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新賢
(安溪恒興中學 福建安溪 362400)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練習講評課中的實踐
傅新賢
(安溪恒興中學 福建安溪 362400)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本文在新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的指引下,從高中英語教學的角度出發,淺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高中英語練習講評課相結合的實踐和自己的幾點思考。
小組合作學習 英語教學
進入到高三復習階段,練習講評課明顯增多了。通過日常教學我們可以發現,練習課變成講座形式的課堂普諞存在;教師采用對答案,就題論題等授課現象嚴重……這些不良現象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學生思維訓練過程,達不到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長期下來,必然出現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意識不強,難以達到學習興奮點,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和思維能力,難以達到新課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應該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也難以達到新課標所提出的使學生“具有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較強的評價自己學習效果、總結有效學習方法的能力”的要求。為了改變過去的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高練習講評課的效率,我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嘗試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優化練習講評課,讓師生共同合作進行講評課教學,提高了講評課的課堂教學效果,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講評課充滿活力。
1.合理分組,規范操作
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小組活動。
課堂內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讓學生自由、任意組合;二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分組。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別、能力、個性和學習成績等因素,按照異質進行分組即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所形成的互補機制,亦能使小組成員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2.明確任務,形式整合
合作學習強調個人負責和小組集體負責兩種責任制。在確定學習內容之后,首先進行分工,每個成員先負責完成某一部分,然后回到小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成果,與大家分享信息資源,最后擔任特定的角色。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任務落實到每一個人,使每個人都有事干,目的是杜絕小組成員相互依賴造成的惰性,喚起每個成員的責任感,確保小組合作的順利進行。
3.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各小組長將小組討論后的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題目寫在黑板上,尋求幫助。各組同學給予幫助,并對不同的答案提出意見。相應組的組長或組員要進行答辯,說明理由或根據。將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在更大范圍的學生—全班之間進行分享交流,這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自信心。在展示交流中,學生樹立信心,消除緊張心理很重要。只有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表現時有良好的表現。而自信來源于充分的準備。而這一階段的活動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提煉自己的討論結果,學習其他小組的做法,達到經驗和智慧的分享;特別是小組同學把自己的討論成果面向大家進行展示、表達與交流、成果答辯時,改變了原來教師問學生答,學生聽這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克服膽小、懦弱等心理,也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鮮明的興趣愛好、培養自信心,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4.合理評價,精講點撥
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以肯定與鼓勵為主。合理評價是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手段。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應用延遲評價。對問題情景,教師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暫時不做評論,為學生留下廣闊的思維空間。對結果的過早評價回捏斷學生的思維脈絡,引發學生的心理不時和煩躁,更重要的是喪失了發展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良好時機,最終削弱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所謂“精講”是指教師精講歸納知識點,精講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而“點撥”是點撥學生難以澄清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關注了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使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在講評完形填空前,先由學生把20小題80個選項讀兩遍,找出不懂的選項,小組合作完成,并把意思記牢;緊接著,由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討論分歧的題目,并提出個人的理解,達成共識。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由各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講解題目,分析答案形成的過程,老師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點撥。最后,由小組成員合作把文章改成短文填詞,并且小組之間交換完成。
經過將近三年時間的教學實踐,目前本人所教兩個班課堂教學情況明顯發生了變化。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語言活動形式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學生大面積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局面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思考。
1.在合作小組開始組織的階段,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方法,改變過去只有好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中心的傳統,也改變差生經常被“忽略”的情況,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2.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上,有時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用英語參與討論,這樣,小組合作的優勢就沒有發揮出來,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糾正,防止更多同學效仿。
3.作為教師,我們在備課時要多設計一些能開拓學生思維的、能激發學生探究愿望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提問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做到難易結合,盡量使人人都有參與的機會。
總之,學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學習不僅是外語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