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剛
(重慶市開縣岳溪初級中學 重慶開縣 405404)
淺談快樂體育在我國邊遠地區中小學的發展
張明剛
(重慶市開縣岳溪初級中學 重慶開縣 405404)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快樂體育又是發展的新方向,它以一種新的觀念來適應新時期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提高了課堂教學和教學效果,并順利達到學校體育的目的和任務。
快樂體育 邊遠地區 小學 發展
在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已經成為了必修課,并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學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頒發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然而在我國邊遠地區的中小學變化的結果卻不如人意。調查中,學生們直言不諱地講:我們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這不能不說是邊遠學校體育教學的莫大悲哀,“一個哨子兩個球,老師學生都自由”都是司空見慣的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以老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再適應學校體育的發展,“訓練式”和 “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也不能適應青少年身心的發展,這些傳統教育的弊病已經越開越明顯,并阻礙著學校體育的發展。由于傳統模式的影響,我國邊遠地區的中、小學老師一直處在四大教學誤區當中:體育教學的競技化;體育教學過程的技術話;體育教學組織的一體化和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標化。從而使教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完全處于決定和支配學生的地位,并完全按照預先期望的目標,通過由自己起決定性作用的教學活動完成或去矯正學生的行為。而學生呢,他們只熟悉“玩”式的體育;自由活動的體育和小組織的體育,那么他們會自然地把玩式的體育觀念和形式帶進體育課堂上來,而喜歡自立而不喜歡約束;喜歡交流而不喜歡單練等等的性格做比較,使學生“作為玩的運動和游戲”的體育理解與教師作為“教材的運動和游戲”的體育理解相矛盾。加上體育課結構單一,內容陳舊,過分強調“更高、更快、更遠”的方針,不同程度上的脫離實際,沒有創新的基礎上,學生經常不明白為什么要學,學了有什么用處等等,更不用說去享受體育文化。就這樣,他們在“想象中的體育”之間感到困惑,使他們在體育課上只有這樣或那樣的不滿足,不滿意,總之覺得未能盡興,久而久之,體育課扼殺了青少年好動的天性,同時使學生對學校體育產生了逆反心理,這也是我國邊遠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
當代教學觀念從重視教師向重視學生的轉向,也滲透了教學方法之中,從而表現與過去有著本質的區別,學校體育必須從實踐的教學資本性出發,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去享受平等的體育權利,真正成為體育實踐活動的主體;以活動為中心,拓展學生的實踐空間,豐富學生的實踐內容并尊重學生的興趣選擇,重視學生的認識心理,這就是“快樂體育”的取向。快樂體育,是指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以身體練習為基礎手段,以一種愉快的方式,讓學生體驗運動的快樂,激發參與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寬松的氛圍,使學生在歡樂中學習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增強體質和塑造個性。它不是社會中所說的快樂體育就是盡興的玩,只要高興就行,真正意義上的快樂體育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快樂教學方法,嚴格按照它是在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社會和時代發展的需要。體育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制度及相應的計劃,充分發揮學生現有的能力去享受運動快樂趣,加深對運動的樂趣和感觸,從而提高運動技術和技能,以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它一定有自己的特點,歸納一下大約有三點:1、有兩種形式,多種功能。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分為情景教學模式和成功體育教學形式兩種。情景教學是設立為教材相符合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成功體育教學是運用運動為手段,采用一定的組織措施,使每個學生樹立個體目標,并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自己滿意的結果,使其感到成功感,促進身心全面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著健身、娛樂、誘導等體育功能,而且富有引導層的教育意義、陶冶思想情操。2、科學性和實用性。快樂體育是尊重學生的興趣,按照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以一定娛樂的方式來安排教學內容和課堂,具有科學性。由于針對的是學生的實際,則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3、以教師為指導,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從而達到健身——娛樂的滿意效果,以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全面發展。
未來會是一個錯宗復雜、充滿巨大競爭的時代,學生以后必須要有良好的精力迎接挑戰,因此,必須發展基本的活動能力,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在運動中培養思維、創造和競爭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以學會去掌握開拓體育寶庫的鑰匙——會鍛煉,從而去安排好自己運動的一生。快樂體育是提高課堂和學習效率的需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運動興趣,提高運動情緒。興趣是學生在學習中最重要的動因,它是推動學生參與運動鍛煉的一種強大動力。而良好的情緒又能提高學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減輕疲勞感,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參與鍛煉,從而促進技術和技能的掌握,以致于提高課堂教學和學習效率,以順利達到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為了達到體育教學目的,怎樣把一定的教學內容順利地教給學生?怎樣組織好老師與學生?這是快樂體育要從根本上解決的問題,在快樂體育中,尤其強調學生為主體,這就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把握運動的特征。體育教師要用現有的知識結構,是完全有條件,也有能力對教材進行再處理。讓課堂要保持體育特有的功能, 同時將心理培養和社會活動功能有目的的加以充實,既要含有競技體育的內容,又要淡化比賽成分,拓展娛樂性、文化性、科學性,同時對自身的 “再創造”的發展和教研、學術水平的提高,無愧都產生積極的教育作用和深遠的社會影響。而學生則根據教師提出的學習內容和自己的能力,通過積極的練習、游戲或比賽去享受運動樂趣,發展體育能力,而且在評價學習效果時重視小集體的總結,但更重視自我評價,從而使體育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認識自我,認識客觀,從而更好的地進行自覺學習,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其操作程序為:教師提出教學內容→學生自訂學習目標→進行練習,享受樂趣→自我評定,小集體評定
總之,快樂體育是我國體育教學發展的一種需要,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著眼為學生,以符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法,以達到教與學的完善統一,使學生在學生中快樂,快樂中學,受益于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