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守娟王淑云馮兆海
(吉蛟河市 132500)
全方位動員,多層次互動
——提高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之我見
池守娟1王淑云2馮兆海2
(吉蛟河市 132500)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問題已經受到關注,本文更據調研反饋,從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幾方面,更提出多角度調動積極性,全方位多層次地展開互動以提高教學質量的建議。
重視 提高 重建 激勵
眾所周知,英語已經成為世界通用語。英語是學習各門學科知識的重要工具,為了走向世界,在現代信息已經全球化的今天,其學科地位已毋庸置疑。然而在農村,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備、經費、課時安排、語言環境等都存在問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科發展的進程。
那么,如何面對和解決諸多問題,也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們也積累了些經驗,愿與同仁分享。
1.領導應給予英語學科和數學、語文同等的重視程度。
成績的評價要把英語與數學、語文捆綁在一起,作為班級成績的綜合評定。從經費上要給予基本的保障,盡可能地創造條件去改善教師的教學環境。如提供充足的教學輔助材料等,教師教學需要的電腦軟件、錄音機、英語卡片、練習題的印制以及自制教具所需的其它輔助材料等都需大力支持。盡可能地給老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讓老師走出去,開拓思維,開闊視野,汲取新的理念與好的方法,以加速其專業成長。
2.保證較充足的課時
按照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3—4年級英語每周2節課,5—6年級每周3節。但英語是一門外語,我們的語言環境差,規定的課時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增加一定的時間給英語學科,哪怕是晨讀或者其它自習時間是必要的,事實證明,成績就明顯提高。
3.各方面的積極配合
英語學科的工作量和所謂主科已相差不多,也要出成績,要完成一定量的批改。但英語老師又不同于班主任老師(只針對一個班的學生)。他們大多都是面對3—6年級不同年級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那么教學和輔導就會面臨諸多困難,這就需要統籌安排,由各班主任幫助承擔一定的檢查和督促工作。這樣,提高教學質量才有保證。
4.建立英語教師培訓體系
搞好英語教學教師是關鍵。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是提高英語教育質量的保證。由于村小教學存在著嚴重的師資不足問題,那么,搞好師資培訓尤顯重要。在培訓方式上,可采取分層分班培訓、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等有效形式。培訓內容也應體現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性、時效性、應用性。還要注意英語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的結合。要不斷的在培訓中完善師資培訓體系,使師資培訓形成一個長效機制。通過多種不同形式的培訓,就能夠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1.內化新課標
要參透課標,領會內涵,并融入到教學預設、課堂教學乃至批輔評價之中。
2.用好教材,合理整合與開發教學資源
要吃透教材,明確各層次目標,整體把握,高屋建瓴,積極開發教學資源,創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
3.優化教學方法
對“信息的意義重構,同時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1]在教學中,創設各種語境,優化教學方法,激發興趣,從而優化課堂教學。
4.鞏固練習的針對性
鞏固練習的習題要有針對性、層次性而又有梯度。
5.批改輔導的針對性
批改而及時反饋,記錄共性與個性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共性的集體輔導;個性的,可以個別輔導。
6.有效的評價激勵
獎罰要分明,而以激勵性評價為主。課堂教學評價是小學英語,特別是低年段教學的有效手段,教師宜開展形式多樣、有效的課堂教學的過程性評價,以及據考評而施的終結性評價,更當施以定性的激勵性評價。
7.加強學習,提升專業素質
高水平的教師,才可能出高徒。為此,我們就當努力加強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的學習,并不斷踐行反思。利用一切資源來學習,充實自己,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能,完善自己,成長自己。
英語的學習,在課堂之中,也在課外。
1.課堂上用心領悟練習。
2.有晨讀、課后讀與背誦。溫故知新,每天借此以鞏固。
3.交流中培養語感。與老師、同學多用英語交流,鞏固并通過運用提升能力。
4.閱讀中培養語感。收集和看一些簡單的英語小文章或小故事,積累語匯,通過閱讀提升理解感悟能力。
1.給予熱情的期待與鼓勵,欣賞孩子,積累成功體驗,給孩子以自信自尊。
2.多為孩子創造學習英語的機會。
3.有檢查,有督促。如要求家長每日的檢查有簽名就很管用。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倘能全方位動員,多層次互動,就大有可為。
[1]洪顯利.教育心理學的經典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7:246-254
池守娟(1973-),本科,一級教師,教研員,吉林省蛟河市教師進修學校
王淑云(1973-)本科,一級, 烏林九年制學校
馮兆海(1957-),男,高級教師,教育教學。發表論文160余篇,有專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