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桂芬農蔚娟肖金松唐 敏.廣州市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廣東廣州 50375;. 廣州市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廣東廣州 50375
2009~2014年廣州市荔灣區育齡婦女死因分析
馮桂芬1農蔚娟1肖金松1唐 敏2
1.廣州市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廣東廣州 510375;2. 廣州市荔灣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廣東廣州 510375
[摘要]目的 分析荔灣區2009~2014年間育齡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探討相關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方法對荔灣區2009~2014年戶籍人口的育齡婦女死亡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6年間荔灣區育齡婦女死亡率60.64/10萬,各年度間育齡婦女死亡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死因的首位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死因構成的前三位是乳腺癌、肺癌、肝癌。30歲以上死亡的育齡婦女人群中超過一半均因為惡性腫瘤而死亡。 結論 6年間荔灣區育齡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惡性腫瘤,應積極探討有效的干預措施,減少育齡婦女死亡。
[關鍵詞]育齡婦女;死因;分析
育齡婦女的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文化、醫療、衛生、婦女保健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為研究育齡婦女死亡原因,探討社會、生物、心理等各方面的綜合預防措施,提高15~49歲育齡婦女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降低育齡婦女死亡率,現對廣州市荔灣區育齡婦女死亡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探討相應干預措施。
1.1 調查對象
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廣州市荔灣區15~49歲戶籍人口的育齡婦女為調查對象。
1.2 資料來源
育齡婦女人口資料來源于廣州市荔灣區計生局和統計局的統計資料,死亡資料來源于廣州市荔灣區22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上報的廣州市荔灣區育齡婦女死亡登記一覽表。
1.3 調查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以6年間的廣州市荔灣區轄區內所有育齡婦女死亡情況、15~49歲育齡婦女數等資料進行總結分析。區內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每一例育齡婦女死亡及時核實情況(姓名、年齡、丈夫姓名、家庭住址、死因、末次月經、死亡日期、死亡地點、是否為孕產婦等)并上報,區婦幼保健院每季度與計生、公安、醫療機構等的相關科室進行育齡婦女死亡的上報情況進行核對反饋,每半年與疾控、殯儀館等有關資料核對反饋,及時核實補漏。疾病名稱按照疾病國際分類標準(ICD-1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EXCEL整理資料,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育齡婦女的基本情況
6年間荔灣區育齡婦女總數1053717人,育齡婦女死亡639人,死亡率60.64/10萬;其中15~19歲的總數109927人、死亡17人、死亡率15.46/10萬,20~29歲的總數257365人、死亡59人、死亡率22.92/10萬,30~39歲的總數288964人、死亡115人、死亡率39.80/10萬,40~49歲的總數397461人、死亡448人、死亡率112.72/10萬。各年度間育齡婦女死亡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7.205,P<0.05),近3年來有下降趨勢,尤其是在40~49歲中不同年度的死亡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1.771,P<0.05)。按劃分15~19歲、20~29歲、30~39歲、40~49歲共4個年齡組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也在逐漸增加,各年齡組死亡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95.981,P<0.001)。詳見表1。

表1 6年間廣州市荔灣區育齡婦女的基本情況
2.2 育齡婦女死亡地點的情況
荔灣區育齡婦女6年間絕大部分死亡地點為醫院,有574例(占89.83%),在途中的有29例(占4.54%),在家中死亡的有36例(占5.63%)。
2.3 育齡婦女死因的情況
2.3.1 育齡婦女死因的構成比及死亡率 6年間荔灣區育齡婦女死亡原因的前十位排位及構成比分別是:惡性腫瘤50.39%,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8.92%,呼吸系統疾病8.14%,心臟病7.67%,腦血管病5.48%,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2.50%,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2.03%,消化系統疾病1.72%,泌尿生殖系統疾病1.72%,精神障礙1.56%;死亡率分別為30.56/10萬、5.41/10萬、4.93/10萬、4.65/10萬、3.32/10萬、1.52/10萬、1.23/10萬、1.04/10萬、1.04/10萬、0.95/10萬;與2013年全國城市女性居民主要疾病死因順位(心臟病128.50/10萬,惡性腫瘤116.27/10萬、腦血管病111.65/10萬,呼吸系統疾病64.47/10萬,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25.83/10萬,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18.35/10萬,消化系統疾病11.91/10萬,神經系統疾病6.54/10萬,泌尿生殖系統疾病5.77/10萬,傳染病4.26/10萬)[1]有所不同。另外從統計數據中發現,自殺原因死亡的有31例,占死因構成比的4.85%。
育齡婦女的惡性腫瘤死因中的排位及構成比分別是:乳腺癌20.19%、肺癌18.01%、肝癌9.94%、結直腸癌9.01%、胃癌8.39%、鼻咽癌7.14%、卵巢癌6.52%、宮頸癌5.90%、子宮癌5.59%、腦中樞神經惡性腫瘤4.35%;死亡率分別為6.17/10萬、5.50/10萬、3.04/10萬、2.75/10萬、2.56/10萬、2.18/10萬、1.99/10萬、1.80/10萬、1.71/10萬、1.33/10萬;與2004~2005年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回顧抽樣調查的城市女性死亡率順位(肺癌26.62/10萬、胃癌15.08/10萬、肝癌13.47/10萬、結直腸癌8.76/10萬、乳腺癌8.05/10萬、食管癌6.33/10萬、白血病3.60/10萬、腦中樞神經惡性腫瘤3.32/10萬、宮頸癌2.83/10萬、卵巢癌2.67/10萬)[2]有所不同。
2.3.2 不同年齡組育齡婦女死因的構成比及前五位排名情況 639例育齡婦女在不同的年齡分組中死因的構成比有不同,按劃分15~19歲、20~29歲、30~39歲、40~49歲共4個年齡組來看,15~29歲之間主要的死因是惡性腫瘤、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30~49歲組主要的死因是惡性腫瘤;不同年齡組之間的惡性腫瘤、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的構成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9.766、25.265,P<0.001),詳見表2。另外從統計數據中發現,自殺在不同年齡組中分別有3例、8例、7例、13例,構成比分別為17.65%、13.56%、6.09%、2.90%。

表2 6年間廣州市荔灣區不同年齡組育齡婦女死因的構成比及前五位排名情況
3.1 育齡婦女死亡率與年齡組別情況
2009~2014年間荔灣區育齡婦女的平均死亡率為60.64/10萬,低于陸珺、陳秀等報道的65.49/10 萬[3]、62.87/10萬[4],高于王艷報道的45.70/10萬[5],近3年來有下降趨勢,與羅超英等[6]報道的相類似。
從不同年齡組別死亡情況來看,本區域育齡婦女的死亡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與袁愛武[7]的報道相一致。我區域40~49歲組的育齡婦女死亡448人,占總死亡數639的70.11%,提示我們在日常婦女保健工作中要抓住重點年齡段40歲以上的育齡婦女保健工作,盡量降低育齡婦女死亡率。
3.2 育齡婦女死因排位及構成比
6年間荔灣區育齡婦女死亡原因的前五位分別是:惡性腫瘤,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腦血管病;與東北地區的排位基本一致[8],與洛陽市[9]、南寧市[10]研究的結果有所不同。這提示我們要注重針對自己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婦女保健重點工作,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損傷和中毒外部原因等的因素造成的死亡例數也逐年增長。因此,降低惡性腫瘤和意外死亡的發生率,是降低育齡婦女死亡率的關鍵。
從639例育齡婦女死亡總數來看,惡性腫瘤占首位,共有322例,占50.39%,遠高于北京順義區的30.46%[11]、浙江紹興縣的41.28%[12],尤其是對于本區域30歲以上的育齡婦女來說,54%以上的死因都是惡性腫瘤導致的,惡性腫瘤是影響轄區育齡婦女生命的最大殺手,要提高警惕,我們要提早育齡婦女的防癌年齡,對育齡婦女從30歲開始即開展防癌的健康教育及心理保健,提高婦女自我保健意識,以達到盡可能降低育齡婦女死亡率的目的。
育齡婦女的惡性腫瘤主要以婦科惡性腫瘤、肺癌為主,尤其是婦科惡性腫瘤,乳腺癌20.19%、卵巢癌6.52%、宮頸癌5.90%、子宮癌5.59%,占所有惡性腫瘤的38.20%,比例非常高。由于本地區非國家、省級的乳腺癌、宮頸癌兩癌篩查地區,婦女開展兩癌篩查全部需要自費,要提升我區防癌篩查率的任務十分艱巨,根據無錫市惠山區[13]和十師北屯市[14]的經驗,提示我們以后要加強對婦女的婦科病尤其是乳腺癌、宮頸癌等的防癌普查,要加強領導重視,民政婦聯計生等各部門的協作,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對死亡專率高或者死亡人數較多的街道和單位,要加強乳腺癌、宮頸癌等婦科惡性腫瘤的篩查宣傳,大力推進對各單位、各街道開展婦女保健專題講座,爭取提高各單位及婦女群眾的自我防癌篩查率,也提醒我們今后對于婦女病普查工作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強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婦女病普查機構的技術指導與質控監督,通過健康體檢、婦女病普查、健康宣教等提高婦女健康意識,讓婦女積極參加健康體檢、發現疾病早期診治。
除了惡性腫瘤,我區育齡婦女的第二殺手是心腦血管疾病,構成比為13.15%(心臟病7.67%,腦血管病5.48%),心腦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醫學正在努力攻克的難題,沒有特殊有效的治愈方法,唯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15],因此宣傳健康的理念,提倡控制體重、保持心情愉快的生活方式,傳播定期體檢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另外損傷及中毒外部因素也是我區域內育齡婦女的主要死因之一,其中,自殺這一因素應得到社會足夠的重視[16]。現代社會婦女大部分既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庭,生活壓力大,除了生理保健,心理的保健同樣重要。今后我們可以與婦聯、計生等部門聯合協作,以婦女心理健康為主題適當舉行義務咨詢或辦講座,廣大宣傳和鼓勵以家庭為單位,促使各個家庭都關愛自己圈子里的每一位婦女。
15 ~ 49歲的婦女是社會的主要勞動群體,占了總人口的接近18%比例,她們處于生育的最佳年齡,是生育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是孕育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基礎,也是所有家庭的半邊天。充分重視和關注育齡婦女的健康問題,針對重點年齡段死亡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預與預防措施,做好各種疾病防治工作,以降低育齡婦女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4[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2] 陳萬青.2004-2005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與死亡的估計[J].中華腫瘤雜志,2009,31(9):664-668.
[3] 陸珺,程鳳仙,鄭文蔚,等.上海市長寧區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3):309-301.
[4] 陳秀,孫蘭蘭.2009-2011年阜寧縣育齡婦女死亡情況分析及對策[J].吉林醫學,2012,33(27):5926-5927.
[5] 王艷.2011-2013年洛陽市澗西區育齡婦女死亡情況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225-226.
[6] 羅超英,王遠流.廣西柳城縣349例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2,23(2):167-169.
[7] 袁愛武.南京市雨花臺區2003-2009年育齡婦女死因分析[J].江蘇衛生保健,2010,12(3):37.
[8] 孫仁峰,王文翠,胡英杰,等.東北地區2006-2012年育齡婦女死因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3,20(4):283-284.
[9] 張卉,包嵐.洛陽市2005-2008年育齡婦女死亡調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9):2264-2265.
[10] 景秀紅,侯代榮,潘紅玲.南寧市494例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9):4255-4256.
[11] 陳雪潔.2007-2009年順義區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9):147-148.
[12] 何燕芳,張敏杰.紹興縣2010年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11):1493.
[13] 華芹.無錫市惠山區“兩癌”篩查工作做法與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7):146-147.
[14] 陳偉亞,余小燕.十師北屯市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工作存在問題與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4:542.
[15] 龔鶴琴,張茂榕,楊昭,等.昆明市2008年居民心腦血管疾病死亡情況分析[J].衛生軟科學,2009,23(6):695-697.
[16] 周華,徐輝,蔣健,等.2004-2008年常州市育齡婦女死亡原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5):837-839.
Analysis of death causes of reproductive women in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2009 to 2014
FENG Guifen1NONG Weijuan1XIAO Jinsong1TANG Min2
1.Department of Women Health Care, Liwan District MCH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0375, China; 2. Department of Children Health Care, Liwan District MCH Hospital of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51037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imary death causes of reproductive women in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from 2009 to 2014,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iscussion of correla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mortality data of reproductive women of resident population in Liwan District from 2009 to 2014. 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 of reproductive women in Liwan District during the 6 years was 60.64/0.1million, the differences of which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mong each years(P<0.05). The primary death cause was malignant tumor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first three of breast cancer, lung cancer, and liver cancer.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productive women, who were 30 years or older, were died from malignant tumor. Conclusion The primary death cause of reproductive women in Liwan District during the 6 years is malignant tumor. It is better to positively study th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reproductive women.
[Key words]Reproductive woman; Death cause; Analysis
收稿日期:(2015-04-03)
[基金項目]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科技和信息化局民生科技計劃項目(20131215065)。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0-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