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南方+”客戶端:南方報業如何開啟新起點、新征程
——《南方日報》66周年紀念暨“黨報集團移動媒體發展高峰論壇”側記
□ 文/本刊記者
10月22日,已入初冬的北京,最高溫度13度;還在秋天的廣州,最高溫度達31度。這一冷一熱的反差,好似近年發展得紅紅火火的新媒體,與深處市場寒冬的傳統媒體的比照。10月23日,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迎來了創刊66周年紀念日。
當天上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下稱南方報業)舉辦了一場氣氛熱烈的“黨報集團移動媒體發展高峰論壇”,引起網絡刷屏效應;下午,緊接著又舉辦了一場省委省政府四套班子均派要員出席,規格頗高的“南方報業轉型發展重點項目啟動儀式”,“南方+”客戶端正式上線,一體化采編平臺正式啟用,南方網移動平臺推出運行、英文網改版上線,還與保利文化、浪潮集團、京東集團、廣東廣播電視臺等25個合作單位簽署24個重大合作項目,在大數據、電商物流、文化產業、資本運作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南方報業為什么選擇66周年的節點舉辦這些活動?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南方報業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莫高義說,在中央和廣東省委的要求下,在媒體變革的大形勢下,南方報業的改革和融合發展,已“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集團上下充滿了危機感和緊迫感,因此需要盡快借勢向前邁一大步,開啟新起點、新征程。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在出席當天下午啟動儀式講話時,對南方報業提出三點希望,第一點就是“在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主流媒體輿論引導水平。”主流媒體引導輿論,目前最大的困難在于在網絡輿論場的影響力、傳播力不足。那么,“南方+”作為南方報業在移動端的拳頭產品,與澎湃、今日頭條等已有的客戶端相比,有何亮點?能否擔當重任?
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葉蓁蓁發現了一個不同。他說,拿到會議邀請函后,看到“南方+”這個名字,沒有常見的新聞字樣,很想知道這個客戶端究竟是什么樣子。據南方報業內部人士透露,最終確定這個名字,頗費了一番思量,既與客戶端的定位、架構有關,也與主管領導的要求有關。
慎海雄在講話中說,南方報業作為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媒體集團,在融合發展中要有義不容辭、舍我其誰的擔當,要加快探索、大膽創新,努力當好廣東媒體融合發展的排頭兵。既然要做“排頭兵”,“南方+”自然需要特別、高端一點。
首先,“南方+”被寄予了很大期望?!澳戏?”的定位是南方報業從報網融合走向全媒體全端口融合的關鍵一步,是打造“一報一刊一網一端”立體傳播格局的戰略舉措。同時,在有澎湃這樣的標桿產品的壓力下,“南方+”也被作為傳媒大省廣東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考題交出的一份答卷。
其次,“南方+”未來將成為南方報業最重要的平臺?!澳戏?”是由《南方日報》、《南方》雜志、南方網聯合推出,但實際上是被作為整個集團未來的“拳頭”產品看待。用南方報業的說法,舉全集團之力,2000多位編輯記者全天候生產與播發原創新聞、權威資訊和深度分析,為用戶提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政務與生活服務。
第三,“南方+”客戶端并非只是南方報業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延伸,其定位不是單純的新聞客戶端。按官方介紹,面對泛用戶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南方+”希望通過做“+”法,成為一款能夠為廣東、為用戶,也為南方報業自身創造出更多價值的平臺型產品。
據介紹,這個“+”法有三方面含義。一是通過客戶端“+”行業、“+”用戶、“+”新興產業,為廣東的發展戰略服務;二是通過“新聞+服務+社交”的功能設計,在融合南方報業優質新聞服務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生活服務和政務服務;三是通過客戶端功能的“+”法,提高用戶體驗滿意度。
第四,“南方+”打算在垂直領域探索內容產品化。移動互聯網最擅長的一點,就是從細分、垂直領域切入,打造“小而美”的產品。“南方+”似乎也摸到了互聯網思維的門道,打算一試身手。
比如,“南方+”客戶端設置了“孵化器”“自貿區”“防腐前沿”“球會”等小切口,具備垂直化特征的訂閱頻道。這些訂閱頻道不僅能為用戶提供有深度的新聞報道,也力圖將垂直領域的新聞與服務融會貫通,向用戶提供更多實用化的信息服務乃至政務服務與生活服務。以“孵化器”為例,該頻道一方面是廣東省及各地創業孵化支持政策的權威發布渠道與推介渠道,另一方面也將打造成“政、產、學、研、資”等多種資源的集聚交流平臺,通過O2O等方式,為多方面用戶提供完善的創業項目對接服務。
除了在訂閱頻道中嘗試打通新聞與服務之外,“南方+”客戶端還依托與廣東省及各地黨政機關的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嫁接省、各地市網上辦事大廳,接入公安、民政、工商、醫療、稅務、公積金中心等部門政務服務項目等多種方式,為用戶提供周到細致的政務辦事服務;為滿足用戶日常生活需求,“南方+”客戶端在城市頻道和生活頻道也開拓、連接了系列生活服務項目,包括訂機票、訂餐等等。
第五,在“南方+”,用戶可以全方位參與新聞生產與傳播。通過“討論”和“追問”功能,“南方+”客戶端的用戶可以對報道各抒己見、提出疑問,和南方報業共同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通過“定制”功能,用戶可以對南方報業即將生產的新聞選題實施預訂操作,從而更精準地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用戶直播模塊,“南方+”客戶端實現了“人人是記者”,用戶可以把拍攝的圖片和視頻上傳到客戶端,把自己捕捉到的新聞現場分享給數百萬人;通過微論壇模塊,用戶可以直抒胸臆,針砭時弊,為廣東發展建言獻策,網絡民意借助這一平臺可直達高層。
據南方報人說,南方報業大院的老辦公樓,剛建成時是廣州第一高樓,。管中窺豹,可見當年南方報業的魄力與實力。如今,南方報業大院內,緊挨著老辦公樓,又比肩建起一棟新大樓,但與不遠處的廣州第一高樓“小蠻腰”相比,已不在一個量級。這不代表什么,但也可以說明一點,南方報業的“新起點、新征程”是從行業周期的低谷起步,困難會更多,未來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南方報業的領軍人莫高義對此也有清醒認識,他說:“當前,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深刻改變,傳統媒體輿論引導力、人才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面臨嚴峻挑戰。轉型成為我們這一代媒體人的共同使命,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堅定不移推動融合發展?!?莫高義表示,南方報業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建成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傳媒文化集團。具體而言,南方報業將從五個方面切入、發力:
發揮“南方+”客戶端的示范帶動作用,做強移動媒體集群。以“南方+”客戶端為龍頭,加快建設南都“并讀”āPP、南方周末āPP、21世紀āPP等新聞客戶端,以及房地產、汽車、文化娛樂等垂直領域客戶端和微博、微信集群,形成強大的南方移動媒體集群。
以南方網融合發展和轉企改制為契機,做強集團網站集群。2014年,南方報業啟動了一項重要工作,即推動《南方日報》和南方網深度融合?!赌戏饺請蟆饭倬W南網及新媒體部整體并入南方網,《南方日報》記者全部兼任南方網記者,南方網成為集團融合發展的主平臺,《南方日報》同時利用優勢資源直接運營南方網地方頻道和行業頻道,實現了平臺渠道、體制機制和人才資源的初步融合。
南方網與《南方日報》深度融合的經驗還促進了集團其他報刊網的融合。整合前,南方報業共開設網站40個,其中獨立域名網站36個,各自為戰,影響力分散。整合后,剩下南方網、奧一網、大粵網、凱迪網4家重點網站。
當天下午的啟動儀式上,南方網宣布推出移動版,用戶可以在手機上更自如地使用南方網。同時,南方網英文版也改版上線,意味著在國際傳播上將進一步發力。
以輿情項目系列合作簽約為動力,做強輿情數據服務。據介紹,南方輿情數據項目的運作方式比較特別,沒有增加一位員工,而是集中發揮南方報業內各媒體專業優勢,跨部門組織專、兼職結合團隊,為重點用戶提供輿情監測、數據分析和輿情解決方案,2014年推出當年即基本實現對全省黨政用戶的全面覆蓋,產生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下一步,將向企業界拓展。
以289藝術園區合作拓展為示范,做強文化產業。按南方報業的計劃,289藝術園區立足集團文化傳播優勢,通過藝術園區、藝術雜志和 藝術電商三位一體,探索“互聯網+藝術”、“媒體+藝術”,打造新型文化業態,實現從文化傳播向文化綜合運營轉型。就在紀念活動前兩天,289園區還與東莞水鄉簽訂合作協議,顯示出該園區新型文化產業運營模式的輻射效應,和社會資本的興趣。
以南方報業與重點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基礎,做強資本和技術支撐。10月23日下午的簽約儀式上,南方報業牽手浪潮公司,將合作提升技術研發水平;發行公司牽手京東,拓展物流電商業務;《南方農村報》參股農財大數據等。這些重點項目,將進一步拓寬南方報業對外合作領域,豐富產品形態和新型業態,為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本驅動和技術支撐。
傳統媒體現在好比逆水行舟,每一步前進都不容易。但主流媒體多年積累的各種資源還在,各級黨委和政府支持的力度也大,只要自己想轉型、敢轉型,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從對南方報業的觀察看,他們依然有領改革風氣之先的精氣神,這是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