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杰(農安縣實驗中學 吉林農安 130200)
淺談高中生物的學法指導
孫艷杰
(農安縣實驗中學 吉林農安 130200)
在高中二年級才開設的生物學科,對選擇學習理科的學生而言是高考必考科目。可是由于教材中文字敘述較多,很多知識需要建立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才能順利解題,所以要讓平日素以理科思維思考問題的理科生們學好生物,輕松自如的運用生物知識解答問題的話,注重平時的知識鞏固學習是很有必要的。
生物 學習方法
常言道“學而不思則惘”,思是建立在掌握的基礎上的,所以學習知識后要及時復習鞏固,才能防止快速遺忘,才有機會思考從而獲得提高。進行復習的方法有多種,有針對課堂知識點的分散復習,有一節內容或一個章節的集中復習。多種復習方法相結合的重復多次復習都很有利于知識的鞏固。
簡約精當的導課,是教師素養的一個體現。能夠利用好新課前的幾分鐘將前堂知識做個回顧,也是新學知識的良好開端。可以通過對生物學概念、現象、知識點的設問,喚起學生的再認再現。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講課時要側重教給學生運用知識的方法。如講授課時聯系生活常識以及具體例題,請學生馬上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答問題,或者解釋現象。這樣一堂課下來,不是教給學生死的定義、條款,而是知識的運用。等到學生需要運用時,即使遺忘了相關定義,也能通過實例或習題回憶其運用方法,也能達到靈活運用目的。
知識要學以致用,知識掌握的程度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來觀察。對于學生的作業,最好能夠及時的全批全改,這樣才能有效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既讓老師發現問題,改進措施促進學習;又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激勵其再次學習鞏固知識。還可以對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寫一些評語,把祝福關心的話語送到學生的心里。
針對生物學習中需要理解記憶知識較多,沒有掌握這些基本概念知識,很多選擇填空題,根本沒法入手的現象。在平時讓學生及時鞏固歸納相關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如一周新課練習結束后,利用周末或者晚自習的時間請學生將本周知識歸納到專用的知識歸納本子上,既讓學生對本周知識作一次有條理的理解記憶,也便于學生以此為綱,對知識進行集中復習。所謂讀書:要把厚書讀薄,也要會把薄書讀厚。這種歸納可以通過學生自行總結,也可通過老師提綱挈領的點撥以后,由學生默寫回顧總結。
1.課前印發知識點,學生明確重難點
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指引學生復習的方向,復習切忌不分重難點,不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考慮到這些,我在教學探索中想到——課前印發“課堂筆記”,課堂中講練結合,課后分析學情,有針對性的消滅錯誤以解決學生各階段存在的不同問題。
課前印發“課堂筆記”,以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回顧課本上基礎知識以及一些重要的拓展的知識。學生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去完成,留有疑問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帶著問題聽課提高復習效率,課堂即講及練知識不會遺忘,課后分析,幫助查漏補缺。這樣就能夠達到夯實基礎,提高復習有效性。
2.課堂熟悉考綱
復習時每節課我都給3.4分鐘時間讓學生們拿出考綱、考情認真閱讀。考綱使學生明確了高考要求和本節課的目標以及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考情讓學生把握了高考命題方向及命題結構,解析了知識要點,了解、學習本部分知識點的方法等等,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了探究,學習的方向。
復習重視知識基礎,初步建立知識網絡,學會知識遷移,這就凸顯了課本的重要性。“讀書百變,其義自見”,很多知識在多讀幾遍書后自然可以理解,很多平時學習的難點,在多讀中也會有新的收獲或者達到知識的升華。
3.講練結合,及時處理問題
課上如果只是單純復習知識點,課后再讓學生根據課堂所講去練習,往往事倍功半。有的知識學生印象還不是很深刻,課后做題時常養成邊翻書或筆記邊做題的壞習慣,有的學生甚至不翻就不會做題;有的在課上還不能完全消化的知識,在課后又成為“攔路虎”。在第二天的講評中,學生有的對題目遺忘了,有的因為不會干脆就一字不寫,這樣老師在講評時往往就需要再把昨天復習過的知識重新拿出來復習,勢必降低了課堂有效性,所以課堂學案中都配有典型習題,做到講練結合,課后再有相應習題進行鞏固。學生做完后印象就會很深刻。
在考試出題時,不僅要緊扣本節重點難點,還要有針對性,考慮到平時練習時,哪些知識點是這個教學班同學易混淆的,易出錯的,在出題時就要有側重點。對平時易錯的就有意識的增加類似例題,進行考核。
批改試卷要及時,在閱卷中不僅要看到一道題中學生的對、錯,還要看到對于這道題學生最容易錯選哪個答案,分析學生為什么要選擇這個錯誤選項。再回歸書本,是哪個知識點沒有及時掌握,還是思考問題出現疏忽。最后還要抽樣調查統計,這一道題在全班的失分率是多大,以決定自己在講授卷子是將花多長時間來分析這道題,用最適當的時間做最高效的事情。還可以對失分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典型考題做一個變式,再以習題的形式展示于下次考核的卷子之上,還可結合新知識對學生進行考核練習。
強調素質教育,理應注意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思想。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要引導作為主體的學生,主動地掌握知識。如果老師一味的講,學生只是聽,很難達到教與學的和諧。面對一道例題,可以請學生來分析,他作題的突破口,思考問題的思路,再順著學生的思路來講解分析這道例題,讓學生容易接受,還讓學生全神貫注于課堂,以防自己被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