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對黨的形象的感受,主要來自身邊的黨員和黨組織,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好壞,直接關乎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要進一步深化對基層黨組織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
在工作中,要認真開展“回頭看”,繼續抓好專項治理,嚴格黨員干部日常管理,持續鞏固和拓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縱深推進三級服務體系規范化建設,深化網格化黨建,嚴格落實相關制度;要下硬功夫補齊基層黨建工作“短板”,抓好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夯實保障能力,強化黨員教育、發展和管理。
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一些措施和制度存在時效性,需要反復抓、抓反復,并在抓的過程中適時調整,才能讓這些措施和制度落到實處,真真正正起到作用;要夯實各項工作基礎,要有持之以恒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決心。
基層黨組織建設關系黨的執政基礎,是生死攸關的大事情。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僅是黨委系統的事情,也是每一位黨員干部的責任。要切實增強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識和責任,多關心、多幫助自己所聯系的后進村的黨組織建設,爭取盡快實現后進變先進;要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在思想上重視起來、工作上行動起來、作風上扎實起來,共同抓好黨建工作。
——合川區委書記王作安
要落實責任抓黨建。通過簽訂《黨建工作年度目標責任書》、加大黨建工作考核比重、量化黨建考核指標等手段,牢牢抓住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這個“火車頭”,傳導工作壓力,強化主業意識,形成“書記抓”“抓書記”的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確保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
要立足服務抓黨建。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抓好黨建促發展,抓好發展強黨建”的思路,完善服務群眾的基層黨組織基礎、工作機制及服務內容,打造高效便民的鄉、村兩級便民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務。認真落實鄉、村兩級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全面推行干部下訪、走訪、接訪、全程代辦等制度,切實解決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要轉變作風抓黨建。通過扎實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反對“四風”,并從抓好整改落實、建立長效機制入手,打響作風建設的“攻堅戰”和“保衛戰”,著力加強全鄉干部隊伍作風建設,促使工作作風轉變,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城口縣蓼子鄉黨委書記牟必韜
制訂明晰的獎懲激勵制度。凡是群眾工作搞得好的地方,都離不開一個好的基層黨組織,而一個好的村級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就是一支本領過硬的黨員骨干隊伍。因此,要通過制訂明晰的獎懲激勵制度,建設服務意識強、作風好、水平高的黨員骨干隊伍,使其愿服務、懂服務、會服務。
用好便民服務中心載體。便民服務中心是方便群眾辦事的重要載體,要進一步研究完善服務中心的運行機制,優化服務平臺,夯實這個村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主陣地”。
建立健全服務群眾制度。結合本村發展和民生實際,推出群眾服務代辦、留守群體日常照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利潤分配等服務制度,切實推動村級黨組織助推民生和經濟的路徑和通道,實現“哪里有群眾的需要,哪里就有黨組織的周到服務”。
——奉節縣朱衣鎮白云村黨支部書記潘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