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池

2015年春節臨近,湖南省婁底市供銷電子商務公司一片忙碌。
一名超市老板前來咨詢加盟“網上供銷社”事宜。
“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把日用品賣到農村。”超市老板說。
某農業合作社負責人也想加盟“網上供銷社”。
“我們合作社的農產品要通過這個平臺賣到城里去。”合作社負責人說。
…………
“好的,好的。”業務經理們忙得熱火朝天。
與此同時,15公里之外,江溪村“網上供銷社—綜合服務站”同樣繁忙。
這個面積30平方米的服務站,是“網上供銷社”為村民提供服務的重要平臺。
“幫我查一下化肥行情。”
“最近有沒有新出臺的惠農政策?”
“有沒有招工信息?”
與市區供銷電子商務公司相比,距農村更近的服務站憑借便捷服務凝聚了很多村民“粉絲”。
服務站門口,幾位村民在聊天。
“我昨晚買了臺電視機。”村民老王說。
“用‘供銷通買的?”老張問。
“對,‘供銷通!”老王邊說邊掏出手機。
如今,婁底不少農民都用上了“供銷通”。
“供銷通”是婁底“網上供銷社”向移動電子商務拓展的客戶端。
在老王的“供銷通”界面上,可以看到“供銷農資”“商品代購”“便民服務”“數字鄉村”“莊稼醫院”五大類項目,難怪被村民奉為“掌中寶”。
這五大類項目,便是婁底“網上供銷社”的五級服務網絡體系。
再回到市內供銷電子商務公司這邊,業務員在整理訂單:
“江溪村購買彩電1臺。”
“譚家村購買彩電3臺。”
…………
市級運營中心整合農村訂購信息,最后以團購方式買進貨品,為村民省了不少錢。
同理,村民出售農產品,也會被分門別類,在“網上供銷社”聚合成規模效應,吸引來大批顧客。
始于2010年4月的這場“電商革命”,經過五年發展,成就了享譽全國的“婁底模式”。
從解決“工業品下鄉難”“農產品進城難”兩大難題出發,婁底“網上供銷社”已發展成服務農村、發展農村的模范樣本。
但“網上供銷社”不止于此。
“云端設備是我們下一輪農村電商業務的戰略重點。”湖南供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小蘭說。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服務必須及時更新換代。
熊小蘭已經為“網上供銷社”畫出藍圖:“試想一下,一位游客想買特產,一輸類目,就有‘云支付客戶端提供商戶的一手信息,他能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