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艷
(山西省長治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校 山西長治 046000)
公共關系學教學改革探索研究
宋 艷
(山西省長治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校 山西長治 046000)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與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然而當前大多數職業高中學校在公共關系學的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影響公共關系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本文將從對公共關系學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方面進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夠達到改善公共關系學的教學效果的目標。
公共關系學 教學改革 探索研究
公共關系學是當前職業學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操作性,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公共關系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能夠應用公共關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便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能較快地適應工作中對于公共關系知識的需求。然而,在很多高校,公共關系學的教學普遍存在著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育的弊端,影響了公共關系學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須要在公共關系學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改革,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提高學生對公共關系學的掌握能力。
1.選擇合適的教材資料
在市場上有關于公共關系學的教材和資料非常繁多,但是很多教材和資料并不是最新的修訂版,在內容設置上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公共關系學的實踐知識。相對來說,職高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而傳統的公共關系學教材和資料對于學生的知識基礎要求較高,學生學習起來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影響了教學質量[1]。因此,要針對職業高中院校公共關系學的教學現狀,對學生學習和使用的教材資料要精心選擇,挑選合適的教材資料。同時,公共關系學教材編纂研究人員要結合市場環境對于公共知識的需求方面,結合不同基礎、學校的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條件,編寫合適的、科學的、市場化的公共關系新教材。
2.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
職業高中學生不同于大學生和中專生,在知識覆蓋面和職業教育的就業針對性方面都有著區別。因此,在公共關系學的教學過程中,要針對職業高中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公共關系學的學習興趣。
第一,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在公共關系學課堂,老師要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實行啟發式教學,老師可以向學生拋出問題,比如說,以“人際關系的溝通技巧”為例,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你與同學之間是如何溝通的”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和進行自我代入,像如何贏得同學友誼和信任的以及和同學之間出現矛盾是如何解決等問題[2]。這種教學方式不局限于課本和不限制形式,能夠有效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公共關系學的課堂氣氛。
第二,運用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在公共關系學的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各種公共關系,學生會經常弄混淆。而角色扮演法就是讓學生扮演公共關系中的不同角色,完成公共關系學教學活動。學生在這種輕松娛樂的氛圍中能夠自覺地運用各種關系處理技巧以及公共關系的語言使用,提高學生對公共關系的應用能力。
第三,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公共關系學課程整體內容較為復雜,學生理解相對困難。通過案例法教學方式,能夠讓公共關系學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化和形象化,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經驗能夠對課本中的知識內容有更深的理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學法的案例選擇要注意貼近生活實際,不能過于陳舊更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比如說,對于當前中國和臺灣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兩兄弟之間存在的矛盾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通過案例會有更強的代入感。
1.改善實踐培訓條件
公共關系的實踐性教學需要實踐培訓設備相配套,因此,需要改善實踐培訓條件,為公共關系的實踐性教學創造良好的環境。比如說,像公共關系的公共談判室、教學所需要的道具、工具、服裝等,將實踐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2.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項實踐活動
公共關系涉及到多方面知識和多方面內容,特別是職業高中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于公共關系活動更需要做到靈活運用和處理。因此,學校要積極開展和舉辦公共關系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像舉辦演講比賽、辯論比賽、主題宣傳講座、專題活動討論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吸引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比如說,可以以“職業高中學生應該如何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為主題讓學生參與討論,可以通過“思想意識”、“行為習慣”、“與同學的關系”、“與老師的關系”等方面展開討論,學生個性的不同以及經歷的不同對于學生形象的塑造方向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基于學生主觀認識的不同主題討論也會更有意義,學生對于公共關系的認識也會有進一步的提高。還比如說,可以以“求職面試中的公共關系”為主題進行一次現場招聘會的模擬,老師可以提前設計面試問題,而后選擇2-4名學生一起作為“面試主考官”,然后讓學生進行抽簽按順序依次進行“面試”,讓職高學生提前感受招聘的氣氛和流程[3]。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增強學生公共關系意識,并且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將公共關系理論知識運用其中,甚至于有疑惑的問題也能夠“迎刃而解”。
總而言之,由于公共關系學的實踐性和創新性很強,對于學生全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在公共關系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條件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改進和創新公共關系學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公共關系學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更多公共關系方面的專業人才。
[1]郭海鷹.公共關系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7,05:39-41.
[2]吳倩,朱德明.“公共關系學”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6,02:109-110.
[3]張丹,侯勝田,朱文濤.公共關系學教學改革探索研究[J].經濟師,2010,0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