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提 要?演 文章探索了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從實驗教學、綜合實踐教學、實習基地教學及實踐教學監督評價四個方面分析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對于農業院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及畢業生就業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實踐指導意義。
?眼關鍵詞?演 實踐教學,實驗教學,實習基地教學
?眼作者簡介?演周路軍(1979-),男,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講師。(湖南長沙 410128)
?眼基金項目?演湖南農業大學教學改革基金項目。
經濟學理論教學已經從學科建設、體系構建、教學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個完備、開放、適合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特色、能夠不斷自我創新調整與完善的體系。經濟學教學更應注重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因此需要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然而由于多方面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及影響,絕大多數的高等院校經濟學教學以教室課堂與經濟理論為主,缺乏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且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分離較為嚴重。因此,如何加強經濟學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深化經濟學實踐教學綜合改革,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探索經濟學實踐教學的模式成為高等院校尤其農林經濟院校經濟學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根據社會發展對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遵循“厚基礎、寬專業、強能力、高素質和多模式”的指導思想,重視教育同科研和生產實踐的結合,使教育由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轉變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獲取知識與掌握技能的自主學習過程,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加強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增進學生的經濟事實調研能力、經濟數據分析能力和經濟數理思辨能力,培養創新人才,以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實現多學科交叉融合,達到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目的。
二、經濟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模式
湖南農業大學綜合運用高等教育理論,社會適應性基本理論,西方經濟學最新前沿,結合中國發展“三農”和農業類大學實際,以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創新能力、與時俱進能力、適應和超越時代發展要求的經濟學專業人才為目標,對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探索,將課程實驗教學、綜合實踐教學、實習基地教學和實踐教學監督與評價整合于一體,體現知識與技能結合,理論與實際結合,實用學科與人文教育學科相互滲透,構建了實踐教學體系架構圖(見圖1)。
實踐教學體系實施的舉措:
(一)課程實驗教學改革:
注重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經濟學沙盤實驗等實驗課程及實踐課程的設計,實施創新性能力培養實驗教學模塊,探討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創新,并大力增設綜合性、操作性實驗項目,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的成效。
經濟學沙盤實驗課程將學生分成若干個經濟主體有效的進行小實驗、案例分析和大型綜合沙盤演練。通過營造真實的經濟環境及角色扮演模擬宏觀和微觀經濟經營過程,學生能體會到現實生活中的政府、企業、消費者之間經濟行為及博弈分析行為,并能積極主動搜集和分析各經濟主體運行的數據,通過數據統計與計量分析驗證經濟理論和經濟模型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二)綜合實踐教學改革
綜合性實踐教學包括論文寫作、社會調查、創業實踐、企業經營策劃、畢業論文及創新項目等;校外建設見習實踐基地,組織經濟學專業學生定期進行參觀交流學習,讓學生在見習基地參觀前后學習到相關項目申報書的申請、研究問題的凝練、調查問卷的設計、調查過程的嚴謹、數據資料的整理、調查報告的寫作及論文的撰寫與發表等整套的過程。這樣為開拓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實踐科研能力,為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結合農業院校“三農”特色,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專業建設了5個穩定的校外見習基地:湖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銅官循環經濟工業基地,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湖南省長沙縣春華鎮人民政府和湖南亞華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
(三)實習基地教學改革
對于大四的經濟學專業學生,通過學院、畢業指導老師及自己確定單位的方式(學生實習的單位各樣,有省市縣單位機關、農業銀行,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企業,外貿公司,物流企業等單位),集中在每年的2月至4月份進行畢業實習,讓學生在實習工作單位上掌握經濟學及管理工作崗位的基本性質,原理及基本經濟學技能,讓學生在畢業之后更能準確自己的定位及發展前景,縮短了畢業生的社會工作環境適應期。
(四)實踐教學監督與評價體系改革
改革以往的實驗課考試方式,設計新的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監督與評價方案,注重考核動手操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綜合素質,探索全新的實驗與實踐環節考核細則辦法。
三、目前經濟學專業教學與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經濟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經濟學專業整個課程設置中公共課程所占比例很大,專業實驗課及專業實踐學時相對較少,專業特色難以突現;
(二)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匱乏。從湖南農業大學現有經濟學專業或者經濟學院的教師隊伍來看,任課教師的理論文化素質很高,但專業課的實驗與實踐操作技能卻難以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與要求,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落后。
(三)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效果監督及評價體系不完善。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由于缺少足夠的經費支持,又沒有完善的監督及考評體系,這就導致實踐教學可能因為課時、實驗室安排、實踐基地條件限制等問題中斷實踐教學,難以達到理想預期效果。
四、結論
本文從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各個方面,分析了強化實驗教學、實踐教學方法,建立持續有效的見習實習實踐教學合作基地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增強社會競爭能力。因此,建立多層級實驗及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高素質綜合性實用型人才,充分體現“以培養人才為中心”教育理念,符合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業院校人才的需求,對本科經濟學實踐教育體系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眼參考文獻?演
?眼1?演馬洪云,黃啟.經濟學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以中國地質大學?穴北京?雪為例?眼J?演.中國地質教育,2013,?穴4?雪.
?眼2?演樸銘實.地方院校經濟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討?眼J?演.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穴6?雪.
?眼3?演徐玖平,李小平,米德超.管理類本科專業實驗教學共享型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四川大學為例?眼J?演.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穴社會科學版?雪,2014,?穴2?雪.
?眼4?演沈宇丹,劉宇虹.基于能力建設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以山西財經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眼J?演.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穴4?雪.
?眼5?演陳紀平.本科經濟學專業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優化?眼J?演.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穴5?雪.
?眼責任編輯:程文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