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琴芳
(廣西崇左市大新縣桃城第一小學 廣西崇左 532300)
芻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向琴芳
(廣西崇左市大新縣桃城第一小學 廣西崇左 5323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新課標教育改革后,提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主要教育目標,經過了近些年的創新和完善,為社會各個行業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小學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重要的學科內容,其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心性品格,并對其他學科知識吸收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是學科發展的需求,還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教學內容以多媒體視頻、圖片以及聲音形式呈現出來,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由此,本文主要就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的應用措施。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多媒體技術
伴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主要是將視頻、圖片以及文本等多媒體文件集合在一起,從而展現出來的技術。由于小學生自身年齡較小,學習更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以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結合學生思維方式,組織和管理語文教材內容[1]。由此看來,在當前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加強小學語文教學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成效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
1.應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年齡較小,無論是認知水平,還是知識儲備水平都遠遠不足,在這個階段的學生自身好奇心較強,對于一些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學習更多是建立在興趣基礎上,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將教材中的知識具現化,以生動形象的圖像、聲音以及視頻文件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看到圖像、聽到聲音時,大腦皮層會出現興奮,猶如身臨其境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從而獲得豐富的情感共鳴,提升課堂教學成效[2]。
2.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共鳴
對于小學生而言,想要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是需要一定方法的,只有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才能進入到語文教學情境中。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圖片、食品以及聲音有機整合在一起,創設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能夠深入其中,認真感悟教學內容。由此看來,多媒體技術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心性品質,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知識學習成效。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愛國主義和價值觀培養方面,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3.圖文并茂,提升學生審美情趣
借助多媒體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將圖片、視頻、聲音和文本集中體現,更為生動形象的描述語文教材中的自然景觀,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有如身臨遼闊的草原、巍峨的群山、奔騰的大海景色中般,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提升審美情趣。通過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官,有助于學生帶著積極健康的心態開展學習活動,獲取新鮮知識。由此看來,多媒體技術對于提升語文審美情趣有著較為積極的作用[3]。
新課標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秋天的雨》,是抒情意味較濃厚的散文,作者寄情于景,以秋雨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將秋天的景觀和事物巧妙的聯系在一起,色彩繽紛的樹葉和花朵,豐收的金黃色麥田,動物的遷徙活動以及植物的生長,通過對各種秋天景色的描寫,將一幅美麗的畫卷呈現在人們面前,去深入感悟秋天的美麗。例如,在《秋天的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導入秋天的雨畫面,在屏幕上播放不同季節的雨景,對比秋天的雨特點,讓學生在感悟美景的同時指出秋天的雨特點。春雨潤物無聲,下雨綿綿洗禮,秋雨中帶著一絲涼意,悄悄的帶我們走進了秋天的大門,由此引出本堂課程的教學。
在正式開始學習《秋天的雨》時,為了突出形容秋天的色彩繽紛,教師將課前準備的精美圖片讓學生欣賞,領略楓葉樹的紅火,銀杏樹的金黃,粉紅色的芍藥等等,在學生感受完照片后,教師提問學生秋雨是什么顏色的,有的會說紅色、黃色或者金色,秋雨的色彩其實是五彩繽紛的,學生的天真特性由此可見[4]。而在隨后的文章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循環播放秋天的美景圖片,配以優美的旋律,為課堂創設情境,學生沉浸其中,在閱讀文章時,自然將情感融入其中,聲情并茂,閱讀出秋雨的美妙、秋天的滋味。秋天的雨為我們帶來了色彩繽紛的世界,為我們帶來了香甜的水果,為我們帶來了成熟的麥田,同時為我們帶來了歡樂,致使我們能夠在金黃的秋天盡情徜徉,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由此看來,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配合教師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活動。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需要結合實際教學需要,切忌盲目引入,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成效,只有從教學根本出發,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效。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師仍然需要備課,寫教案、列教學大綱和計劃,結合相關資料認真鉆研教材中的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以求更為合理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應用多媒體技術主要是為了提升課堂成效,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詳細的教學活動設計,設計多媒體課件,保證每一個環節都得到充分規劃,有的放矢,實現預期教學成效。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標教育改革腳步的推進,應大力提倡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引進新式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配合教師完成課堂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1]陳瀟瀟.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2]朱奎娟.小學中段語文教學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D].四川師范大學,2011.
[3]闕清民.談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A0):57-58.
[4]金春江.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3(07):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