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樂錢網聯合創始人田啟林"/>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程 征 萬小廣
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媒體人創業空間
——對話樂錢網聯合創始人田啟林
□ 文/程 征 萬小廣
編者按:樂錢網是一家平臺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既為個人、中小企業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服務,也為投資人提供理財服務。這家公司的創始團隊都是前媒體人,自2014年2月成立一年多以來,業務量據稱已達到3.6億、收入2000萬元左右。這一業績是如何取得?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他們的探索有哪些經驗可借鑒?媒體人出身的聯合創始人對于新媒體創業又有哪些思考?
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記者》雜志近日對話樂錢網聯合創始人田啟林,請他講述自己的職業經歷,參與創辦樂錢網的過程,以及對媒體轉型的看法。“對話新媒體”專欄由《中國記者》與新華社新聞研究所文化產業研究室合辦。
田啟林:大學畢業之后,我在中央電視臺1套的《新聞30分》工作過,后來在2套的《經濟信息聯播》也做過編輯。《經濟信息聯播》初創期匯集了很多“牛”人,我跟著他們做樣片,一起見證了這個名牌欄目的誕生,學到了不少東西。2003年,我離開央視,加入《財經》雜志。那時《財經》開始進入黃金期,記得2004年雜志首年盈利,第一次有了幾百萬的凈利潤,此后一路上揚,每年營收都過億。后來,我在2006年底,從《財經》離職去了騰訊網。
田啟林:我在《財經》是南方站的駐站記者,在深圳和上海各駐了一年,負責財經報道,但長江以北的突發事件也是南方站負責。當時的《財經》是“大編輯”體制,編輯都是資深媒體人,會整理出報道框架布置記者去采訪,記者的主要任務是拿回素材。2006年我離開《財經》去了騰訊網,主要是基于對互聯網工作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正好有機會,能進入這家當時正在高速成長中的巨頭企業。
田啟林
樂錢網聯合創始人

田啟林:以前做記者,我只要負責采訪,甚至只要說服受訪對象接受采訪,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但到網站工作,即使還是負責原創采寫稿件,寫完之后還要做好內容的運營,用個更好理解的說法就是把你采寫的稿件“推銷”給編輯、上更好的位置。后來帶團隊的時候,還要和全站的其它頻道比內容、比標題,競爭流量入口,比如說騰訊QQ的彈窗和小首頁。回過頭來看,當時在騰訊網做內容運營還是比較輕松的,因為騰訊自己就是一個龐大的流量來源,同時公司對內容部的資金支持力度也比較大。不過,在這樣的大公司里,大多數基層員工都是龐大機器上的螺絲釘,很多對公司而言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基層員工的層面,需要的是你認真做好。
2009年,我離開騰訊網,去了鳳凰網。
田啟林:2009年,鳳凰網正在引入最后一輪風投,準備上市,財經、汽車、科技等一系列商業頻道都是那個時期創建的。我去了成立不久的財經頻道擔任副主編。在鳳凰網,我完整地經歷了一個創業公司的上市,也學習了很多最基礎的互聯網運營的知識,而且由于鳳凰網沒有騰訊那么多內生資源,所以必須學會整合內外資源,自己拓展陌生合作伙伴做運營,真正從整個互聯網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田啟林:2011年,我離開鳳凰網,加入了國家外文局下屬的網站中國網。當時是有一個特殊的機遇:中國網計劃引入社會資金,以混合所有制的模式,按照單獨的事業部甚至是子公司的方式,來運營財經部。這是一個打造全新媒體平臺的機會,很多工作要從零做起,但因為公司領導給了非常多的靈活政策支持,所以在團隊組建、平臺搭建運營等工作開展方面進行的非常順利。這段時間可能是這些年媒體工作經歷中最舒心的階段,很多老同事至今還是往來密切的好朋友。
田啟林:2013年底,樂錢創始人王煒從和訊網副總裁、總編輯的職位上辭職創業,籌辦樂錢網,我是在2014年初加入的。王煒此前在工行、國泰君安等金融機構工作過,也在中國金融在線、鳳凰新媒體等網站做過高管,對金融圈和媒體圈都比較熟悉。他2008年就有P2B模式互聯網金融的設想,當時連www.leqian.com的國際頂級域名都注冊好了,只是因為遇上2008年金融危機,所以樂錢就只停留在商業計劃書階段。到了2013年底,我們又重新討論了這個創業方向,認為雖然行業這幾年發展得很快,但還很粗放,在風險管理、資源整合上,我們依然有后發競爭優勢。
P2B網絡貸款這個行業興起的大背景是:隨著經濟周期的波動,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不能持續的滿足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有些中小企業會因為行業限制、銀行貸款額度等原因,被銀行抽貸。這些企業中的大部分,如果流動資金被抽干,資金鏈斷裂,可能就會倒閉,但如果能持續獲得穩定且成本可控的資金支持,自我造血功能不斷提高,其實還是可以發展得不錯的。而為這些依然擁有成長性的企業提供貸款,就是我們的機會所在。
所以,我們很快就開始操辦公司注冊、租用辦公場地、招聘員工這些工作。到了2014年4月,網站正式上線,公司從幾個人發展到現在近40名員工,并從2014年底開始實現盈利。
田啟林:為中小企業融資,尤其是為農業企業融資,是樂錢的主要業務,超過三分之二的業務都是這個方向的。另外還有保理、融資租賃及少量的個人貸款業務。樂錢是純線上平臺,沒有線下業務。
樂錢不直接提供資金,所有資金都是由樂錢的注冊會員眾籌提供的。借款企業向樂錢用戶支付利息,同時也向樂錢支付融資服務費。除了債權眾籌,樂錢還在探索“輕連鎖”式的資產證券化眾籌項目。比如和柯達中國代理商卡麗來公司合作的“卡麗來手機印相站眾籌”項目,用戶認購柯達公司的相片打印機,同時委托給卡麗來公司運營,將打印機投放到高端消費場所,如商場、兒童樂園等,機器產生的收入的一部分分紅給投資用戶作為收益。目前,這種售價12800的相片打印機已通過樂錢平臺售出了1300臺。
田啟林采訪札記
與之前采訪的新媒體創業者相比,田啟林和他的創業伙伴有一些特別之處。
首先,四位高管都有媒體從業經歷,此前分別在央視、《財經》、鳳凰網、中國網、新浪、搜狐、金融界、和訊等媒體任職。其中,創始人王煒在媒體任職之前,曾在金融行業工作。媒體從業經歷讓他們的創業項目發展得更加順利:重視公信力和品牌,與用戶建立信任關系,這一媒體人特質甚至影響了他們選擇低風險業務模式,而不單單從金融業務的“風險控制”出發;網站的版面設計與圖文內容生動清新,層次清楚;在產品推廣渠道上有更多資源,也更懂得推廣技巧,用田啟林的話說“人人都可以寫文案”。
其次,他們比一般創業者年長,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經歷豐富。以田啟林為例,他在電視、紙媒、商業網站和新聞網站都工作過,既趕上過電視的改革年代,經歷過紙媒的火爆,還在商業網站的草創階段歷練過,幾乎是伴隨著媒體的黃金時代一同成長。
另外,他們創業啟動資金是自籌的,而不是來自風投機構。考慮到他們在金融領域并不缺少融資渠道和資源,以及近幾年資本市場的泡沫化,這種決定并不容易。田啟林解釋說,考慮到未來的長遠發展,同時并不缺天使投資那一筆啟動資金,所以沒有拿融資。當然,這可能也與選擇的創業方向失敗風險較小有關。相比那些大量“燒錢”、盈利遙遙無期的移動互聯網項目而言,他們的網站“上線第一天開始就有錢掙”。
作為前媒體人,田啟林對傳統媒體轉型的見解頗有啟發。他認為目前傳統媒體的內部創業并不徹底,與IT公司的內部創業仍有區別。而且,如果這些新媒體項目仍然沿用廣告模式,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前景不太樂觀。不過,他認為“做內容還得靠媒體人”,媒體人對于自媒體等新技術只是反應慢了;他們一旦開始介入,就能做得非常好。很多“自媒體”非常火爆,約廣告都需要排隊,與以往紙媒黃金時期廣告客戶絡繹不絕的盛況有幾分相似。這種局面,值得深思。(萬小廣 程征)
田啟林:樂錢現在做的主要是非標業務,每一單都不一樣。非標業務的壞處是很難量化,業務很難上規模,相對的好處就是每一單業務都要去企業做現場盡職調查,比較細致扎實。樂錢從銀行、擔保公司、會計師事務所這些機構高薪挖角,組建了專業的風控團隊,對于提出融資需求的企業,樂錢會做多次實地考察和財務數據審核。此外樂錢還要求每筆業務借款方都要提供資產抵押。從法律合規的角度,我們還請了專業律師用三個月時間打磨了一套縝密合規的法律合同。
由于前期扎實的財務核查,以及足額的資產抵押,樂錢項目不會出現“血本無歸”的壞賬風險,但由于企業的資金回籠情況存在不確定性,樂錢項目還是存在逾期風險。從2014年4月至今的18個月運營時間里,樂錢也曾發生過一筆500萬元的項目逾期,在逾期第9個工作日時,由合作的擔保公司代償付了欠款。
另外,從制度保障上,我們每一個項目上線,都要經過評審委員會的嚴格“挑刺”。作為公司CEO,王煒擁有一票否決權,但即使是CEO,也只有否決權,上項目還是要經過全體評審委員的認可。
最近出現的P2P公司倒閉潮,主要是“自融”和“資金池”兩個行業陋習造成的。“自融”,就是平臺虛構借款項目,把用戶的錢騙過來自己去放高利貸,結果外面的錢收不回來,而用戶又要提現,資金鏈斷裂只能跑路;“資金池”,就是期限錯配,拿用戶短期出借的資金,借給有長期資金需求的企業,賭的是用戶短期借款到期后不會提現,或者說資金流入大于資金流出,一旦資金面趨緊,或者受到不利的輿論影響,就會出現資金鏈斷裂。
當然,現在行業門檻較低,很多完全不懂信貸業務和風險管理方法的創業者只看到了行業機遇,就貿然進入這個領域,最后壞賬頻發,給投資人造成了損失,這也是近期P2P公司負面信息較多的原因。
田啟林:今年4月18日網站上線一周年,融資業務量超過2億元;此后到今年10月初,又新增了1.6億元業務量,整體業務增長還是比較快的。同時由于運營成本控制得比較好,公司在2014年年底已實現盈利,同時還按每筆融資服務費提取15%的標準,提取了近200萬元風險撥備金。
樂錢最終的理想是成為資產管理平臺,提供一站式理財服務,針對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基金、股票、保險等各種金融產品的導購和咨詢服務。現在選擇P2B業務作為切入口,一方面因為資產管理平臺必須有自己的風險管理團隊,必須有自己做非標業務的能力;另一方面因為這個業務能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產品,能聚攏一批有一定風險偏好的投資用戶。
田啟林:我現在負責市場運營和客服工作。因為做過多年媒體,積累了較多媒體和企業的人脈資源,所以現在還算駕輕就熟。一方面,市場的基礎工作跟媒體類似,比如寫文案,運營自媒體等;另一方面,有很多老朋友提供支持,比如樂錢第一批種子用戶大多是幾個合伙人的老同學、老同事。
當然,劣勢也比較明顯。記者往往知道是什么因素導致一個大企業走向沒落,也知道有哪些因素推動一個優秀的小企業走向成功,但讓你實際運營一家企業,包括人力、行政、財務、法務這些瑣碎的細節,完全兩眼一抹黑,全部要從頭學起。
田啟林:我早先的同事和媒體朋友很多都創業了。最早成功創業的是李學凌做的多玩游戲(YY),后來比較知名的是虎嗅網、鈦媒體這樣的垂直類媒體平臺。再后來,移動互聯網、電商行業也有不少媒體人創業。可能是“燈下黑”的因素,媒體人創業,我很少看到特別失敗的案例。
雖然傳統媒體行業最近兩年受到新形勢的沖擊,但我認為媒體的價值從未削減,只不過一部分價值從傳統媒體轉移到了新媒體領域。同時,伴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媒體人、尤其是優秀媒體人的個人價值甚至還出現了巨幅的增值。
媒體人對自媒體的興起,最初還是比較遲鈍的。最早做自媒體的,其實是一些搞營銷的人。他們對商機把握得準,但他們沒有持續的內容生產力,雖然能把自媒體做到一定的粉絲量,但內容生產最終還是要靠媒體人。隨著優秀的傳統媒體人介入,又有一些各具特色的自媒體異軍突起,這也證明了媒體人的價值。

□ 左圖為樂錢在京津高速的路牌廣告。

□ 右圖為樂錢公司前臺。
田啟林:媒體本身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它必須有堅定的方向。目前傳媒管理體制的弊端還需要進一步討論、改進,否則媒體出于生存壓力鋌而走險的話,會產生很多亂象。
對于當下流行的傳統媒體的內部創業,我覺得其實新意不多,“人財事”各項權利依然不清晰,創業團隊的激勵機制還是半遮半掩,這也是傳統媒體內部創業比較難成功的因素。IT公司的內部創業項目是單獨注冊公司,獨立核算。母公司會入股,但提供場地、行政服務等都要計入成本。再者,很多內部創業的項目主要是做新聞客戶端,仍然靠廣告生存。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汽車、房產這些廣告主情況不樂觀,所以這種模式的內部創業項目前景也有很大不確定性。當然,傳統媒體能夠邁出內部創業的步伐,還是值得期待的,而且改革還在繼續,或許以后能探索出獨特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