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超(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 昆山 215324)
美術教師該如何用好評價美的這桿秤
錢 超
(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 昆山 215324)
評價是小學美術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激勵和促進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只注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為實現美術評價的價值,更好的體現素質教育,本文闡述存在若干問題并提出美術教師該如何用好評價美的這桿秤。
小學美術 評價 學生
在當今的素質教育環境下,作為一個一線美術教師對一堂美術的教學目標制定、課型設計與如何整合與信息技術的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但是作為一門藝術學科,美術作業評價區別于其他科目,應該富有特色。目前的美術作業評價中教師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模式化的美術評價,就是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根據傳統標準主觀的給出一個等第, 最為常見的就是“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學生評到“優秀”心理定是歡喜,卻不知自己的畫好在何處;批到“良好”的學生也許就在批改之后便合上了作業本,并不會思考哪里需要改進;而打上“及格、不及格”的學生顯得一臉沮喪,嚴重的還可能打擊到他今后學習美術的興趣。 這種模式化的評價缺乏過程性、導向性和激勵性。[1]導致學生匆匆看過一眼便合攏圖畫本,更不會去思考自己的作品欠缺在哪里。
目前,教師不僅對學生平時作業的批改過于模式化,而且美術期末成績的評定也普遍單一化。很多學校美術期末考試的方式多為臨摹或創作一幅畫, 然后按照教師主觀意見給出一個成績, 這樣單一的評定方式不但局限了孩子的創造力,而且不能很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就像古代畫家畫人像時總結出來“三庭五眼”來定義面部的標準比例關系. 如今很多教師仍以構圖是否飽滿、涂色是否均勻的傳統方式來衡量學生作品,這種片面化得評價方式忽略了孩子的想象力、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還會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
一幅好畫,當然可以從色彩、構圖等多方面進行評價,但美術不像數學等其他學科,它沒有唯一的答案,而且美術課中我們評價的并不是畫家的大作而是學生的習作,那如何正確評價學生的作品呢?曾今有一段時間我在批改學生作業時猶豫該如何打分,評分低了怕扼殺學生的創作激情,但一味的鼓勵與肯定,往往不能切中學生的不足,得不到提高。所以,曾經有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該怎樣來拿捏和評價學生的作業。經過幾年教學中的不斷摸索和探究,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美術評價就好比是一桿衡量學生的秤,教師在這頭多放一些評價標準,也許這桿秤的那頭將會多一批好學生。在一個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學生畫了擦,擦了畫,顯得無從下筆,或者落筆神速卻透露出一股抽象主義畫風。例如,在我任教的三年級中,有一課《連環畫》孩子們的興致都很高!我記得有個孩子畫完后非常高興的跑過來給我批,我一看,不管是構圖還是顏色,都有些糟糕,但又不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于是我選出他的優點進行表揚:“你這個故事真有趣,能不能再把顏色涂得整潔一些,比如這樣涂。”“老師,行,我明白了,我在修改下!”像這樣的學生如果不多加鼓勵,他們很快會失去繪畫的興趣,所以教師的評價觀也要多元化,以人為本,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
學生的美術作業是體現教學質量的放大鏡,教師能直觀的從作業中得到反饋。如果教師對每個孩子都采用全面批改的方式,幫助修改每幅畫的不足,那么不但消耗時間,而且剝奪了孩子彌補不足的機會,不利于調動學生完成美術作業的積極性。在不同情況下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
1.當面批改。在課堂上,如果時間充裕,教師可以當面批改學生作業。對于學生作業中的優點,當場給予表揚肯定,給班級同學做一個表率,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又帶動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激情。對于作業中存在的不足,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解決的方法,比如“你的顏色涂得豐富鮮艷,如果構圖再大膽些,添加一些內容會更豐富哦”等等。當面批改學生作業能夠及時地把作業情況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直觀的了解作業中的不足,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及時改正,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成功感的效果。
2.課后交流。我們上課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當面批改所有學生的作業,課后批改仍是最常用的方式。[2]我們在給出等級評價的同時,可以再加上些簡短的評語或圖章笑臉等,表示老師對美術作業的看法,如:“構圖有新意,涂色均勻,你真棒!”如果學生的作業完成的不夠好,也可以委婉的指出:“如果色彩豐富些會更好!”相信學生都很期待看到老師對自己作業的評價,一兩句簡單的文字交流,也許學生繪畫就更有信心了,一兩個微笑的圖章,也許學生對美術課就更有興趣了。
3.直接修改。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認識的生字有限,文字交流未必能理解。當有些問題無法用文字表述清楚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直接在圖畫本上示范修改,讓孩子們一目了然,在前后對比中掌握正確的繪畫方法。例如低年級孩子對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還很難理解與把握,教師可以在作業本上畫一排近大遠小的樹木,也許學生就恍然大悟了。
4.展示評價。黑板有時候可以變成一塊展板。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部分學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直觀的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學生在欣賞之后相互評價,這樣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一塊小小的展板,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后,教師還可以將優秀學生作品展示在班級黑板報或圖書角,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上進心。這種學生之間相互評價, 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往往能迸發出一朵朵智慧的火花。
5.語言評價。教師的表揚就像冬日里的暖陽,能幫助學生建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在手工課、泥塑課,語言評價就顯得尤其重要。如:泥塑課中,發現學生色彩搭配不合理,可以這樣說:“你捏的花點心可真像,如果能用冷暖色搭配會更誘人哦!”;手工課上,展示學生的作品時可以這樣說:“有請今天的設計師們閃亮登場!”“今天的最佳創意獎是……”。教師的語言評價能將孩子自信的火花點燃,能活躍課堂的氣氛,還能給孩子們帶來學習美術的快樂!
所以,對于特別的孩子,得用特別的評價方法!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教師在評價時應尊重學生個性, 根據每一個孩子的差異給出不同的評價。[3]
美術是一個多元的文化系統,美術作業是學生個性的集中反應,所以我們不能以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應該合理運用評價美的這桿秤。
[1]鄭杰斌.教師上好課的秘訣[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李靜嫻.漫談小學中低年級美術作業的評價[J].教師教育,2014(3):49
[3]王葉娟.與問題學生談話式溝通的有效策略[J].蘇州教育,2014(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