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歆
孕期綜合保健指導對母兒的影響研究
黃歆
目的研究孕期綜合保健指導對母兒的影響。方法280例進行孕期保健的產婦,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140例。試驗組給予孕期綜合保健指導,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比較兩組新生兒并發癥、分娩方式及母乳喂養情況。結果試驗組自然分娩例數、母乳喂養例數均高于對照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例數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期綜合保健指導能減少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自然分娩率,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孕期綜合保健指導;母兒;護理;新生兒并發癥
調查顯示, 我國難產率、剖宮產率逐年上升, 母乳喂養率逐漸下降, 新生兒并發癥增多[1]。應予以重視, 未病先防,婦產科的護理模式勢必要隨著現代護理學發展的趨勢做出新的調整。不再是單純地治療疾病, 而是向預防疾病和保健上做出新的調整, 加強孕期保健的普及。孕產期保健是始于受孕后, 貫穿整個孕期的一系列保健措施和母兒健康監測, 包括產前、產時保健兩部分[2]。產前保健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對孕婦進行健康指導, 及早發現異常情況和高危因素并進行必要的干預, 把妊娠相關風險降到最低, 從而保障孕婦及胎兒的健康[3]。為此對來本院進行孕檢的孕婦給予孕期綜合保健指導, 降低了產婦難產率, 提高了產婦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養率, 減少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進行孕期保健的孕產婦280例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20~39歲, 平均年齡(27.4±3.2)歲。完善病史采集, 月經史、生育史、婚育史、既往健康狀況, 排除干擾因素。最終選擇初產婦216例,經產婦64例。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 每組140例。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產次、身體狀況、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產婦日常常規護理, 主要包含日常護理、飲食保健、心理咨詢等內容。具體內容為:①日常護理:告知孕婦適應自然規律, 生活規律, “法于陰陽, 和于術數”。首先保證充足的睡眠(8~9 h/d)和適當的休息;適當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 但不可過度運動, 注意體重持續穩定的增長,避免增重過快;告知孕婦遠離有胚胎毒性或致畸危險的化學物質或具有放射性的物質, 日常生活用品如打印機、微波爐、放射檢查等;妊娠早期屬于孕期中比較特殊的過程, 應當限制手機等輻射品的使用, 并且避免與動物過度接觸;保持居住環境的干凈通風、家人戒煙、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穿著舒適寬松的服飾等。②飲食保健:孕婦的營養需求量較平時有所增加, 更應加強孕期的營養指導, 告知孕婦要均衡營養, 清淡營養飲食。加強對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水溶性及脂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攝取, 少吃鹽和酸性食物, 防止水腫與過度腹部脹氣[4]。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戒煙戒酒, 避免熱毒內生, 影響胎兒健康。如其他不適, 應遵照醫生指示服用藥物。③心理咨詢:孕期是相對特殊的時段, 孕婦可能會出現各種情緒心理問題。比如煩躁易怒、抑郁、淡漠、依賴、暴躁、焦急、緊張等, 應及時予以心理咨詢、疏導, 告知孕婦負面情緒對于母兒的影響, 囑其放松心情, 保持情緒穩定, 并且予以相應的分娩過程及生產知識的講究, 使其正確認識母兒生理情況, 避免緊張情緒,配合適當音樂療法及運動療法, 幫助孕婦建立信心。
1.2.2 試驗組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孕期綜合保健指導, 包含妊娠期間的生理變化, 胎兒的生長發育, 觀看分娩過程的視頻, 不同分娩方式的選擇, 保健操的講解和常見癥狀的處理等內容。具體內容為:舉辦講座, 由經驗豐富的老師進行授課講解, 以視頻、PPT、圖書等形式, 向孕婦進行保健指導。內容包含:①孕婦的生理病理變化、胎兒的發育、孕期的營養需求、孕期衛生指導。②分娩先兆、產程以及心理準備、新生兒適宜的家庭環境和物資。③學習分娩知識、觀看分娩視頻、正確認識分娩、建立信心、消除恐懼。④學習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利和弊等, 根據孕婦身體情況, 幫助孕婦選擇適合的分娩方式。⑤學習新生兒生長發育、母乳喂養知識及嬰兒模仿能力等內容。⑥了解孕期常見癥狀及處理例如嘔吐、瘙癢等, 正確選擇用藥, 及時就診。⑦配合孕期保健操, 按摩導引, 加強身體素質, 降低分娩風險。
1.3 觀察指標 ①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和剖宮產。②喂養方式: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③新生兒并發癥:新生兒窒息、低出生體重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和產后母乳喂養方式比較 試驗組自然分娩例數、母乳喂養例數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母乳喂養方式比較(n)
2.2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中, 試驗組新生兒窒息2例, 胎兒宮內生長遲緩2 例, 合計4例;對照組新生兒窒息6例, 胎兒宮內生長遲緩6例, 合計12例。試驗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例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從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對比可得出, 實施孕期綜合保健較日常護理對于幫助母兒的健康更有幫助。首先實施孕期綜合保健可以幫助孕婦建立信心, 正確認識分娩, 了解妊娠和分娩過程, 了解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利弊, 從而能根據自身情況, 選擇適合自己的分娩方式。表1結果顯示, 試驗組孕婦自然分娩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 剖宮產率降低,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孕期綜合保健的實施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 更有利于母兒的健康。孕期綜合保健指導,告知孕婦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增加孕婦對于小兒喂養方式的了解及信心, 從而提高了產婦的母乳喂養率, 利于產婦身體恢復及新生兒的身體健康, 增強體抗力。試驗組的產婦母乳喂養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說明孕期綜合保健指導能幫助產婦正確認識新生兒喂養方式, 提高母乳喂養率。孕期綜合保健還包含胎兒生長發育知識的普及, 告知產婦胎兒的生長、活動規律、胎動情況, 并且配合相應的預防措施, 導引按摩保健操等。定時檢查, 能夠在胎兒生長發育出現異常時及早處理, 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 對于新生兒健康有很大幫助。減少新生兒窒息、低出生體重兒等的發生。表2結果顯示, 試驗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例數小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孕期綜合保健指導包括日常護理、健康均衡營養、清單飲食、合理作息、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配合導引、按摩、保健操等, 促進血液循環, 增強孕婦身體免疫力,配合心理咨詢, 使孕婦放松心情, 處于一種良好的狀態, 對于母兒的健康都有極大幫助。另一方面, 配合講座、影像資料,講授孕婦孕期生理變化、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分娩方式的選擇, 喂養方式的利弊學習, 孕期常見癥狀的處理預防及用藥原則的學習, 使孕婦從身體到心理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以正確的態度待產, 較于常規護理來說, 對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兒并發癥都有很大的幫助。因此, 孕期綜合保健應在臨床上予以重視, 并加以推廣。
[1] 鄭連娣, 高愛珍, 張雪群, 等.孕期健康教育聯合胎心監護對剖宮產相關因素分析.中國醫藥導報, 2012, 9(33):148-149.
[2] Nuraini E, Parker E. Improving knowledge of antenatal care (ANC) among pregnant women:a field trial in central Java, Indonesia. Asia Pac J Public Health, 2005, 17(1):3-8.
[3] Hays R, Mcermott R.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infection and antenatal care. Med J Aust, 2015, 203(1):18-19.
[4] 劉燕玲. 孕期綜合營養干預790例效果觀察. 廣州:社區醫學雜志 , 2011: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209
2015-05-04]
114001 遼寧省鞍山市鐵東區婦幼保健院婦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