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改輝
早期護理干預促進顱腦外傷患者肌肉廢用性萎縮恢復的效果分析
包改輝
目的分析早期護理干預促進顱腦外傷患者肌肉廢用性萎縮恢復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84例顱腦外傷患者臨床資料, 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2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予以早期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肌力恢復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研究組肌力恢復總有效率80.95%高于對照組的52.38%, 且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顱腦外傷患者, 可有效促進肌肉廢用性萎縮恢復, 并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早期護理干預;顱腦外傷;肌肉廢用性萎縮;恢復
因外傷性顱腦損傷傷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不但影響患者生命安全, 而且很大程度上增加其致殘率與死亡率[1]。因此,對顱腦損傷患者于早期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對肌肉廢用性萎縮的恢復及致殘率的降低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84例顱腦外傷患者予以不同護理干預的效果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顱腦外傷患者臨床資料, 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58例, 高空墜落傷12例, 硬物擊傷8例, 其他6例。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42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6:16, 年齡38~67歲, 平均年齡(51.62±5.24)歲;研究組男女比例28:14, 年齡38~68歲, 平均年齡(52.36±5.1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術后康復護理措施,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早期對患者開展護理干預, 具體措施:①制定護理計劃:護理人員需提前和患者及其家屬溝通, 向其詳細講解長期臥床極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 讓其意識到康復鍛煉的必要性, 同時糾正其對疾病認識上的錯誤, 并指導正確的康復方法。②康復要領與基本方案的指導:通過及時翻身、步行及拍背等訓練, 為整體功能康復提供條件。護理人員將前臂、手、下肢、小腿以及足部等各個部位的被動活動,具體操作方法:指導給患者與家屬, 耐心講解每一個動作的重點, 示范后由家屬操作;上述各部位運動均連續(xù)做10次, 同時結合適當?shù)募∪獍茨Α"郾O(jiān)督實施:規(guī)定肢體活動的確切時間, 并于活動時間段內巡視病房, 檢查患者執(zhí)行情況, 并糾正錯誤動作。
1.3 觀察指標 評估并詳細記錄兩組肢體肌力恢復情況,共分為肌力升高Ⅱ級、肌力升高≥Ⅲ級、肌力無改變三種情況, 肌力恢復總有效率=(肌力升高Ⅱ級數(shù)+肌力升高≥Ⅲ級數(shù))/總例數(shù)×100%。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2]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生存質量情況, 共分為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物質功能四個維度, 分值均介于35~90分, 提示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質量改善越顯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肌力恢復情況對比 研究組肌力恢復總有效率為80.9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2.38%,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肌力恢復情況對比[n(%)]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物質功能 社會功能研究組 42 76.85±7.11a 77.98±6.88a 78.95±7.14a 78.47±7.23a對照組 42 62.23±6.74 61.95±6.88 63.85±6.74 62.95±6.78
顱腦外傷所導致的肢體障礙屬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并發(fā)癥, 顱腦外傷患者前3個月為肌肉廢用性萎縮恢復的關鍵時期, 故早期予以顱腦外傷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肌力恢復總有效率80.95%比對照組52.38%高, 提示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顱腦外傷患者, 可有效促進肌肉廢用性萎縮恢復。分析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通過選擇安全、簡便且有效的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屬指導康復要領和基本方法, 讓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患者及其家屬均可熟練掌握干預的主要內容。在實施干預指導過程中, 采用邊講解邊示范操作的形式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并于肢體運動規(guī)定的時間段內進行病房巡視以糾正其錯誤動作[4]。同時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受到來自于其他人更多的照顧、關心及支持, 從而增加其肢體控制感與自尊心, 并增強心理康復的信心[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 提示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顱腦外傷患者的臨床有效性、可行性。
綜上所述, 顱腦外傷患者于早期實施科學、有效護理干預措施, 不僅能夠促進肌肉廢用性萎縮快速恢復, 而且有效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郭小青, 姚芳, 殷黑蘭, 等. 48例顱腦外傷的急救措施與優(yōu)質護理效果評價.吉林醫(yī)學, 2015, 36(1):188-189.
[2]孫建琴, 王欣玲, 羅霞.護理干預對輕中型顱腦外傷患者睡眠質量和綜合功能的影響.河北醫(yī)藥, 2015, 37(4):631-633.
[3]周染云, 孫靜, 王國權, 等.顱腦外傷患者住院期間康復護理的研究進展.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4, 31(5):41-42, 45.
[4]范燕娜, 王冬梅, 石衛(wèi)青, 等.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護理與康復, 2012, 11(2):132-134.
[5]李文娟, 馮奇, 王瑩瑩.心理護理對改善顱腦外傷術后恢復期患者負性心理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8):75-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88
2015-06-12]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