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鳳
(吉林省洮南市東升鄉中心小學 吉林洮南 137116)
做課外閱讀的指路人
王金鳳
(吉林省洮南市東升鄉中心小學 吉林洮南 137116)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對小學生來說,課外閱讀可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凈化心靈、鍛煉思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毋庸質疑,課外閱讀對于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令人擔憂。因此,需要我們在“大語文觀”的指引下,立足課堂,著眼課外,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和興趣,做學生課外閱讀的指路人。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課外閱讀 閱讀興趣 閱讀方法 閱讀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所讀的東西的領會取決于閱讀過程的情緒色彩:如果一個人渴望讀書,閱讀的時刻給他帶來歡樂,那么所讀的東西就會深印在他的意識里。”可見,只有學生產生“我要讀書”的內在需要,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會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的外在追求。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重要的“潤滑劑”,它能有效促進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學習知識和提升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創設閱讀情景。教師要善于創設濃厚的“書香”氛圍,讓學生置身于“書的海洋”。例如,可以搜集一些讀書的名言警句,引導學生進行評說、欣賞;可以講一講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還可以組織參觀圖書館、閱覽室,讓學生感受到書海浩瀚,進而激發學生對書的渴望,產生“我要讀書”的強烈愿望。
2.及時交流展示。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后,為了穩定和保持閱讀興趣,教師要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交流和展示。例如講“一條新聞”、“一個故事”等,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了解的時事新聞、民情風俗、自然風光說出來與同學們分享。另外,還可以不定期舉行書面交流會。通過交流展示,可以有效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3.適當表彰激勵。對于學生的表彰激勵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是評“作品”。定期開展讀書筆記等書面作品評比活動,不定期開展“課外閱讀心得”等演講比賽活動,選出優秀的“作品”,頒發證書和獎品;另一個是評“先進”,可以在學期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表現進行全面考察,評比出不同層次的課外閱讀活動佼佼者。這樣,既可以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又可以形成比學趕幫的局面,激勵其他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的閱讀方法可以使學生的課外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課內指導課外
我們知道,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戰場,課堂閱讀是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擴展和補充,因此我們要著力做到課內帶動課外,課外豐富課內。例如學習了李白、杜甫的詩篇以后,可以讓學生找一找詩人的生平事跡和其他名篇佳句。再比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后,可指導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選》。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把課內學到的知識順利遷移到課外,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2.讀有價值的書
居里說:“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書,使學生從書中認識真、善、美,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生閱歷淺,分辨能力差,教師要告訴學生哪些書可以讀,哪些書不該讀,不斷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選好書,首先要有教育性,讀物應該對兒童的思想情感、興趣愛好等方面產生良好的影響;其次讀物的體裁要廣泛,并且是學生喜聞樂見的。
俗話說“好習慣使人受益終生”。我們的學生只有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長期堅持,持之以恒,才會收獲更多知識,才能在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里“縱橫馳騁”。
1.每天閱讀
美國中小學一直推行持續默讀的閱讀教學方式。其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的動機,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清晨、午休、放學后、節假日等點滴時間來讀書。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課外閱讀,循序漸進,先扶后放,慢慢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讀書動筆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內容重點,全面深入理解。同時,記筆記可以寫下心得體會,對積累資料十分有利。當然,“動筆”的方法因人而異,教師應該就如何“動筆”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方法指導。從一個詞、一句話的理解、評析,到內容篇章,感受體會等,教師都要準確把握,耐心指導。不能讓筆記成為學生的負擔,也不能讓學生覺得讀書動筆是無關緊要的瑣事。
3.勤于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邊讀書邊思考,能夠讓學生真正融入作品當中,讀得深入,讀出自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的指路人,要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讓書籍成為學生一生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