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爽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以及金融體制改革的加快,商業銀行開始將關注點轉移到中間業務上而不再是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傳統借貸,金融理財業務正是中間業務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隨著國際化的趨勢,外匯理財業務逐漸成為了國內商業銀行的一個重要增長點,而相應的風險控制機制對業務自身的安全以及整個銀行的資金安全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該文主要對農業銀行外匯理財業務的理論基礎進行了分析,并介紹了農業銀行外匯理財業務所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對外匯理財業務的發展及其風險防范提出相應處理措施,推動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完善。
在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下,銀行外匯理財業務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商業銀行的盈利,還會影響到銀行的經營模式以及綜合競爭力等,這對農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在新形勢下,推動外匯理財業務的發展是農業銀行實現國際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農業銀行要想實現業務轉型,外匯理財業務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外匯理財業務的穩健發展還可以是規模的擴張得到有效的緩解,這對農業銀行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現狀,從理論上對外匯理財業務進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外匯理財所面臨的風險,進而對農業銀行的外匯理財業務的發展以及風險的防范提出了幾點建議。
1 外匯理財業務發展的理論基礎
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人們對貨幣的需求主要來自于以下動機,首先是人們進行相關交易活動的動機,其次是指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而持有貨幣的一種預防動機,最后是人們為了能夠從購買有價證券獲得利益的一種投機動機。這三種對貨幣需求的動機產生了居民對理財的三個不同層次。首先是由交易動機所產生的為應付日常開支而形成的資金管理層,其次是由預防動機產生的為預防不確定性而形成的資金儲蓄層,最后就是由投機動機而產生的人們購買股票債券的投資層。這三個不同層次的需求構成了理財業務的一個理論基礎。
生命周期假說。人們的消費意愿是與家庭收入、年齡結構、利率水平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而一般一個人一生是與家庭息息相關的,主要分為家庭的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四個階段,消費者的收入、觀念等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變化的,也就是說在各個階段具有不同的收入支出安排,來使整個生命周期達到效益最大化。這個理論對研究消費者的風險收益偏好以及理財是非常重要的。
馬科維茨投資組合理論和夏普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理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獲取盡可能大的收益,而每一種理財工具都是收益與風險并存的,這就要對投資組合進行分析,來將資金以不同的比例進行投資分配,最終達到一個最有利的投資組合。從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進行分析,投資者需要以高風險來換取高收益,以低風險來獲得基礎有保障的收益,這對外匯理財產品的設計是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的。
2 農業銀行外匯理財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外匯理財產品缺乏產品定價和避險的核心技術。農業銀行的外匯理財業務開展的時間還比較短,還處于探索階段,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問題。農業銀行還沒有一個形成一個獨立開發金融衍生生產品的模式,因此以借道外資金融機構的做法來進行分銷賺取差價,這使得農業銀行很難掌握金融產品的核心技術,這也就導致其沒有對產品的一個定價權,從而不能夠積極主動的對風險進行控制。
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缺少自主創新。在長期的分業經營、利率管制下,農業銀行很多是在對國外銀行的產品進行引進,而不是將產品本土化,進行主動創新產品的開發,這就使農業銀行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產品,這樣不僅不利于銀行競爭力的提高,更不利于產品創新的發展。這樣的現象會使得金融業務平臺的重復性建設,各個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趨同,從而只能獲取越來越少的邊際效益。
外匯理財業務定位不明確,缺少業務統一管理機制。在農業銀行進行經營轉型以及進行業務調整的階段,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77期2014年第45期-----轉載須注名來源沒有對外匯理財業務形成一個清晰的定位,僅僅將其視為穩定客戶、吸收存款的一種輔助措施,這樣對外匯理財業務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管理機制。沒有統一的管理機制,對理財產品的研發、銷售和管理都沒有明確的分工,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也不夠順暢,因此對理財業務的管理效率也比較低下。
風險防控能力不夠強。第一,風險管理意識不足。在農業銀行的發展中,還存在著對風險管理的作用認識不足的現象,因此很難形成一個全程的風險管理意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銀行對風險的抵抗能力下降。第二,規章制度的建設不能滿足需求。隨著金融業務的發展,理財產品也實現了一定的革新,而規章制度的建設卻沒有跟上步伐,這就使得規章制度滯后,部門滿足管理上的需求。第三,風險管理體系有待完善。目前,農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一般只限于對信用風險的管理,而對市場以及操作風險明顯存在著認識不夠、管理不足的現象,因此需要對風險管理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完善。第四,缺乏先進的風險管理工具,管理能力不足。
3 農業銀行外匯理財業務發展的措施建議
要進一步完善業務體系。農業銀行要想使得外匯理財業務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就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業務體系,并將這種業務構建成一個核心的利潤收益中心。首先要對業務的組織架構、制度體系以及業務流程進行規范化、合理化。同時還要加強對人、財、物的管理。要從多方面來對人員進行考察,選拔優秀的人才來做好業務安排。還要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明確前中后臺的職責分工,來進行風險的控制,并提高業務水平。同時要將信息化作為業務體系建立的一個重要基礎。
加強產品創新。農業銀行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就不能僅僅引進國外銀行的現成經驗,還要對外匯理財產品進行不斷的開發、設計,最終開發出符合中國消費者以及市場需求的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只有實現了自主研發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競爭力,形成一個健全的體系,推動外匯理財業務的發展。
加強隊伍建設。為了提高外匯理財業務的服務水平就要加強外匯理財隊伍的建設,要使外匯理財人員對理財產品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具有高素質的綜合水平,并且能夠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從而提高顧客滿意度以及信任度。要對理財人員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并對其進行一定的激勵,激發其工作潛能。
4 農業銀行外匯理財業務風險防范的措施建議
在宏觀上對外匯理財業務風險防范的建議。首先要合理運用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來加強對金融的監管。加強對理財產品的定位、功能以及投資方式等的具體規定,出臺相關法規來實現適度的監管。外匯理財市場還需要進行有效的自我約束,從而實現有效的行業自律。
在微觀上對農業銀行外匯理財業務風險防范的建議。首先要制定一個嚴格的操作流程,使得操作風險得到制約。并且要采用科技的受到對員工的思想行為進行有效排查,從源頭上防止操作風險的產生。對于突發事件,要形成一個應急處理的方案。其次,要通過對客戶的準入以及信用的管理來加強風險管理。通過事前的控制來加強信用風險管理。最后,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風險管理系統,并且采用多種手段來對風險進行評估。
在金融市場不斷發展的趨勢下,外匯理財業務已經成為農業銀行的一個重要業務點,因此,農業銀行要對其面臨的現狀進行分析,了解外匯理財業務所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同時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將其風險降到最小。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