那些群眾關心、政府重視、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輿論監督,要注重輿論監督的社會效果,著眼于推動問題的解決,向積極地方面進行引導。二是堅持科學監督。開展輿論監督,應當有科學的態度,用科學的方法做到事實準確、客觀全面、以理服人。三是堅持依法監督。輿論監督受法律保護,也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嚴格依法辦事。輿論監督報道的內容必須符合憲法和法律,不能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能泄露國家秘密,不能干擾和妨礙政法機關依法辦案,不能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輿論監督的手段、方法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獲取新聞素材、核實報道內容都要通過合法的途徑、程序和正當的方式,不能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進行采訪。
要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編輯素質,不是單一地追求什么,而是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培訓、總結中一點點提升,才可以在電視媒介中贏得發展的空間,在主動適應中尋求拓展,成為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代表者,成為海量信息的過濾者。
G214.1
A
1674-8883(2015)14-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