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利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沙溪鄉民族中學 湖北恩施 445425)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唐家利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沙溪鄉民族中學 湖北恩施 445425)
語文課是中學教學過程中一門重要的的基礎學科,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本學科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還要對學生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正如《語文課程標準》里課程理念提出:“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這也是我們語文教師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更是當今社會培養新世紀建設人才的必然。
語文 教學 思想教育
在初級中學語文教材中,課文中一般都蘊含著思想品德教育,有的是顯而易見,有的是深藏于文中,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根據筆者三十多年的教學體會,認為可以從一下幾方面下功夫。
中學語文教材,自身就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每一個單元自成一個整體,一個主題思想,只要我們認真備課,深入領略,熟悉教材,做到手握教材,心存德育,制定好德育應準備的內容,進行德育活動,直接影響和教育學生。如七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的一組課文:《黃河頌》、《最后一課》、《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土地的誓言》、《木蘭詩》等五篇課文。這些課文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愛國,一樣的感情,不一樣的表達;祖國,她意味著大地、江河、語言、文化、民族、同胞等,愛祖國,就是愛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通過學習、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學生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
又如八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一組課文,其中酈道元《三峽》一文,作者通過對長江三峽沿岸飛懸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江水,蔥郁的樹木、陡峭的山巖等景物的描寫,展現給讀者一副美麗的山水畫,祖國大好山河是如此的雄奇壯麗,“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是通過寫景收到的藝術效果,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強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在每次的教學中,要進行思想教育,形式不能單一化,要多樣化、豐富多彩,單純的口頭說教只能體現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化。如果這樣單純地長期下來,學生就會很自然的厭倦。為了克服這種現象,為了使思想教育真正得到體現,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設計行之有效、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和途徑。
在中學語文課中,顯象的德育內容也好、內涵的也罷,要使學生圣刻認識,受到熏陶,我們教師的引導作用是很關鍵的。如情緒感染法,在朱自清《春》的教學中,我們甲抑揚頓挫的聲調,反復教讀課文,利用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富有的變現力和感染力,把學生帶入一個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的畫面里,感受到春的美景、春的氣息、春的聲響,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美德情感。
適時的啟發也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學《中國石拱橋》時,除讓學生掌握課文生動準確的說明了石拱橋的特點外,課文中引用的資料如“趙州橋橫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后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老的石拱橋。”馬可波羅說盧溝橋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橋梁,“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多少世界第一,祖先留給我們的不但是物質財富,更多的是精神財富,是我進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教師的點染讓學生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為國家民族實現實現繁榮昌盛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畫龍點睛也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如教學《濟南的冬天》,課文描寫了濟南冬天的陽光,使人感受到濟南冬天的溫暖,又描繪了冬天的小雪,濟南的冬天是受不了大雪的,既映襯了濟南冬天的溫暖,又使風景更顯美麗,“是張小水墨畫”,緊接著寫多情的水的清,為了垂柳能在水里照個影子“不忍得凍上”,水藻“把終年貯存的綠色全拿出來了”,最后作者感慨道“看吧,由澄澈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面對著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靜的藍水晶世界,這大自然給予人類的財富,誰都會生出熱愛贊美之情,教師意味深長的點睛之筆,能由此轉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讓學生的感情得以升華。
教學中我們充分發掘并利用教材的德育資源,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德育教育作用,對學生學好語文。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有著重要意義,但如果只停留在表面或一時的基礎上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讓學生心靈深處受到感染、震撼,并有所作為。才算成功的教學。
現實生活中,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所受到的影響也會不一樣,教師在特定的課文中創設了能感染學生的環境,學生當時也深受感動,但一回到現實生活中可能就忘了,不會有實際行動,需要我們做持久的工作。
如教學八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朱自清《背影》時,同學們往往被父親對兒子自親自愛的感情所深深打動,由此聯想到父親平時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甚至被自己所忽略的點點滴滴都涌上心頭,并由此產生了對父母的感激、愛戀之情。如果我們教師作進一步啟發、誘導、趁熱打鐵,了解一下同學們在家都為父母做過些什么,我們為父母所做的比起父母為我們所付出的如何?如果做了想不起來,就好好想一想;或者還未作,那就回家去做了在告訴老師,這樣就把我們的思想教育落到了實處,收到一定的效果。
總之,對自身而言,嚴于律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誠實信用,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的人;對社會來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國家的前途命運著想,具有遠大的理想,學好本領,將來為國家民族的騰飛做貢獻。這一切的實現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地啟發、誘導,在“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讓學生真正在思想上有所收獲,在行動上有所表現,才真正發揮了語文課的思想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