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慧 朱 麗
(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高職高專院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發展模式探析
——以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新聞采編與制作(體育方向)專業為例
祁志慧 朱 麗
(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當今這個復雜多變的信息化時代,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開設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極具操作性與前瞻性。本文筆者通過對相關行業、企業、院校等為期9個月的深入調研,對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教學特色等發展模式進行挖掘和修正。
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教學特色
新聞采編與制作(體育方向)專業為三年制大專,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新聞采編與制作(體育方向)專業于2011年正式招生,目前該專業已招收5屆學生。
自2015年1月起,至今9個月的時間,根據云南省教育廳云教函〔2014〕489號《云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行業職業教育調研及制定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指導意見工作的通知》和《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關于開展行業職業教育調研及制定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方案》,體育傳媒與藝術學院組織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帶頭人、負責人等有關人員到有關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網站等新聞媒體等,以及有關企事業單位等就需要的人才規格、媒體行業的發展前景需求等進行調研。并與全國體育類高職高專院校中唯一兩所開設新聞采編與制作(體育方向)專業的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內蒙古體職院等進行聯系,就以下七個方面開展調研工作: (1)本專業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人才需求與專業發展方向是。(2)相同類型兄弟院校的人才培養改革趨勢。(3)本專業定位與特色。(4)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5)課程體系設置、實踐教學及相應的學時學分分配。(6)本專業現行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7)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組織管理及人才培養方案執行的情況等。同時對本專業兩屆,即2011級41名、2012級17名畢業生進行問卷、座談等方式多樣的調研。
通過調研,了解當前新聞采編與制作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就業前景,找出本專業畢業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距,對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特色進行挖掘和修正。
課程體系建設應遵循學生學習、成長的客觀規律,培養“寬基礎、高素質、專業精、適應廣”的綜合人才。大學一年級是學生的入門級塑性期,該階段學生需要定位自己的自我擅長能力,此階段安排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入門級課程如大眾傳播學、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平面設計、報刊業務。大學二年級時學生的初級成型期,該階段學生要對本專業的專業知識進行提升,此階段安排課程如新聞專題制作、平面設計、傳播心理學、新媒體傳播、新聞攝影、廣告策劃、圖形制作、影視制作。大學三年級是學生的中高級成才期,該階段學生要開始結合本專業選擇社會崗位,此階段安排課程如出版業務、紀錄片制作、文學欣賞、社交禮儀、文秘基礎。
課程的設置同時也分為三個架構:職業基礎教育、職業專業教育、職業專長教育。職業基礎教育以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基本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基礎課程的基本理論和通用能力、新聞采編與制作的應用能力為目標。職業專業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技能,培養學生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和社會求職能力。職業專長教育旨在為學生創造更加具有競爭力的個性能力發展空間,培養有專長的復合型人才,以培養學生專業文化運用能力為目標。
總之,在課程建設上,注重科學性、突出職業性、重視實踐性。專業核心課程在教學手段上借助多媒體網絡資源等;在教學方法上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引入實訓項目,以真實工作過程來整合序化教學內容,開展情境教學;在教學模式上實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等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通過實際教學,形成了本專業的自己的特色即培養就業為導向的復合型人才。
第一,工學結合——通過校內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構建,為學生搭建平臺并讓學生學有所用,為社會培養適用人才。
第二,體育特色——依托體育行業學校的特色,開設運動項目特征分析作為本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體現體育方向。該課程共計開設12個項目,每個項目均有學院該體育項目領域最優秀最專業的老師或教練員予以授課。授課內容分實戰技術訓練和專業欣賞兩部分,通過學習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的學生同時具備了體育人才的基本素質。
第三,并行教育——每學年輪換開設社交禮儀、演講與口才、文學欣賞等課程。二到三個年級同時上課,讓高年級學生的專業素養熏陶低年級學生,讓低年級學生的新鮮激情影響高年級學生。
總之,在教學培養上,根據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實施工學結合,由專職教師帶領學生打牢基礎,雙師型教師帶領學生走入社會工作情景,客座的專家教授對學生進行能力提升,讓學生從新手到進步的初學者到內行的行動者到熟練的專業人才向專家靠攏。
在當今這個復雜多變的信息化時代,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開設新聞采編與制作(體育方向)專業極具操作性與前瞻性。新聞采編與專業(體育方向)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需要是,以“培養綜合能力型新聞從業人員”為目標,依靠“采、寫、編、制、攝”為能力教育這一主線,實現學生“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說,扛機器能拍,進機房能做”的職業化教學目標。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建立技術型教學體系,合理安排課程中不同性質和不同教學內容要素的各科目在縱向的排列組合結構,在突出能力本位的同時,兼顧人文素質、藝術素質和專業素養;利用行業背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構建了綜合職業能力模式課程體系;在教學上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從事新聞采編工作的基本技能,為其成為一專多能的新聞人才打下基礎。
G712
A
1674-8883(2015)18-0209-01
祁志慧(1985—),女,山西忻州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新聞傳播學類。朱麗(1979—),女,云南昆明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