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成貴 李先保 時維靜 俞 浩 杜傳來
(安徽科技學院 安徽鳳陽233100)
慕課與高校教師教學由"教"到"學"的轉變
繆成貴 李先保 時維靜 俞 浩 杜傳來
(安徽科技學院 安徽鳳陽233100)
辯證認識和發展慕課,從單一的"課程"層面擴展到系統的"教育"層面,從單一的"網絡教學"擴展到"混合教學",包括翻轉課堂、移動課堂等多種教學形式,慕課將對中國高等教育產生深遠影響。本文著重討論慕課潮流下高校教師如何實現由"教"到"學"的轉變。
慕課 移動課堂 翻轉課堂 高等教育 混合教學
慕課以視頻為主,把具有交互功能的網絡課程免費發布到互聯網上,供全球眾多學員在線學習。其最突出的特點是以視頻、互聯網方式傳授名校名師的教學內容,以即時測試與反饋的方式促進學員學習,有力的緩解了局部地區教學資源短缺的現狀。慕課是“在線課程”網絡教學形式之一,屬于已經發展了十幾年的在線遠程教育的一部分,是對以往的網絡教學進一步發展,慕課可能會掀起一場新的教育革新。安徽科技學院是安徽省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創辦于1950年,是安徽省首批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安徽科技學院,慕課衍生的翻轉課堂和移動課堂等教學形式還是新的事物,新的教學方法有待加強。目前的傳統教學方法仍然存在教學形式單一化、教條化,教師教的很累,學生學的很枯燥,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適時開展新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慕課于2008年起源于加拿大,由加拿大阿薩巴薩卡大學的喬治?西門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聯通主義學習理論模型,提出并創建了全球第一個強調人機交互學習模式的cMOOC類型課程,把課程設計者、教學者、學習者、學習資源等作為一個整體。借助已經大眾化的社會交互平臺,相互切磋學習,引發知識遷移和知識創造,使面向信息類聚、整合理解、遷移運用、批判思維和知識構建等“深度學習”真正發生[1]。慕課自提出即對傳統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提出革命性挑戰,2012年被《紐約時報》稱為“慕課元年”,慕課可能會引發一場新的學習革命。目前,多家開發公司參與慕課的開發和服務,并且參與慕課平臺的開發商紛起競爭,最有競爭力的分別是Coursera、edX和Udacity,這三家公司目前已經進入中國教育市場。2013年開始,在中國教育界掀起了慕課的風潮,近20場關于慕課的會議、論壇相繼召開。國內知名大學已經開展了與慕課開發商的合作,合作效果顯著,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相繼與美國慕課平臺簽約,面向全球免費開放15門在線慕課課程[2]。其他高等院校,例如地方型高校、應用型高校已經開始接觸慕課,并開展了一定深度的合作。
慕課尚待發展完善,國內高等院校開展慕課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首先,慕課讓國內高等院校認識到了其優勢和重要性,深入理解了Bricks與Clicks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未來。國內高校,特別是知名高校認識到抓好這一良好的機遇,在理論體系、技術體系和組織體系等全方位、深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在此基礎上推出“混合教學”概念,即教學改革面向課程層面、專業層面和學校層面,形成系統化改革方案[3]。國內高校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知名高校,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在自身教育資源優勢雄厚基礎上,大量開發高質量慕課課程,解決部分教育資源欠缺地區學生的名師名校需求。其次,地方高校,特別是有特色高校,結合自身特點,開發特色鮮明的慕課課程。例如安徽科技學院擁有安徽省最大的藥用植物種植基地,開發相應的《藥用植物學》慕課課程,采用移動課堂教學模式,特色鮮明,一樣會有大量的課程受眾。最后,國內高校借鑒慕課在高等教育運作模式方面的探索經驗,知名高校、地方高校、開放大學及相關企業等多方參與,找準各自的生態位,發揮各自的教育資源優勢,形成互補,共同推進全社會教育水平[4]。
慕課浪潮席卷下,全世界范圍的名師、名課“同臺競技”,對國內高校教師教學帶來了挑戰。目前國內高校教育主要采用課堂教學形式,教師上課,學生聽課,還沒有普及翻轉課堂和移動課堂等教學模式?,F階段慕課還不能取代傳統的高等教育教學模式,首先,大學生在校期間,經歷的校園生活和校園熏陶是慕課在線教育不能替代的。其次,現階段慕課仍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亟待發展完善。但是慕課的興起的確加快了大學教學、管理的根本變革。在這場變革中,國內高水平大學強強聯合,積極參與并且逐漸融入這場變革。當前國內高等教育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資源共享,第二學習模式。利用國外慕課平臺,可以引進國外優質課程,實現更大范圍的教育資源共享。因此慕課是一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將成為國內名校的探索方向[5、6]。在此形勢下,高校教師將面臨國內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激烈競爭,“翻轉課堂”、“移動課堂”等新的教學模式對高校教師轉變教學態度和教學方式帶來新的挑戰。新的教學模式將促進高校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對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即教師從一個講授者真正變為學習的激勵者、啟發者角色轉變。
在國內目前的教育體制及教育環境中,國內在校大學生選擇慕課的預計不會占大多數。學生一開始可能對慕課感興趣,但能堅持學完課程的人很少,特別是自覺自主學習的不會太多。究其原因,有些學生上名校,注重的未必是上什么課,而是拿一張什么樣的文憑,用人單位挑選畢業時也往往過于關注畢業院校,而非所學課程內容和學習成績[7、8]。慕課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即是如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嚴格的考核方式。課堂線下講解與考核,課下線上聽課與探討,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即“翻轉課堂”極為必要。這種“翻轉課堂”模式有助于促進教師角色的轉變,從一個講授者、講解者真正變為學生學習的激勵者、啟發者。
[1]朱駿鋒,許仁紅.我國慕課建設工作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5(1):77-79.
[2]吳維仲,關曉輝,曲朝陽.“慕課”浪潮引發的高校教學改革思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7(2):190-194.
[3]倪燕茹.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融合“慕課”教學模式必要性的思考.大學物理實驗,2014,27(6):118-120.
[4]吳田,李小麗.“慕課”視角下的金融理財“翻轉課堂”實踐探索金融教育究,2014,27(6):68-72.
[5]吳煒,吳笛,夏彥愷,等.慕課時代醫學教育教學改革與建設探討.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6):493-497.
[6]王繼群,張軍.高校慕課的發展、優勢及建設綜述.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報,2015,14(1):1-4.
[7]倪成員,應振根.基于“慕課”教育本質的地方高?!澳秸n”之路.科教文匯,2015,30(1):35-37.
[8]趙玉成高亞楠趙慧明.新興慕課課程特點和優勢分析與探討.課程教育研究.2015,22(3):231-232.
MOOC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from"Teaching"to"Learning"
MIAO Chenggui LI Xianbao SHI Weijing YU Hao DU Chuanlai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Anhui,Fengyang 233100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OC,expanding from the single"Curriculum"level to the system level"education",and extending from the single"network teaching"to"mixed teaching",includ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mobile classroom and other various forms of teaching,MOOC will b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In this paper,we emphasisly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from"teaching"to"learning"by college teachers under the trend of MOOC.
MOOC;Mobile classroom;Turning classroom;Higher education;Blended teaching
繆成貴(1981-),男,安徽合肥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藥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E-mail:miaocgastu@126.com
安徽科技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X2014026),安徽省高校振興計劃人才項目(No.098),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No.2013zy057,2013gxk07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8130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