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萍(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麗日小學 753000)
淺談快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
鄧亞萍
(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麗日小學 753000)
將快樂體育融入中學體育教學中,既有利于增加其趣味性,又有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將其思想滲透到現代體育教學中,然后再設計出多種具有快樂 因素的體育教學方法。在立足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形成學生終身參加體育實踐的志向和習慣。
快樂體育 學生 教學
所謂快樂體育,是指學生在心境自然、開朗的環境下,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自覺而快樂地進行體育鍛煉,同時也是從終身體育和個人發展需要出發,從感情入手,對學生進行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1]
條件一:平等的師生關系。體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命令的口氣比較突出,這就造成了師生雙方的隔閡。如,我們所采用的隊列操練,隊形變換的口令,指揮學生做各種徒手操,器械操時的節拍式口令,語氣強硬、語調高昂,從而使學生感到唯有服從別無他法。因此,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師生關系變得極其冷淡。而新的課改要求體育教師應從自身出發,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調整教學語言,創造一種平等、合作、互動的教學氛圍。如,在球類教學比賽中,教師可以先講清規則要求,然后加入到學生隊伍中,分組打比賽,這樣既可以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又使學生在實際訓練中掌握球類比賽的規則。[2]
條件二: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尊重他們的情感和體驗,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參與體育活動,引導和鼓勵他們自主地進行體育鍛煉,張揚學生個性。試想如果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激發他們的興趣,他們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難怪大多數學生聽說上體育課高興得不得了,可是真正上時,又覺得枯燥無味,沒有興趣。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把發展個性和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放在首位,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變化,都要注意展示學生才華,激發學生興趣。[3]
條件三:科學設計場地,創新器材。面對有限的場地和器材,教師有必要充分發揮創造力,充分發揮場地和器材的作用,為學生考慮,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保證學生練習的需要和激發學生的愉快體驗。快樂是愉快情緒的體驗,而愉快情緒的建立是以學生產生需要和興趣為前提的。我校在體育場地和器材建設方面比較到位,塑膠跑道和各種球類設施配套齊全,主要著力點是配合課程內容創造性地使用和開發器材。如,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用礦泉水瓶自制小啞鈴,在老師的帶領下跟著節奏跳啞鈴操。并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家里教會自己的父母啞鈴操,如此將終身體育的理念傳輸給學生和學生的父母。[4]
1.體育游戲讓學生收獲快樂
大多數學生潛意識認為體育課以“玩”為主,所以教師就應該抓住學生這個“玩”的心理和結合教材來進行體育游戲練習。體育游戲具有組織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彩、操作簡單易行等特點,能夠在給予學生充分的愉悅體驗的同時,將體育教學的目標滲透進去。如,運用“跨大步”的游戲幫助學生學習后蹬跑。游戲時學生四人一組,動作分跳起分腳并腳的“剪刀”、兩腳并攏的“石頭”和兩腳左右開立的“布”。依照“剪刀石頭布”的規則來確定誰跑,看誰先跑到重點,學生們在歡呼聲中用力跨好每一步。氣氛活躍了之后,教師講解后蹬跑的要領,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比較容易接受掌握,學習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2.模擬教學將學生帶入情境
模擬動物的動作是我國傳統養生體育運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五禽戲”就是一項傳承至今的養身操。小學生具有對小動物感興趣,喜歡模仿的特點。如果能夠將小動物的故事情境帶人課堂,讓學生加以模仿,就能夠順利完成課堂任務。如,低年級練習兔子跳、青蛙跳等動作時,教師引入“小白兔采蘑菇”“青蛙跳荷葉”等情境,向學生提問“小白兔怎么才能采到更多的蘑菇”“青蛙怎么才能掉到水里”等問題,引導學生掌握動作技巧,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更強而且饒有興趣。[5]
3.將音樂舞蹈帶入體育課
音樂和舞蹈能夠引起兒童的愉悅的心理體驗,激發起兒童運動的潛能。在體育課的準備活動環節,如果能夠加入音樂和舞蹈元素,能夠幫助學生立刻消除課堂學習的疲勞,放松身心,盡快進入體育課的氛圍之中。此外,小學生由于運動協調性差,往往運動起來缺乏度的把握,容易弄傷自己。音樂和舞蹈的節奏性,也能夠調節學生運動時的節奏和強度,幫助學生伸展肢體,享受運動。 如,在課前熱身的環節中,為了快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完成熱身。筆者曾經把《兔子舞》帶入了體育課堂,學生們一邊跳一邊唱:“left left,right right,goturn around go go go!”筆者在旁邊加油打氣,同時提醒學生抬腿的高度,膝蓋的角度。很快,學生們就在節奏中放開了身心,形成了融洽的課堂氛圍。[6]
1.不能忽略組織紀律性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體育課上學生亦學亦玩,容易忽略紀律性,出現講話、吵鬧等現象,因此,組織紀律性是教師必須在課前和課中每個環節強調活動的紀律性,在服裝、列隊等環節中,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懂得,只有在遵守紀律的范圍內,才能不影響別人,盡可能地既收獲快樂,又學到知識。
2.要保證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快樂體育理念的實現過程中,不能為了快樂而丟失課堂訓練的目標。在各類活動中,教師必須把握好節奏,在適當的時機點撥學生的動作,不斷地鼓勵學生,協調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加以配合,保證學生的技能訓練和運動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參與與互動,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烈、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學生的心靈能夠產生直接的影響。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往往采用相互觀察、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這種教法指導下,在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自己的責任感以及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
快樂體育是指在體育教學中設法使參與者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自我發展,并在體育鍛煉過程中能體驗到運動樂趣的一種體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應根據學生興趣和愛好確定運動項目,應在體育教學中引入快樂練習法,教師應實現其教學態度的轉變,應對體育游戲加以合理利用。
[1] 梁雙雙. 體驗式培訓理念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影響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 2014
[2] 石廣峰.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與體院武術公共課教學結合的實證研究[D]. 哈爾濱體育學院 2014
[3] 陳磊娜. 臨沂市普通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 2015
[4] 孫青. 運動教育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江西師范大學 2013
[5] 李慧子. 北京市獨立學院“課內課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D]. 首都體育學院 2013
[6] 侯典宇.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解構與重建[D]. 浙江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