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敏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行快速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培養檢測的價值比較
王艷敏
目的比較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培養檢測應用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9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 分別予以快速血清學檢驗(對照組)和微生物培養檢測(觀察組), 觀察比較兩種方法支原體的陽性率。結果檢驗后, 觀察組支原體的陽性率87.37%顯著高于對照組67.3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經快速血清學檢驗后發現:<1歲患兒陽性率均低于其他年齡段患兒。結論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培養檢測能在早期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予以診斷, 微生物培養具有較高檢測價值, 可使診斷的準確率提高, 且<1歲患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幾率比其他年齡段低。
微生物培養檢測;快速血清學檢驗;肺炎支原體感染
支原體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其以共生菌的形式在人體口腔與呼吸道內定植, 且可播散于全身各個部位;肺炎支原體(MP)為一種介于病毒和細菌間的病原體, 有研究證實其感染患病的年齡出現下調趨勢, 且多見于嬰幼兒與學齡前兒童[1]。為探討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培養檢測應用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價值,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9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 分別予以快速血清學檢驗(對照組)和微生物培養檢測(觀察組)。其中男48例, 女47例, 年齡5個月~12歲, 平均年齡(4.18±0.80)歲,病程6 d~2個月, 平均病程(16.32±2.50)d。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行快速血清學檢驗:患兒入院以后于次日清晨空腹, 抽2 ml靜脈血, 待血清常規分離后, 行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抗體MP-IgM予以檢驗, 具體操作嚴格遵照說明書, 有2根紅線出現表示陽性, 且陽性標準MP-IgM>1∶160, 陰性患兒1周后復查。觀察組行微生物培養檢測:用消毒后的棉拭子在患兒口腔、咽喉處進行反復捻轉, 將棉拭子放在融化以后復溫肺炎支原體培養基中, 擠壓瓶壁, 盡量將其中液體擠出, 將瓶蓋蓋好, 置37℃培養箱中培養24 h, 并對培養基的顏色變化情況予以觀察, 若其由紅變淡黃色則表示陽性, 若顏色不變或者透明則表示陰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支原體的陽性率和經快速血清學檢驗后患兒年齡與陽性率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支原體的陽性率比較 經檢驗, 觀察組支原體陽性83例, 陽性率為87.37%, 對照組支原體陽性64例, 陽性率為67.37%, 由此可知觀察組支原體的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年齡段快速血清學檢驗情況 經檢驗, <1歲患兒陽性率均比其他年齡段低。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快速血清學檢驗情況(n, %)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為兒科常見病, 其以咳嗽、發熱等為主要臨床癥狀, 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感染和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有關, 哮喘者感染肺炎支原體幾率高于非哮喘者, 因此一旦確診為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 應常規進行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2]。為探討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培養檢測應用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價值, 本研究針對收治的95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臨床資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通過分析兩組支原體的陽性率情況, 結果顯示:檢驗后觀察組支原體的陽性率87.3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37%, 表明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培養檢測能在早期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予以診斷, 且微生物培養具有較高檢測價值, 有利于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可能與微生物培養檢測為人工合成液體類培養基, 其組成材料為依照肺炎支原體的繁殖所需營養而配置, 具有較強特異性有關[3]。微生物培養檢測原理為通過對生長因子的檢測達到對培養基內的病原型微生物分解生長的促進作用, 且其可借助快速繁殖肺炎支原體對葡萄糖酸產生分解作用, 促使氫離子生成, 從而使培養基的pH值下降, 能通過顏色變化對肺炎支原體生長進行判斷,其與快速血清學檢驗相比具有較強敏感性, 可使支原體的陽性檢出率提高, 進而能夠提高診斷的準確性[4]。
同時, 通過分析不同年齡段快速血清學檢驗情況, 結果顯示:檢驗后<1歲患兒陽性率均比其他年齡段低, 表明<1歲患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幾率比其他年齡段低。可能因為<1歲患兒免疫組織的器官功能未發育完全, 初次感染后無癥狀,且特異性的抗體效價較低, 對抗體檢出率有影響, 從而使陽性率降低[5]。本研究因受外部環境、樣本例數等制約, 關于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培養檢測應用于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價值有待進一步觀察與研究。
綜上所述, 快速血清學檢驗和微生物培養檢測均能在早期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予以診斷, 微生物培養具有較高檢測價值, 可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值得推廣, 且<1歲患兒感染幾率比其他年齡段低。
[1]孔衛乾, 王金華, 崔偉倫, 等.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嬰幼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療效.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2, 27(4):299-300.
[2]胡建國, 謝于鵬.肺炎支原體感染與咳嗽變異性哮喘發病關系的臨床探討.國際呼吸雜志, 2012, 32(21):1605-1606.
[3]林燕.不同種類微生物血培養陽性報警時間的臨床分析.吉林醫學, 2015, 36(9):1787.
[4]梁世業. Autobact全自動微生物分離培養儀在痰培養中的應用.臨床軍醫雜志, 2013, 41(11):1155-1157.
[5]陳詠麗, 嚴曉娟.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肺外消化系統損害及其相關因素分析.重慶醫學, 2014, 43(7):863-8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17
2015-05-12]
462500 河南省舞鋼市職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