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供銷合作社承擔著全市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發展先行先試的任務。去年下半年,區社依托東港區政府在電子信息產業園無償提供的2萬平方米的電商辦公樓、培訓中心、公寓及自建的占地50畝、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的集農產品加工、包裝、倉儲、分揀、物流等功能于一體的配送中心,與日照市社及青島戰略合作方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日照優糧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中,供銷合作社控股51%。通過建設“優糧我賣網”自營平臺并與淘寶、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對接,按照線上線下相互帶動、互為補充的發展模式,正式啟動東港區社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
日照市東港供銷電子商務方案:
·全市一張網東港區供銷合作社先行試點;
·整合各方資源成立電商平臺進行運作;
·承建淘寶中國·日照特色館;
·縣域內布局線上線下;
·承接政府電商產業園建設,孵化電子商務企業,培訓、服務當地合作社和企業。

歸納起來就是堅持三條原則、推行四種模式、抓住“四項主業”、實現“三個目標”,即:堅持揚長避短,突出供銷合作社特色的原則;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突出供銷合作社資源優勢的原則;堅持市場化和公益性相結合,突出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原則;推行“雙平臺運行、雙引擎推進、雙中心運作、雙網絡支撐”的“四輪驅動”發展模式。緊緊抓住“網上營銷、實體體驗、電商進村、創業引領”四項主營業務,努力實現“政府支持,百姓歡迎,自身發展”三贏的目標。
一是實行線上線下“雙平臺運行”模式:在線上,突出打造“優糧我賣網”綜合電商平臺;在線下,下大力氣把“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影響力和日照旅游特產店的市場需求相對接,突出打造“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體驗平臺。
第一,加快開發“優糧我賣網”綜合電商平臺。
目前移動端的開發基本完成,確保6月份上線。PC端的開發正在加緊推進中,力爭“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運營時,實現同步上線。目前,已經完成企業形象設計。對自我開發的產品以及與加盟方共同開發的產品,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并做到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產品包裝和設計、統一使用“優糧城”品牌。平臺將積極與淘寶網、京東網的特色中國板塊進行對接。同時,利用自有第三方支付資質,加快推進產品代賣、水電費繳納、車船票訂購等各項為農服務便利業務。電商綜合平臺運作共包括四個分平臺,即:惠農電子商務平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電子商務創業平臺、電子商務企業孵化平臺。
突出打造線下“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體驗平臺。依據日照市特色農產品,按照產品展示、銷售代理和精品體驗功能于一體的模式,加快建設線下“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實體體驗平臺。線下實體店以電商大樓為主體,主要為游客服務中心和地方特色產品推介,建設2000平米的產品展示和銷售、速遞中心,與線上板塊一一對應,按照特色旅游、特色農產、特色海產和特色工藝四個精品區進行布局。
推行“公司+協會”雙引擎推進模式:實行“優糧城電子商務公司”市場主體和“東港區電子商務協會”合作主體,雙線并行,互為補充。
1.強化“優糧城電子商務公司”市場主體。
把優糧城電子商務公司作為市場主體,負責市場經營。我們堅持高點起步,爭取在3年內上“新三板”為目標,按照公司制原則,創新組織體系,大力推進優糧城電子商務公司發展。主要任務是:第一,加強對全區農業輻射帶動,加快把東港區農業特色資源納入公司電商體系;第二,加快電子商務向農村的布局,提升完善供銷合作社的物流配送體系,加快建設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子商務實體店;第三,延伸電商平臺服務功能,為農村群眾提供政務、商務、公共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

雙引擎推進行政機構設置
一是解決農民急需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農業生產資料和家用電器等日用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問題;
二是解決“日照綠茶”、“西湖黑木耳”、“陳疃藍莓”等地標性特色農產品和花生、板栗、食用菌、中草藥等系列經濟農產品的“賣難”問題。
三是解決困擾政府的青年創業和大學生就業等難題。
四是打造具有東港區自主產權的綜合電商O2O。
五是打造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
六是特色館線上營銷擬推特色旅游、特色農產、特色海產和特色工藝4個板塊。
2.強化“東港區電子商務協會”合作主體。東港區電子商務協會作為合作主體,面向社會服務。主要任務是:
第一,整合全區電商資源,積極發展與社會企業網商、個體網商的合作;
第二,加強對社會人員的創業輔導,鼓勵社會上有志創業的大學生、個體商戶等進入協會接受輔導;
第三,完善對全區電商企業的服務,為電商企業發展提供載體平臺、金融扶持、市場引導等服務,增強對全區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力。
實現營銷與孵化“雙中心運作”模式。按照東港電商體系設計,在雙引擎下分別設產品開發營銷中心和創業輔導孵化中心,加快電商業務向縱深推進。
1.產品開發營銷中心。
優糧城電子商務平臺在做好產品的展示、線上和線下自營與代銷的同時,通過下設的產品開發營銷中心,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農產品基地、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等特色農產品的開發營銷,在制訂行業生產標準、建立可追溯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提供授權使用“優糧城”商標品牌的方式,提升本地農產品的商品化率和商品增值率,提高全區農業發展的市場化水平。
2.創業輔導孵化中心。
通過設立創業輔導孵化中心,對農村青年、留守婦女開展網商創業輔導培訓,為他們開設網店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同時,對他們開設的網店進入供銷合作社電商平臺提供便利。加強對進入“優糧我賣網”優秀網商企業的孵化引導,組織開展各類專業培訓、業務咨詢、營銷策劃、商品展示、倉儲管理、流通加工、配貨封裝、代發貨、金融等服務,形成良好的電商發展生態圈。
強化基層網點和物流配送“雙網絡支撐”模式。用好供銷系統的資源和優勢,通過信息化改造,不斷強化基層社電商網絡體系和供銷合作社龍頭企業物流配送網絡體系支撐。
1.培育基層供銷合作社電商網絡體系。
在鄉鎮層面,推動廣大基層社按照每個鄉鎮的主要農業特產品資源,以實體化的方式,加快組建股份制的農業合作社聯合社,在每個聯合社至少培育一個品牌產品上線。同時,積極給予電商政策和技術扶持,把各個聯合社都納入進“優糧我賣網”電商平臺,加強聯合社與供銷合作社的密切聯系,推動地方產品資源加快走向市場。
在村級層面,6月份打造日照市第一家線下實體店——日照街道時家官莊店。以此作為樣板,按照統一形象標識、統一服務內容、統一政策標準的原則,利用3年的時間在全區400個自然村實行電商實體店全覆蓋,并逐步在全市推開。主要作用是為村民從網上代買代賣產品,同時做好其他各項服務。
在農民層面,利用自有的第三方支付資質,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面向廣大農民社員發放“供銷合作社惠農卡”。對于農民網上銷售的產品全部用卡結算,在電商體驗店定期推出面向用卡結算農民的促銷商品,進一步增強對廣大農民的服務,實現農民與各級供銷合作社上下貫通。
2.強化供銷合作社物流配送網絡體系。
利用供銷合作社現有的物流體系,利用電商進農村機遇,改造現有流通網絡,加快物流向廣大農村的覆蓋,解決“最后一公里”或100米的問題。
在區級,把淘寶·日照館和中農物流園作為兩個區級物流配送中心點;在鎮級,利用基層供銷合作社陣地,發揮供銷合作社合作屬性,積極吸納當地實力較強的物流企業參與,建設鄉鎮物流基礎站點;在村級,以建設的各個村級電商體驗店為網點,面向農民提供產品配送服務,解決電商進村入戶的最后一個環節。
通過“四雙運行”模式,加快建設覆蓋全區的“智慧農村”利用“優糧我賣網”電商平臺輻射帶動,加快在區級建立電商運營店。在較遠的鄉鎮建立二級配送店,在此基礎上與供銷合作社在廣大農村的直營店和加盟店對接,建立覆蓋全區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絡。同時,利用合作電商平臺,實現與組織部門電教體系、移動部門支付體系以及金融等其它部門網絡體系的對接,充分整合資源,實現東港區電子商務、政務發展一張網,建設全省領先的電子商務應用示范區,加快打造“智慧農村”。

“智慧農村”服務功能
今后3年優糧城綜合電商平臺初步建成后,還需要2—3年的持續投入,總投資超過1.1億元,初步計劃2015年推動全區10大類、800余個品種進入平臺展示或經營,帶動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經營主體200家,實現農產品網絡銷售起步,線上線下經營收入突破500萬元。突出做好“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第一家線下精品體驗店時家官莊店的籌劃、設計、店鋪裝修工作,體驗店要具有可復制性,以便于后期在全區乃至全市復制推廣,力爭2015年發展線下電商體驗店20家。力爭6月份解決平臺試運營,做好線上線下的產品營銷測試,集中精力做好線下實體店日用工業品、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配送工作,打通連接農村“最后一公里”通道。
2016年建成10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農民網絡消費服務體系和農村青年網絡創業機制初步建成,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線上經營收入突破1500萬元;2017年建成1000家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覆蓋日照市三分之一以上的鎮村,線上經營收入突破1億元大關。
1.進一步挖掘地方農業資源和電商資源。
組織市場部人員以鄉鎮為單位對全區農業特產資源和電商資源開展調查登記。
對于農業特產資源調查登記,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基地、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為主要對象,推進生產標準制定、網店培訓、產品開發等工作,提高全區農業資源的市場化水平。
對于電商資源調查登記,以鄉鎮知名網商大戶為主要合作對象,積極吸納他們進入優糧城電子商務平臺,給以技術、信息、平臺、政策支持,整合形成全區電商力量,抱團發展東港區電商市場。同時面向社會發布招商信息,吸引各類特產資源以及網商資源進入電商平臺,鼓勵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個體商戶等進入電商平臺創業。
2.繼續加強與知名電商平臺合作。
積極尋求與淘寶網、京東網、一號店等知名電商平臺的合作,爭取他們給予信息指導和技術、市場支持。
3.積極打造供銷合作社綜合性電商平臺。
突出優糧城電商平臺電子商務功能,推進區域農業資源網上銷售,為廣大基層群眾網購提供便利。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互聯網+”的優勢,積極延伸拓展平臺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公共服務板塊和創業孵化板塊;圍繞網商會員融資需求,探索研究互聯網金融服務,把平臺的互聯網功能推向深入,以此為載體向基層群眾和網商企業提供盡可能多的服務,使供銷合作社在電商時代成為農民群眾和各類經營主體離不開的合作經濟組織。
4.培育電子商務實用人才隊伍。
利用系統內外各類教育和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方式,注重學用結合,努力造就一支適合本地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隊伍。
5.夯實線下實體性經營服務網絡基礎。
繼續推進“新網工程”,加快建設覆蓋面更廣、輻射能力更強的農資、日用消費品、農產品、再生資源四大經營服務網絡,實現企業傳統業務與電子商務的對接融合。龍頭企業通過打造淘寶網特色中國·日照館線下實體店,積極探索線上與線下互動促銷的經營方式;發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學習電子商務,應用電子商務,使用電子商務工具讓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銷得更多、收入更高。
6.營造良好電商發展環境。
積極爭取各級支持,加大社會各方面對優糧城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關注和支持力度,鼓勵婦聯、共青團等群眾團體聯系的各類人員進入電商平臺創業,并爭取政府給予相應的系統內政策扶持,爭取商務、旅游、組織等部門加大對項目發展的支持力度;積極面向金融、物流、電信等第三方,主動上門對接,加強聯系合作;對加入優糧城電商平臺的創業人員和網商提供創業指導、市場信息和其他相應的孵化空間,積極為全區電子商務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1.利用“一帶一路”契機,把歐美、日、韓及中國臺灣等世界知名企業農業管理理念引進來,與當地企業搞好嫁接,為“三農”服務。
2.將日照當地綠茶、藍莓等特色農產品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加以整合后,通過惠農電子商務平臺輸出到東南亞、歐美,實現效益最大化。
3.利用好日照東亞歐大陸橋港路優勢,做好電商平臺大物流文章,真正實現供銷合作社聯合合作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