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翠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中學校 四川攀枝花 617100)
關于普通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內涵、特征及實施策略探究
王純翠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中學校 四川攀枝花 617100)
在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的過程中,增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廣大師生的共識。高中數學有效教學就是遵循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數學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旨在闡明高中階段數學有效學習的含義,分析高中數學有效學習的特點,進而提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希望能為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普通高中數學 有效教學 內涵 特征 實施策略
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方式受到極大挑戰,某些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師嘗試采用新的途徑推動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筆者將在下文詳細介紹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含義、特征,在此基礎上探討極強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而為高中數學教學提供有益的建議。
所謂高中數學有效教學,即數學教師將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作為指導,把達成高中數學課程目標視為教學目標,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案及合理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進而改善數學課堂教學成效,讓數學課堂成為師生共同進步的媒介。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倡導有效教學,具有以下幾點益處:第一,有助于落實課程理念,進而實現課程目標,課程理念及目標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相輔相成。一方面,前者是后者的評價依據,數學教學成果越接近教學目標,證明教學越有效[1]。另一方面,有效教學能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數學教學越有效,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就越高。此外,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制定的基本理念及課程目標對有效教學也具有指導意義。
有效教學的特點即有效教學與低效或者無效教學的區別。數學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學習,進而積累數學知識、培養思維能力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高中數學有效教學其特點就在于真實思維、理解及學生知識體系的建構,使得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式及教學結果都形成良好的效果。
1.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首先,應該樹立更為全面的目標,課程改革綱要對高中數學課程目標進行了三個維度的規定,分別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效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并把這三個維度的目標作為數學教學的中心。其次,應該透徹地理解目標。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就是在課程目標中更為突出過程與方法,這對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掌握數學學習買的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為學生實現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最后,要將三個目標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2.教學過程的有效性
教學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的活動,分別是教和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因此,加強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就要保證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
(1)保證教師教學活動有效
教學活動包括組織教學、知識點解讀、提問學生、引導學生等行為,可以將這些活動歸入教學技能領域,有效的教學技能是有效教學的前提。第一,教學應該善于觀察和傾聽,進而對學生的思維狀況、學習主動性及情感狀態、學生的疑問及討論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進而更好地與學生互動[2]。第二,教師需要進行啟發式提問,盡可能避免無效提問,使問題的難度比較適中,進而激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還應該強化所提問題的針對性,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提問時應該表達清晰,防止引起歧義。此外,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幫助學生自己建構知識體系。
(2)保證教學方式有效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途徑及手段就是教學方式。為了增強教學方式的實效性,教學方式應該彰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并且契合學生的學習方式。高中數學課程需要采取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及活動探究,為學生創造感受數學發現及創造的機會,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該把探究學習納入到教學中來,使數學教學達到良好的成效。教師也應當針對授課內容及授課對象,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提升數學教學效率。例如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1中,在學習對數函數、指數函數等概念時,教師可以采用傳承教學的方式。然而,教師也必須意識到不存在萬能的教學方式,因而,教師應該注重各種方法之間的轉換[3]。
(3)保證教學結果有效
教學結果主要表現為:第一,學會建立了數學認知結構,第二,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升。認知結構包括數學基礎知識、思維方式及思維能力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強調學生的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只有形成良好的解決問題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因此教師應當以學生認知水平為基礎進行知識講解。在導入新課時,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進而了解學生的數學能力,以此為基礎設置教學計劃。對于課程難點,教師應當深入講解,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
2.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成效更為明顯。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建構學習情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疑惑,以便教師予以講解;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
3.科學使用教學工具
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教學技術的升級,高中數學教師在執教時,需要發揮教學工具的優勢,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尤其是對于較為復雜的解析題,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解題步驟在屏幕上逐漸彈出,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方法[4]。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數學中平面解析幾何題目:求過點(0,1)的直線,使它與拋物線y2=2x僅有一個交點時,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將過點(0,1)、并且與y2=2x的直線動態模擬出來,讓學生對解題方法理解的更為深刻。
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緊跟教育發展的腳步,增強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并且結合高中數學學科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水平,著重培養學生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 沈健.新課程下普通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7):143-143.
[2] 龐艷.探究新課程下普通高中數學有效教學[J].科學導報,2016(2):25
[3] 石深敏.多種媒體協同作用下的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應用與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12(12):19-22.
[4] 郭玉虎.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關愛明天,2015(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