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立京 魏寶金 劉樂中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經濟形勢下為了更好地占據市場地位,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的嚴重和激烈。對于企業來說,如何有效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是占據市場根基的重要指標,這同時也是每一個企業領導者孜孜不倦地探索的重點。企業要想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良好的經濟管理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采用先進的管理模式,才能促進企業在經濟上取得良好的收益,下文就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企業;經濟管理;策略
企業的經濟管理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于企業日常管理以及正常的運行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企業能否進行順利的生產以及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需要有著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經濟管理在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上也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企業的正常運行以及經濟利潤的獲得都與經濟管理的好壞關系重大。因此,對于當今企業來說,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和采取科學的經濟管理方式對于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一、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薄弱的經營管理者意識。多數企業負責人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只將工作重心放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上,僅僅重視生產與銷售上,而忽略了對經濟管理的重視。所以對于當今的企業來說,企業在進行產品生產和銷售環節中,有效的經濟管理對于企業是一種良好的指導,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取極其有利。部分企業管理者由于對經濟管理不加重視,在設置經濟管理部門上并沒有詳細的規章制度為指導,所以也無法發揮出經濟管理的巨大作用。
2.缺乏健全的經濟管理制度。正是由于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不當,所以在經濟管理中對于產品的生產控制和質量管理缺乏相應的指導,所以這對于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和任務等都會產生很大制約,有些企業的經濟管理部門由于制度劃分不明確,人員責任感不強,在業務考核過程中存在著玩忽職守的問題,并且工作并不按規章制度進行執行。一旦有問題出現,正是因為前期的責任劃分不夠明確,導致很多人出現扯皮和相互推諉的現象,這對企業經濟收益的獲取都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3.企業的組織管理形式落后于時代發展的步伐。時代的發展,企業的管理以及組織形式也要與之保持同步發展的狀態,惟其如此,方能不被輕易淘汰。有些企業在經營管理方式上一直沒有創新精神,導致其發展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部分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管理也只是大方向上的把控,對每一個細節問題的判斷和決策容易忽視,甚至部分管理者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對于市場規模以及生產規模都沒有細致的了解與掌握。
4.企業員工培訓不當。員工的生產技術以及綜合素質對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取都會在很大程度上產生影響。所以在企業經濟管理中,必須加強對員工的培訓,避免出現因為員工問題造成的產品質量落后。除此之外,由于部分企業中人員流動比較頻繁,從而在小范圍內形成一種不穩定性,這對于企業整體員工水平都是一種影響,阻礙著企業正常運營。
二、加強企業經濟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企業的經濟管理對企業日后的順利平穩發展產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濟管理也是企業生產與發展的根本。所以根據上面提出的企業在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對企業經濟管理。
1.對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進行必要的完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每一環節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加以解決。同時企業如果有著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還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其在管理中存在的隱患,從而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補救。在完善企業經濟管理上,需要從兩方面著手:首先,對于經濟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企業按照實際的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來制定,并且制定好后,可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責任人身上。其次,對于經濟管理部門來說,制定規章制度時,還應有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進行約束和保障,保證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會出現玩忽職守的狀況,進而導致企業經濟利益受損的狀況發生。
2.不斷對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養和管理。新時代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對人才的競爭,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加強對企業的經濟管理需要對各個管理部門的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和教育,保證經濟管理工作人員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知識技能,以便于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將這些知識進行運用。再者,對于企業來說,在企業人才招聘過程中,需要加大對人才的考核以及人才的選拔,招聘人才時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研究出一套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法,這樣將會為企業今后的經濟利益的取得奠定更為好的基礎。
3.企業經濟目標的制定應當符合企業實際。企業要想取得長久的發展就必須制定合理的經濟目標,在制定經濟目標時要從企業的具體實際出發。主要從如下兩方面進行目標的制定:第一,經濟目標的制定過程中一切依據市場需求進行,前期的調查評估要做到位,保證企業生產的產品具有相應的市場空間;第二,在制定經濟目標時能夠跟客戶進行及時且暢通的溝通,在產品銷量以及產品質量上雙方都可以達到一個滿意的程度。
4.企業還應對新的管理方式不斷進行學習創新。企業在發展變化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必須對管理的方式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在對企業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堅持科學管理的基本理念,借鑒和學習外來的先進管理經驗,不能因循守舊死搬硬套,而是應當結合我國經濟制度和企業的發展實際,進而對制度上進行創新,才能在今后的發展中取得更為顯著的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新時代下,企業要想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形式,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不僅需要提高管理方式和強化人員管理,還應加強經濟管理的模式,創新管理方法,只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濟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相關的經濟管理制度進行經濟管理,在經濟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模式,促進企業在后續的發展中取得更顯著的經濟效益,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參考文獻:
[1]高均敏.現代經濟效益審計的發展與綜合評價體系的完善[A].資本市場會計研究——第八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
[2]賀國超.強化成本管理,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17):55.
[3]韓偉鑫.試論企業的知識管理與知識創新[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4):147-149.
[4]周鐵明.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創新[J].現代營銷,2013(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