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輝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突飛猛進,快遞企業的管理問題也日益突出。文章在分析快遞企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剖析了快遞企業倉儲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對快遞企業倉儲管理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快遞;倉儲管理;策略
一、倉儲管理概述
(1)倉儲管理的概念。所謂倉儲管理,也叫倉庫管理,是指對倉庫和倉庫中儲存的物資進行管理。倉儲首先是一項物流活動。倉儲不是生產、不是交易,而是為生產與交易服務的物流活動中的一項,應該與其它物流活動相聯系、相配合。這一點與過去的“倉庫管理”是有重大區別的。其基本功能包括物品的進出、庫存、配送,也是傳統倉儲的基本功能。快遞企業的倉儲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派單之前的倉儲和接單之后的倉儲。派單前的倉儲就是指快遞公司在接到全國各地來的郵件、包裹之后,網點先將所有的貨物的條碼掃描,將貨物的信息錄入聯網的電腦當中,再將所有的包裹按區分類,分給每個區的派單員,再讓派單員派單的倉儲過程。而接單后的倉儲就是指各個區地收件員收件之后將所有包裹累積在一起運輸至站點,將貨物的條碼信息錄入聯網的電腦當中,然后等到一定的量之后再將發貨的信息輸入聯網的計算機,隨后再用專車運輸至各分揀中心的倉儲過程。(2) 倉管原則。1)面向通道進行保管。2)盡可能地向高處碼放,提高保管效率。3)根據出庫頻率選定位置。4)同一品種在同一地方保管。5)根據物品重量安排保管的位置。6)依據形狀安排保管方法。7)依據先進先出的原則。(3)倉管意義。產品在倉儲中的組合、妥善配載和流通包裝、成組等活動可提高裝卸效率,充分利用運輸工具,從而降低運輸成本的支出;合理和準確的倉儲活動可以減少商品的換裝、流動,減少作業次數,提高工作效率;采取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倉儲作業,有利于降低倉儲作業成本;優良的倉儲管理,能對商品實施有效的保管和養護,并進行準確的數量控制,從而大大減少倉儲的風險。
二、快遞企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13年我國快遞日均業務量突破3000萬件,高峰期超6500萬件。全年快遞業務量將達到92億件左右,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我國的快遞業起步于1979年,可以劃分為兩大市場板塊,即國內快遞和國際快遞。國內從事快遞業務的經營者除了中國郵政等少數大的國營快遞公司外,還有眾多的民營快遞公司,如德邦物流、順豐速運等;2006年底,我國快遞市場對外資全面放開,為搶占中國巨大的快遞市場,國際的快遞公司如UPS、聯邦快遞等紛紛進駐中國,從而形成了國營、民營、外資三大市場主體。“在2014年中國快遞服務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排名。詳見下列圖表:
2014年快遞服務行業上榜品牌C-BPI得分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快遞企業正處在飛速發展時期,由于市場競爭劇烈,各快遞企業十分重視品牌的建設。但是,通過調研,筆者亦發現,伴隨著快遞企業的快速發展,其管理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三、快遞企業倉儲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1)大部分倉庫設備陳舊,物流技術落后。我國快遞倉儲物流企業大多數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還很低,設備陳舊落后,不少仍處于人工作業為主的原始狀態,人拾肩扛,工作效率低;貨物進出不暢,在庫滯留時間過長;或保管不善而破損、霉變,損失嚴重,加大了物流成本。(2)快遞倉儲面積有限,應對市場需求柔性不足。在網絡購物爆發性增長、柴油以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面前,以“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為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在經過連續多年的價格戰之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3)快遞倉儲管理制度不全,管理不規范。部分快遞公司未健全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流于形式,不能進行規范化管理,由此而出現諸多問題。(4)倉儲管理人才缺乏。大都認為倉儲運作只是純粹的搬運與儲存操作,對技術要求不是很高,對用人的選擇也無所謂的要求,這往往忽視了倉儲這塊對人才的重要性。目前快遞倉儲人員普遍存在市場觀念淡薄、專業知識缺乏、執行能力差、效率低、文化素質較低的問題。
四、快遞企業倉儲管理策略
(1)加強技術改造,大力推動信息化網絡化。1)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來確定倉儲設施改造與建設,做好倉儲自動化、機械化、智能化的改造,提高倉儲管理的效率和倉儲資源有效利用。2)建設功能強大的完善的倉儲管理系統,做好倉儲管理網絡化、信息化的技術改造。(2)推動管理創新,應對快遞爆倉現象。管理創新是指企業把新的管理要素或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創新,是現代企業進步的原動力,是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實現持續成長的決定性因素。對于快遞企業的爆倉現象,快遞企業可以通過管理創新,探討積極應對之策。如順豐速運提供“分倉備貨”服務,讓淘寶購物體驗與京東相同,即提前備貨到發貨地,實現訂單未下,寶貝已先行的智能化操作。此外,快遞公司可在旺季推出一些應急措施,畢竟爆倉只是短期現象,不會持續很長時間。(3)建立健全倉儲管理制度,實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企業規范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目標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為員工行為規范的模式,能使員工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同時又成為維護員工共同利益的一種強制手段。因此,企業各項管理制度,是企業進行正常經營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種強有力的保證。有效的倉儲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推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按照倉儲業務流程,嚴格掌控入庫、保管和出庫三大環節。針對目前倉儲管理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明晰業務流程,實行規范操作。如根據物品日常用量和進貨量,實行分區域存放,做到先進先出,避免無效積壓。封套、防水袋、編織袋等大宗物品,采取托盤碼放,每個托盤按統一標準堆碼。倉儲管理還要適應開放市場要求,做好與國際慣例相接軌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強倉儲資源的優化整合,不斷完善并發展倉儲標準化體系。為適應現代物流的要求,要建立倉儲網絡,加強資源整合,就必須按照物流標準尺寸來設計托盤、倉庫、貨架等儲運設備和設施。倉儲作業標準化不僅僅是為了實現倉儲環節和其他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也是倉儲內部提高作業效率的重要手段。 (4)建立倉儲崗位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主要是把倉儲業務、倉儲管理和倉儲服務工作結合在一起,根據倉儲工作的內容范圍、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等,制定出各崗位各工種的崗位職責,諸如倉儲管理人員職責、商品養護職責、安全消防等職責的目標任務進行量化分解,落實到崗到人,加強考核,從而使倉儲工作的每個崗位、每項工作都有目標責任和考核制度,這些制度又緊密連接,相互協作、監督,進行有序的工作,以達到促進倉儲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提高效率的目的。(5)加強倉儲人才培養和員工培訓。人才是一個企業確立競爭優勢,把握發展機遇的關鍵。發展倉儲行業,既需要掌握一定專業技術的人才,也需要善于操作的運用型人才,更需要倉儲管理型人才。快遞企業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從各高等院校錄用相關人才;加強對企業從業人員的在職培訓,幫助職工掌握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術,提高員工的業務水平和文化水平,通過對職工的教育培訓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 何海霞.東白電力物資公司倉儲管理方案優化設計[D].中南大學,2010:22-24
[2] 馬金龍.供應鏈管理環境下倉儲管理問題與對策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