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琦琦
摘 要:本文從審計獨立性與信息質量的基本概念出發,分析審計獨立性與信息質量之間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有效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審計獨立性;信息質量;實質重于形式
一、審計獨立性與信息質量概述
審計獨立性對于信息質量具有間接且重要的影響。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對于審計信息的依賴性和審計信息的虛假性存在著極大的矛盾,了解審計獨立性和信息質量,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兩者的關系,了解其重要性和價值意義。
(一)審計獨立性和信息質量的概念。審計的獨立性包括形式上的獨立性和實質上的獨立性,主要是指注冊會計師獨立于被審計對象以及其他利益關系人,保持決策的客觀性。形式上的獨立性指的是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對象沒有任何特殊的利益關系,包括與企業高管之間,以此保證注冊會計師能夠客觀公正的執行業務;實質上的獨立指的是事實上的獨立,指注冊會計師在執業時,不受自身或者是外界因素的影響,能夠時刻保持客觀的態度。審計的獨立性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證信息的質量,保證其客觀性和真實性。
信息質量簡而言之就是會計信息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能力的特征總和。但是從不同的角度考察,可以有不同的具體的含義,也有不同的衡量標準。
(二)信息質量問題。(1) 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由于受不同會計方法的影響,信息的披露具有局限性,造成信息的不全面,一部分人得到了眾多所需的信息,而另一部分人獲知的信息很少。二是,信息提供者與使用者信息不對稱。企業的管理者作為信息的提供者,對于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來說具有更強的信息優勢,企業管理人員往往就利用這種優勢,對會計報表進行美化,調節收益和盈余。(2) 信息報告失真。信息報告失真的原因多種多樣,其表現方式也多種多樣。例如為了自身利益,保留對政績有用的信息,修改不利的信息。這種現象的出現需要我們加強監督和檢查,加強會計和審計上的管理。
二、審計獨立性與信息質量問題
(一)委托代理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在委托代理的關系上,一般情況下企業是會計事務所的委托人,但是在現實中扮演委托人角色的是單位法人,并且其有權任意選擇會計事務所、決定是否繼續聘請以及決定審計費用。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審計單位與會計事務所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另外,在委托代理關系中還存在委托人與受托人之間的關系,被審計單位的高層領導接受了委托人的委托管理公司,便可以作為委托人的代理人,但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信息并不對稱,此時委托人借助會計來了解受托人義務的履行情況,以此進行決策。但是實際上會計系統的運行受受托者的控制,在管理層的壓力下,就可能出現會計人員根據管理層的意志提供虛假信息欺騙委托人的現象。
為了防止以上問題的產生,損害委托人的利益,便以期通過注冊會計師恢復會計系統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注冊會計師其存在的價值便是其第三方的獨立地位,如果其失去了獨立性便失去了職業存在的基礎,會計系統必然會更加混亂,從而無法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保障。
(二)會計準則制定合約安排上存在的問題。會計準則制定合約安排是一個系統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會計信息的規范系統、會計信息的生產系統以及會計信息的質量檢驗系統。各個系統的協調運行,才能夠保證整個系統有效性的發揮,從而輸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以上可以看出注冊會計師的工作質量關系著會計信息的質量。在注冊會計師違約行為進行報告和披露的概率統計中,影響因素主要有方面,一是注冊會計師的職業能力和投入的精力,二是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注冊會計師獨立性的喪失,便意味著評價缺少客觀性,還影響注冊會計師的信譽。另外,在審計中還經常出現注冊會計師向同一個客戶同時提供審計服務和非審計服務,對非審計服務的收入過分依賴,淡化了注冊會計師的職業謹慎,偏離獨立的立場,影響信息的質量,從而導致審計失敗。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利益沖突下的選擇,非審計服務的收入一般比較高,出于自身的考慮會在與客戶出現意見分歧時違背客觀性出具客戶需要的信息,造成信息的虛假性。當非審計服務的收費超過審計服務時,必然造成眾多注冊會計師集中在非審計服務上,削弱審計的競爭力,影響審計服務的質量。因此在以上的情況下,審計無論形式上還是實質上的獨立性都難以保證,對信息質量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
三、改善審計獨立性和信息質量的措施
(一)強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在強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時,可以三頭并進,從多方面保證注冊會計師加強自律,有效的承擔其相關責任。
一是明確會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賠償責任。我國在會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違法處罰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現行的《注冊會計師法》雖然規定了刑事、行政以及民事責任,但是缺乏司法實踐的操作性。而在實踐中,注重行政責任的追究,對于民事責任的運用較少。嚴格對待其民事責任,利用民事賠償機制約束會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行為,以提高審計信息的質量。二是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協會與政府雙重監管機制。注冊會計師協會要依法加強對社會審計行業的管理,并依法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另外,充分發揮證監會、審計署等政府部門的監管,促進監管部門的協調和分工,建立和完善監管機制,避免出現監管死角或者是監管重復的現象,充分發揮監管作用。三是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和職業素質。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狀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后續教育,建立嚴格注冊會計師年檢制度,定期進行考試,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技術水平和執業水平,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技術保證。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與獨立性的保持息息相關,只有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才能夠抵制利益的誘惑,保持審計的公正公平,能夠客觀的對待各種各樣的利益關系人,才能保證信息的質量。
(二)正確對待非審計服務和審計服務的沖突。在對待非審計服務和審計服務的態度上,有部分人認為要禁止會計事務所為參與審計的企業提供非審計業務,雖然以上做法能夠保證審計的獨立性,使得會計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能夠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社會信譽,但是其不能夠實現社會效率的最優化,會造成非審計服務的成本增加,最終還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考慮社會效率和獨立性的基礎上,經過權衡,認為允許注冊會計師為同一個委托人同時提供審計與非審計業務,但是當會計事務所的非審計收入在總收入中達到一定的標準時,需要停止兩種業務之一。其次,加強對于非審計業務的監管,還可以借鑒以上的措施,完善注冊會計師的自律制度,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素質和道德素質,嚴格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另外,還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優化治理環境,在客觀上提高審計報告的質量。
總結:保障會計信息的質量,保持審計的獨立性對于資本市場的和諧穩步發展,對于改善企業的現狀,提高注冊會計師和會計事務所的社會信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審計的獨立性,提高信息質量,增加信息的有效性和客觀性,還經濟領域一片干凈的天空。
參考文獻:
[1] 徐元玲. 審計獨立性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思考[J].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11(11)
[2] 王雅. 對我國審計獨立性問題的思考[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