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
2014年初,渝北區大盛鎮大盛村村民周光谷在河邊散步。
一位陌生中年人走上來搭訕,和他拉起了家常。
聊著聊著,周光谷就感嘆起來:“外面都說渝北好,可不瞞你說,外面所說的種種好,很多我都沒感覺到??床〔环奖?,生活很枯燥……你說,區領導是不是把我們農民搞忘了?”
中年人臉上微微一紅,陷入沉思中。
“三人組”下村
渝北區玉峰山鎮龍門村十組,有部分村民住在牛心山上。
這里山高林密,風光秀美。
住在如畫風景里的村民,心里卻有一種隱痛——一到夏天,就為飲水犯愁。
“要走很遠的路去找浸水,找一挑水經常要耗費半天?!贝迕駨埞馊A感慨。
以前還好,現在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傲粝聛淼膸缀醵际恰粘怖先撕土羰貎和宜羲闪宋覀兊拇箅y題?!睆埞馊A說。
因為挑水,村里老人幾乎都摔傷過。
“你看,這塊傷疤就是見證?!睆埞馊A撩起褲腿。
2014年4月的一天,村里來了“三人組”。
文章開篇提到的那個中年人,正是渝北區委書記沐華平。
“區領導是不是把我們農民搞忘了”這句話,讓他心里打翻了五味瓶。
沐華平開始反思:“衛生醫療、社會保障、公共文化、公共交通、社會管理等農村公共服務,我們是不是確實沒做到家?”
為全面摸清情況,渝北區委讓全區1000多名干部組成300多個“三人組”,進村入戶展開調研。
“‘三人組坐在院壩里,問我們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睆埞馊A說。
“一到夏天,就只有滿山找水。”
“我這把老骨頭,挑不動了?!?/p>
…………
村民紛紛訴說缺水之苦,“三人組”用筆“唰唰”記著。
就這樣,300多個“三人組”將一個個民生急難問題收集匯總。
網格化管理
2014年9月13日,暴雨傾盆。
“裂口處原本拇指大的一股水變得比碗口還大?!庇灞眳^茨竹鎮華鎣村七組網格員譚清元,在排查災情時發現山體出現異常。
接到反映后,茨竹鎮政法委書記徐吉江與村委會主任張興和立即趕到現場。
“馬上轉移村民?!辈榭船F場后,兩人立馬決定。
“豬羊啷個辦?我的家當啷個辦?”村民們卻不愿意。
“人不在了,豬羊拿來有啥子用嘛?!毙旒绷?。
“有大石頭往下掉?!弊T清元再次傳來信息。
“大家快往碓窩廠岔路跑!”徐吉江和張興和奔跑著,一戶一戶呼喊村民轉移。
到了集中點清點人數,發現72歲的張成明沒跟來。
徐吉江和張興和趕緊往回跑,發現張成明正在牽羊。
“都什么時候了,還不快走。”兩人沖過去,架起老人就開跑。
剛剛撤離,背后傳來一聲悶響——山體滑坡了,21間房屋瞬間被埋。
由于網格員預警及時,七組村民無一傷亡。
為讓農村居民享受良好的公共服務,渝北區決定推行網格化管理——以兩個村民小組或自然村落劃分網格,每個網格各配備一名網格長、專職網格管理員及若干名兼職網格管理員。
“每位網格員都要定期走訪群眾,做好應急管理、問題收集、志愿服務等工作?!毙旒f。
“我們遇到什么問題、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向網格員反映?!睆埑擅髡f。
網絡化支撐
李天亮做夢都沒想到,足不出村就能解決大困惑。
幾年前,李天亮嫁到了渝北區古路鎮興盛村,但她戶口還在墊江縣。
眼見主城區一棟棟公租房拔地而起,李天亮羨慕起來:“不知道我有沒有資格申請?!?/p>
詢問親朋,大家都不清楚。去網上“百度”,也找不到答案。
但李天亮還是不死心:“萬一我家符合條件呢?”
轉機發生在2014年7月23日,網格員將一份資料送到她手中——如何使用“群工平臺”的說明。
為更好地解決公共服務等難題,渝北區運用互聯網技術建起了“群工平臺”——群眾可通過電腦和手機,在這個平臺上反映問題。
問題反映后,村或社區能解決的立即解決;村或社區不能解決的,交由鄉鎮或街道解決;鄉鎮或街道不能解決的,交由區里統籌解決。
“一般問題的處理不超過3個工作日,比較復雜的問題在7個工作日給予答復,最多不超過15個工作日?!便迦A平說。
在網格員指導下,李天亮將自家情況以及可不可以申請公租房等問題,通過“群工平臺”進行了反映。
沒想到才過了兩天,區房管部門就給李天亮打來了電話。
“因戶口在墊江和娘家父母在主城務工,我可以申請三室一廳的公租房!”李天亮眼里喜悅蕩漾。
2014年7月9日,太陽炙烤大地。
渝北區玉峰山鎮龍門村十組,望廬臺山松林里,村黨委書記曾科正帶領村民開挖蓄水池。
蓄水池旁,一股山泉汩汩流淌。
“通過‘群工平臺反映后,我們的喝水難題就這樣解決了。”張光華說。
社會化服務
木耳鎮白云村要修建水廠,需占用一戶村民的承包地。
“這戶村民要求的補償金額過高?!贝妩h支部書記吳興明上門做工作,未果。
吳興明便將“麻煩”告訴了邵磊——半年前,律師邵磊以志愿者身份當起了該村法律顧問。
邵磊眼睛一轉說:“實行一事一議?!?/p>
白云村召開群眾大會,群眾紛紛表示:“應支持水廠建設?!?/p>
這戶村民的面子掛不住了:“好嘛,我讓步?!?/p>
“白云村不少棘手事,都通過邵磊的點子解決了?!眳桥d明說。
農村地廣人多,單憑網格員和村、鎮干部,難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公共服務需求。
怎么辦?“發動志愿者?!庇灞眳^委、區政府決定。
于是,《渝北區志愿服務嘉許回饋辦法(試行)》出臺——志愿者可根據服務時間長短享受回饋服務;優秀志愿者可推薦參評市、區級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激勵之下,一大批人加入渝北區志愿者隊伍,成立了“幫扶協會”“文體協會”等群團組織,為村和社區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務。
2014年8月5日,志愿者張琳參加“助老助殘活動”,儲存了三個小時。
8月15日,她參加“稻草人計劃”,儲存了兩個小時。
…………
11月22日,張琳腿疾犯了,行走艱難。
“需要人幫我買一袋米。”張琳發布信息。
半小時,志愿者扛著一袋米來了。
“我支取半小時時間,獲得了特殊服務,真好?!睆埩照f。
志愿服務像錢一樣可以儲蓄,激發了“張琳們”進行志愿服務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