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睿
當今企業所面臨的一大問題是,一方面它們在呼喚創新,另一方面企業的政策、流程和結構又在扼殺創新。當我和公司高管們談起團隊靈感及創造力不足問題時,典型的對話是這樣的。
高管:“我們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讓組織更具有創新精神?”
我:“你說的‘更具有創新精神是指什么?”
高管:“我們需要大刀闊斧的創新,從而贏得市場競爭優勢。我們現在太過拘泥于漸進式的創新,不鼓勵員工大膽暢想。”
我:“如今,你們團隊創新的靈感從哪來呢?”
高管:“我們花了不少錢做市場調查,包括焦點小組和實地考察。我們還組織了客戶座談會。”
我:“你們采取了什么措施幫助經理人看到未來的趨勢?”
高管:“我們并沒有想那么多。我們考慮的是,競爭對手會推出什么新產品,我們應該如何降低成本保持競爭優勢。或者說,有什么品牌拓展機會能夠讓我們的營銷開支發揮最大效益。”
隨著對話深入下去,我們不難發現,公司仍在沿用相同的工具和方法,卻想得到不同的結果。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工具和方法結合得并不好。創新活動是集中管理好,還是分散管理好?是應該在全球發展,還是在本地發展?是應該跨職能,還是跨業務單元?在實行創新戰略的組織中,這些問題大多未得到解決。
30年前還沒有市場營銷職能,21世紀之前數字職能也不存在。進入21世紀之后,公司才開始琢磨創新到底應該放在市場營銷部、IT部還是運營部。
對于一個組織而言,一旦決定設立創新機制,馬上就會出現一個關鍵問題:創新該“歸”誰管?也就是說,在組織結構內部,創新責任要落實到何處?
創新固然可以制度化,但其本質是創造出新奇甚至荒唐的想法。要掌握這一技能絕非易事,需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還需要自上而下來實現。策略上,管理者需要了解哪些框架和流程能催生大量的點子,更重要的是,還能讓他們遴選出潛在價值最高的點子。
為什么有些公司比其他公司更能成功創新呢?一個組織在創新上的成敗大多可以歸因于其組織結構與流程的設計。
需要決策的問題有很多:
靈感來自哪里,怎樣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靈感?
靈感創新團隊和商業化團隊的最佳平衡點在哪里?
怎樣架構直接匯報和間接匯報的關系?
創新需要正式授權,還是可以自由展開?
創新團隊的成員應該具有公司所在行業的經驗,還是不同行業的經驗?
虛擬創新團隊 這種多學科的虛擬創新團隊并不是專為某一具體的項目尋求創新機會。團隊構成如下:
不同職能部門,比如客戶洞察部門、研發部門、品牌管理部門、制造部門。
不同層級、不同視角的人員,比如決策者、主題專家、運營經理。
在創新過程中行使特定職責的不同人員,比如探索者、引路者、實施者。
通常,這種結構存在協作不足的缺陷,各個成員會偏向自己的國家、市場或者產品的需求。采取這種配置,各個運營部門之間的匯報責任不明晰,行動不統一。
分散式創新知識網絡 分散式創新知識網絡
由組織內部的若干人員組成。這些人職能經驗豐富,專業知識深厚,技術技能扎實,是特定主題領域的可“求教”專家。這些人員通常在不同科室甚至不同業務單元工作,平時少有來往。一旦需要他們,比如為某一項目成立專門小組,為某部門解決其職能外的問題時,就要把他們召集起來。這類團隊組建起來非常快,往往針對特定的創新課題。成員沒有創新頭銜,也不配備指定的資源。
合資企業創新部門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織針對某一特定的市場空間進行合作創新,一起創建一個獨立的公司來從事創新活動時,常用這種配置。合資企業創新團隊的人員往往來自雙方組織,其任務通常是確定創新項目的愿景及戰略,組成高績效小組來實現該愿景和戰略,并整合雙方經理人大相徑庭的觀點、利益和偏向。
當團隊成員能夠為雙方帶來互補的獨特才能,且對新市場空間的愿景又一致時,這種配置最有效。
公司層級創新團隊 成立公司層級創新團隊,類似于成立其他提供專業服務(如營銷、發展和戰略)的公司層級職能小組,這些團隊對于提升公司下屬各業務單元的對應職能大有裨益。
公司層級創新團隊通常規模較小,但是擁有業務單元層級中不多見的專門技能。這類團隊受命對創新項目提供支持,方式有收集當前市場信息、進行趨勢分析、開展調研、確定外部零售商,等等。
這類團隊與業務單元保持一定距離的好處之一是,可以從更寬廣的視角看待公司所面臨的挑戰,發現需要處理的盲點。
業務單元層級創新倡導者 在快速消費品公司里,常見的是業務單元層級的創新倡導者模式。這些倡導者通常來自品牌管理、品類管理或營銷部門,他們目標明確,在產品線的品牌、品類方面最大程度地創新。一般來說,經費出自品牌部,創新活動圍繞品牌延伸進行,側重點在于產品、包裝或營銷方面的漸進式創新。不過由于經常受到銷售部門的掣肘,這一模式的影響范圍有限。
跨單元創新團隊 跨單元創新團隊由不同業務單元的人員組成,致力于新產品(新服務)開發的管理,推動公司在周邊領域探索,從而在新的市場空間推進創新。這類團隊一般由董事級人員帶頭,并與外部顧問協作,立足長遠,尋找新業務發展機會。
創新專案小組 創新專案小組結構松散,基本上可以自由從事任何創新研究。該團隊可以大膽創新,放手實驗,沒有短期贏利的壓力,從創造性觀點來看,確實可以隨意發揮。設計師和工程人員在專案小組的環境里可以對構想進行實驗,任意探索各種可能性,其中不時會冒出能帶來豐厚利潤的點子。平時,團隊的想法也能催生出更實用的產品和更受市場歡迎的服務。
創新專案小組的成員在公司里一般另有“日常工作”,經批準后可以花時間探索與平時職責毫不相干的構想。雖然該團隊在有些公司中并不是正規部門,但通常都有高管在暗中予以非正式的支持。
組織設計
要探索不同的組織結構,首先要了解一個組織中目前有些什么類型的結構,然后再評價這些結構對組織戰略目標的支持程度,必要時矯枉糾偏,另立結構。組織結構一經設立,流程、工具和系統得以激活,團隊人員配備到位,則該組織就能成功地進行創新,實現各種突破,超越競爭對手,創造非凡價值。將來組織設計的難題是:如何保證源源不斷的創新,怎樣管理全球的分散式創新。具體而言,就是如何把各個分散的實體整合成一個協調的網絡,創造可持續的優秀業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