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腹膜后入路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的研究
陳磊
目的觀察并分析腹膜后入路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100例腎上腺腫瘤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給予對照組經腹腔入路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 給予實驗組患者經腹膜后入路腎上腺腫瘤切除術,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入路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與經腹膜后入路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均具有較好的效果。
腹膜后入路;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研究
腹膜后間隙是非自然腔間隙, 解剖標志未明確, 操作空間比較小, 在腹膜后間隙內進行腹腔鏡手術的難度較大[1]。臨床上, 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主要入路方式為經腹膜后入路以及腹腔入路。現將100例腎上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腹膜后入路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接收治療的100例腎上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實驗組男25例, 女25例, 年齡28~73歲, 平均年齡(57.39±8.48)歲;腫瘤直徑2.34~5.64 cm, 平均直徑(3.45±0.72)cm。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 女25例, 年齡28~74歲, 平均年齡(57.36±8.49)歲;腫瘤直徑2.34~5.64 cm, 平均直徑(3.43±0.75)cm。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經腹腔入路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進行治療, 3點法將Trocar置入, 從結腸脾(肝)曲開始手術, 在升(降)結腸旁溝用超聲刀或者電凝鉤將側腹膜切開, 將外側部分脾(肝)結腸韌帶離斷, 在腎上極內上方找尋瘤體或者腎上腺, 沿著周邊將周圍疏松組織進行鈍性分離,在腎靜脈上方或者下腔靜脈外側找腎上腺中央靜脈, 給予雙重結扎并將其剪斷, 將瘤體或者腎上腺提起來, 將瘤體或者腎上腺完全游離, 取標本, 對手術視野進行檢查, 將氣腹壓力降低, 止血, 經此切口留置硅膠引流管。
給予實驗組患者經腹膜后入路腎上腺腫瘤切除術進行治療。給予患者全身麻醉, 患者的體位為健側臥位, 3點法將Trocar置入, 第1點在十二肋緣下2 cm以及腋后線上;第2點在十二肋緣下2 cm以及肋前線上;第3點在髂嵴上方2 cm以及腋中線上。沿著腰大肌將前方進行分離, 將腎周筋膜向前方推移, 向上游離到膈肌, 向下游離直到腎下級。與膈肌前面將腎周筋膜切開, 于腎臟上方找到瘤體或者腎上腺。沿著周邊對周圍疏松組織進行鈍性分離, 在腎靜脈上方或者下腔靜脈外側找腎上腺中央靜脈, 給予雙重結扎并將其剪斷,將瘤體或者腎上腺提起來, 將瘤體或者腎上腺完全游離, 取標本, 對手術視野進行檢查, 將氣腹壓力降低, 止血, 留置硅膠引流管。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住院時間以及手術中的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實驗組 50 120.59±41.14a 62.15±38.46b 6.12±1.44b對照組 50 95.62±31.25 62.16±38.49 6.15±1.42
隨著腹腔鏡的發展, 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中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在腎上腺外科領域中, 腹腔鏡手術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其基本可以代替常規的開放手術。腹腔鏡手術被認為是腎上腺良性腫瘤治療的金標準[2]。臨床上, 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入路方式為經腹腔入路以及經腹膜后入路, 臨床上對這兩種手術的治療效果仍然存在爭議。為探究這兩種手術方法的臨床價值, 觀察對比兩種治療方法下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恢復情況, 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
經腹腔入路是最早的入路方式, 該種入路方法穿刺點的選擇較多, 具有手術視野大、操作空間廣、解剖標志清楚的優勢, 可較快的找到腫瘤以及腎上腺, 暴露下腔靜脈、腎血管以及臟器, 可有效的避免損傷。且該種方法有利于對雙側病變進行處理, 對腎蒂前方或者下腔靜脈的腫瘤進行切除[3]。而腹膜后入路被認為解剖層次不清晰、操作空間窄。但是,隨著泌尿外科醫生對腹膜后解剖結構以及標志的熟悉、掌握,該種入路方法直接入路, 比較容易對腎背側的病變進行處理,手術過程中僅僅只需要對胰尾、腎上極、腎上腺本身進行牽拉, 無需對多數器官進行牽拉, 減少了對肝膽等重要器官的干擾, 也減少了手術對器官功能造成的影響, 減少了內臟損傷以及器官粘連的幾率, 降低了腸道并發癥的發生幾率。由于外傷、手術史、感染等病史導致的粘連嚴重, 腹腔鏡的使用受到限制, 但是腹膜后入路這種手術方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局限性。
綜上所述, 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方式, 腹腔入路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與經腹膜后入路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均具有較好的效果。
[1]高敬峰, 朱江寧, 侯平英, 等.腹膜后入路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特點探討.寧夏醫學雜志, 2012, 34(12):1246-1248.
[2]王雷. 36例腹膜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手術.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2012, 6(3):182-184.
[3]胡明, 徐勛, 張湛英, 等.后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89例療效分析.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 2013, 7(3):215-2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067
2015-07-01]
123000 阜新礦業集團總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