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東
(浦江縣平安中學小學 浙江金華 322200)
小學數學的探究式教學分析
鄭偉東
(浦江縣平安中學小學 浙江金華 3222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顯得越發重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小學生的學習權利,多引導小學去探究數學知識,促進小學生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將新課程標準提倡的探究教學法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能夠推動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
小學數學 探究 問題 對策 學習
將探究式教學活動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在一起,從探究的角度出發引導小學生學習,有利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合作交流活動的豐富。但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還存在一些問題,探究式教學活動的成效沒有達到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更新,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1]
1.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
小學生是數學課堂的主體,小學生的學習情緒,對于教學活動的活躍程度有很大影響。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逐漸下降。一直以來,教師認為能夠在課堂中認真聽講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小學生也只有在課堂中認真聽老師講解,才能有所收獲。教師認為自己的細致講解,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依賴于教師,認為學習就是跟上老師的步伐,老師講什么,自己記什么。久而久之,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下降,探究意識不足。[2]
2.教師的探究教學方法單一
將探究教學方法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起來,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部分教師接觸到全新的教學方法,并將探究教學活動積極地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但是,許多教師對探究教學方法的認知過于片面,他們將探究教學法等同于讓學生探究知識點。于是,這些教師會將探究教學方法與每一個知識點教學結合在一起。教師總是讓學生去探究知識點的內涵與解題的方法,無疑加大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不利于探究教學法成效的體現。
3.師生關系過于緊張
師生關系,對于小學生探究學習積極性有一定影響。教師被學生視為課堂中的權威,控制著課堂教學進度,更有教師控制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出現一點失誤,教師都要嚴厲批評,師生關系十分緊張。緊張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沒有與教師互動的勇氣,使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師生關系不和諧,不利于小學生主動探究,更不利于小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尋求教師的幫助。[3]
利用探究式教學活動組織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師生一起轉變,共同努力。教師要轉變教學思想,開發更多的教學方法。而學生需要接受具有全新形象的教師,積極與教師互動。下面,筆者就分析幾點小學數學教學中探究教學手段:
1.激發學習興趣,促進自主探究
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激發,讓小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好,被數學課堂所吸引,有利于學生自主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教師要重視課堂引入環節對小學生學習情緒的影響,課堂開頭精彩,會讓整個課堂像一塊磁石一樣,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合理的課堂引入去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使小學生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欲望,會讓探究教學活動實施得更加順利。為了促進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實施,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式引入實施教學,用問題將學生帶入到全新的數學知識,使小學生與新知識相遇。
比如在講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教師可以用“運載數字”的方法實施教學。教師需要在課前制作一些車的卡片,將除數與被除數貼在做好的車型卡片上,用兩輛車對頭行駛,相遇相除的方法引出除法。將除法知識與形象的模型結合在一起,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組織小學生抽出兩張車的卡片做除法練習,探究除法的內涵,有利于小學生探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2.豐富教學方法,促進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方法并不限于一種,開發豐富的探究教學方法,讓小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去探究數學知識,能夠促進課堂探究活動的多樣化。
首先,教師要組織學生獨立探究。讓小學生根據自己頭腦中已有的數學知識,用自己獨特的思維邏輯去探究數學知識,有利于探究活動的開放化與個性化。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是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實施探究活動,對新知識進行加工與理解,會讓探究活動更有意義。比如在講解乘法知識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能力一般的學生去預習乘法的概念,讓學生能力較強學生去探究乘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其次,教師要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合作學習,是一種創新的學習模式。將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結合在一起,鼓勵學生通過與他人合作一起解決問題,提高探究水平。像在講解四邊形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四邊形實例進行搜集與整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小學生的合作探究服務于課堂教學,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3.和諧師生關系,融入探究活動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探究活動得以實施的重要前提。與小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做小學生的良師益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才能促進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讓探究活動更有實際意義。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困難與理解障礙。如果師生關系不佳,學生不愿開口問教師,會讓問題積累成為學習的負擔。這就要求當代小學數學教師要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給學生發言的機會。更要重視課堂評價方式的改革,多給予小學生鼓勵,幫助小學生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探究數學知識。[4]
綜上所述,將探究式教學活動落實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更需要教師開發更多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對教學的思想與方法進行更新,使數學教學活動更接地氣,才能提升小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學習能力,使小學生逐漸成為課堂活動中的主體。
[1]王樹成.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方式初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0:56-57.
[2]忠江.論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25:76-77.
[3]呂吉成,鄭書卿.談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3,23:121.
[4]楊梅雪.淺談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