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娃次仁
(西藏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初中部 西藏日喀則 857000)
提高初中生藏語文寫作能力方案
達娃次仁
(西藏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初中部 西藏日喀則 857000)
《藏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因此,寫作訓練就要求著重培養學生明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過程,是藏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閱讀與寫作 課文作文 實踐活動 互改和評價
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開始,進而啟發他們發表對生活的見解和主張,即從抒寫生活到認識生活,對于每一位藏語文教師都應該知難而進,努力探索,認真領會新課標的精神實質,改變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的面貌。建議學生多讀書,注重閱讀積累;注重課文作文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注重藏語文實踐活動,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注重學生互改和評價,全面提高鑒賞水平、寫作水平。但作文難,難作文,是廣大藏語文教師的共同感慨。許多同學一拿到作文題目就開始抓耳撓腮,都說作文難寫,為何?那么,如何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有魅力呢?在此,我談四點關于寫作教學的思考:
1.寫作訓練應重視情感培養。文章是什么?是作者情感的宣泄。沒有情感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沒有必要寫的。寫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學生藏語文素質的重要體現。在寫作教學中,把情感培養貫穿始終,這不僅是對藏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的本質目標對教師的要求。藏語文教師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始終把情感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
2.提倡“真實”的情感、真實的文章。“真實”是寫作的前提,我們欣賞“自由狀態下的寫作”“綠色作文”等等,就是要力求作文的“真實”,不希望學生的文章中信誓旦旦的語句都是虛假的情感,這不僅是對讀者的不尊重,而且更可怕的是把學生“培養”出了虛假的靈魂。我們強調文章“全由心底流出”。并不是要文中句句都是實際發生的事物,而是要求作者真實情感的流露和宣泄。
3.重視激活學生寫作興趣。寫作教學是藏語文教師最頭痛的任務,學生寫作文難,教師批改作文不易,到最后,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欲改變現狀,實施作文教改,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是關鍵。對激發情感、培養興趣的認知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觀念的認識上。要把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引入作文中。只有熟悉的生活中的思想和題材才是學生作文不竭的源泉。中學生盡管生活的閱歷還十分有限,但學生的愛好很廣泛,對現實生活中的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他們通過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外面世界的方方面面。在現實生活中,有他們所熟悉的東西、喜歡的東西,更有著許多蘊含著深刻意義的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善于鼓勵、引導和挖掘,或抓住社會熱點問題,或展示含蓄雋永的事例,或創設激動人心的情境等,都能大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起他們寫作的興趣。
呂淑湘先生曾說過:“少數藏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得益于課外。”一點不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我們知道,“讀”是吸收,“寫”是輸出;“讀”是“源”, “寫”是“流”;“源”遠方能“流”長。要寫出內容豐富的文章,就要有豐富的閱讀,閱讀是寫作準備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藏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藏語文基礎。” 又指出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嘗試運用“閱讀積累”的辦法來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首先,教學生做剪報。報紙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們及時地傳遞各種信息,養成認真讀報的習慣,不僅能提高寫作能力,也能獲得大量的寫作材料。剪報評析,便是積累寫作資料,提高學生鑒賞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剪報的內容沒有限制,只要能增長知識、提高寫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貼。剪報評析的內容可以就寫作特點分析,可以就讀后的感想,可以寫讀后的收獲,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
其次,教學生寫讀書隨筆。讓學生每周選擇自己喜歡的美文一篇,先讀熟美文,在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巧妙的布局謀篇;再讓學生動筆畫出優美的詞、句、段;還可以讓學生重點讀一讀、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還可以讓學生摘抄自己喜歡的內容;或在原文處做上批注;還可以談感受,寫評語。另外要求學生要經常翻閱,有的句子可以反復誦讀,甚至背熟。
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化,如:認知的不同、寫作能力高低就不同等。因此,在擬稿過程中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和問題,導致學生難以繼續寫作,這種情況下,老師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并在寫作過程耐心指導和分析,進而使他們抓住可靠有用的材料,進一步進行取材、構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環節適時提點,解決問題,這是提高初中學生作文教學的重要措施。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邊觀察體驗邊寫作,比如,可以指導學生針對自己進行現場觀察,以《我的老師》為題目進行寫作練習;或者在上課過程中,請一位較為有特征、個性的老師給做模特,讓學生進行人物素描。這樣學生作文時基本上都能做到人物形象生動甚至鮮活。筆者還做過這樣一次嘗試:在班上現場舉辦“掰手腕”比賽,兩位選手和一位裁判,剩下的同學都是現場的觀眾。激烈的比賽結束了,指導學生站在自己的立場進行場面描寫。結果讓人欣喜:連平時作文言之無物的同學都交上讓人滿意、內容精彩的習作。這就是現場觀察體驗運用在寫作中的巨大成效。
總之,藏語文是人生的守望,是對幸福的追求、對自然的感悟、對生活的解讀。學習藏語文是“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課內向課外輻射,課外向課內集中,互相作用,相得益彰。要造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局面。要努力營造一種平等而寬松的學習風氣,人人都可以質疑問難而不必有所顧忌。我們只有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下走進學生的心靈,在作文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上找到能有效促發學生作文興趣的誘因,讓知識在課堂上招手,讓知識長上翅膀飛舞在課堂,那么所有的學生也就不會害怕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