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華
臨床護理路徑用于重度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效果觀察
楊慧華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重度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120例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予以臨床護理路徑干預, 可幫助更多患者掌握相關知識, 縮短住院時間,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重度支氣管哮喘;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一種常見疾病, 發病時患者多會有呼吸困難、氣喘等癥狀, 且經常會反復發作, 對患者健康危害極大, 重度支氣管哮喘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1]。該病目前還沒有徹底治愈的方法, 只能通過有效措施對病情加以控制, 給患者身心帶來了雙重折磨。本院采取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取得顯著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120例, 均表現有不同程度的胸悶、氣喘、呼吸困難, 經檢查全部確診。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60例。觀察組男34例, 女26例, 年齡(37.6±18.4)歲, 病程1~5年;對照組男32例, 女28例,年齡(38.5±17.9)歲, 病程1~6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按照一般標準和正常流程接待患者入院, 盡快熟悉醫院環境;采取常規的護理模式, 做好用藥、巡視、衛生、知識宣傳等工作, 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
觀察組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模式, 具體包括:①由護士長、護師及護士組成臨床護理路徑小組, 系統地學習與支氣管哮喘有關的治療方法、護理干預措施以及治療期間的禁忌事項;根據患者病情及常有的心理特點, 編制臨床護理路徑表, 制定出合理可行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②接待患者入院后,為其安排病房, 然后嚴格依據臨床護理路徑表予以護理干預,護士多與患者溝通, 從中了解患者其他信息;每天都要簽名填表, 在需要執行的內容前面打勾, 晚上由護士長巡視檢查,若發現沒有按照路徑實施, 則組織所有人員分析其中原因,并商討解決方法;③臨床護理路徑表:入院當天, 通過觀察神志、臉色和其他生命體征對患者做出初步評估, 然后對其氣喘、咳嗽、呼吸、咳痰情況進行專業評估, 詢問患者這些癥狀發生的原因及持續時間;對其進行心電圖監護, 密切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變化, 迅速建立起靜脈通道;嚴格按照醫囑帶領患者完成抽血、肺功能、胸片等檢查工作;調整患者飲食結構, 每天多飲水, 禁食海鮮、蝦蟹等;每天保證有良好的休息環境和足夠的睡眠時間;主管護士應保證監護儀、吸痰儀等設備準備齊全, 耐心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和住院須知;針對皮膚護理、口腔護理等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用藥后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癥狀是否減輕;做好應對并發癥的防范工作, 制定急救措施;定時幫患者翻身, 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呼吸;病房溫濕度要適宜, 且盡量不要擺放花草, 以免對患者形成刺激;同時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 宣傳相關知識。第2天, 檢查、評估、飲食等方面按照前1 d標準進行, 在護理上繼續加強基礎護理, 予以心理指導;第3~15天, 指導患者適當運動, 當患者對疾病有了足夠了解后, 盡量讓其學會自我護理。最后是出院指導, 叮囑患者進行家庭氧療, 并指導其按時服藥, 定期到醫院復診。
1.3 觀察指標[2]對比兩組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通過對患者制定滿意度調查表, 由患者個人進行有效填寫, 統計問卷分數, 將滿意度設置3個標準檔次, 滿意:80~100分, 一般:60~79分, 不滿意:<60分。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觀察組對疾病的認識、護理措施掌握情況以及針對哮喘的處理方法方面均要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比較(n)
2.2 兩組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3.7±2.6)d, 60例患者中滿意57例, 一般2例, 不滿意1例,滿意率為98.3%;對照組住院時間為(24.5±4.4)d, 60例患者中44例滿意, 9例一般, 7例不滿意, 滿意率為88.3%。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護理干預在臨床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 直接影響著患者的依從性和治療效果, 應予以高度重視。隨著醫學水平提升,人性化管理觀念開始融入醫院管理中。常規護理比較被動,護士多是根據醫院要求和醫囑予以護理, 且具有隨意性, 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忽視了患者感受, 以至于患者對疾病知識不了解, 易產生焦慮、恐懼、煩躁等心理, 不能積極配合治療,還有可能引發醫療糾紛[3]。臨床護理路徑則是針對某一疾病, 以患者為中心建立起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和流程的護理模式, 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規范醫療行為, 具體包括評估、檢查、護理、飲食、健康宣教、康復訓練等。該護理模式對護士有著較高要求, 必須調動起自身主動性, 變被動護理為主動服務, 不斷學習專業知識, 提高綜合素質[4],從而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縮短住院時間。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 臨床護理路徑小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 對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予以臨床護理路徑干預, 可幫助更多患者掌握相關知識, 縮短住院時間,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1] 劉暢.臨床護理路徑在重度支氣管哮喘治療中應用.中國實用醫藥, 2014, 9(27):222-223.
[2] 姚文梅. 臨床護理路徑用于重度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效果. 基層醫學論壇, 2012, 16(18):2356-2357.
[3] 黃間娣, 林映紅.重度支氣管哮喘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12(13):335-336.
[4]張鳳霞.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3(19):315-31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68
2015-05-12]
4630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