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榮 劉超
摘 要:商業銀行的前臺運作風險具體是指在前臺工作中,由于人為操作失誤或機器故障、程序疏漏等造成的錯誤,從而導致對用戶或者銀行的資金的流失的可能性。前臺運作風險作為運作風險中最重要的項目,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重視,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這種背景下,本文針對商業銀行柜面的操作風險管理進行探究,旨在分析柜面操作風險類型以及產生操作風險具體原因,針對存在問一體提出具體防范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柜面操作;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是當代金融的重要特點,尤其是競爭的激烈化更使得盈利性銀行對新技術趨之若鶩。但是新技術的采用同樣帶來了問題,例如操作缺乏經驗導致失誤,這種失誤對銀行的破壞不僅是在經濟上,而且還表現在銀行在客戶心中的形象以及對銀行的信任度。前臺業務作為銀行的最基本內容,存在著很大的運作風險,而且不易防范。由此可見,前臺運作風險是銀行風險防范的要害所在。
一、商業銀行柜面操作風險的形式
1.操作失誤型。指的是工作人員由于專業水平限制或者個人主觀因素導致的前臺工作中的程序性失誤給前臺作帶來的威脅。例如:在客戶的管理工作中弄錯客戶信息引起的失誤,導致銀行財產受到威脅。諸如此類,如果能夠防患于未然,或者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就能制止問題的發生。
2.主觀違規型。是指工作人員為了減少工作量,在熟悉工作程序的情況下,故意的減少工作步驟,對銀行的財產造成威脅。這樣的事件造成的風險可能較小,但一樣有威脅。例如:把錯誤的賬目當做正賬,還有違反實名制的給用戶辦理某些業務。
3.內部欺詐型。是指某些工作人員思想道德修養不足,導致為了金錢等個人利益而犧牲集體利益,違反行業規定,踐踏規章制度,對銀行造成經濟威脅的不法行為出現的風險。這種風險危害大,破壞嚴重,影響惡劣,是必須嚴格控制的一種風險類型。
4.外部欺詐型。簡單直白的說,就是被人哄騙而錯誤判斷,具體是指由于銀行的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強或者一時疏忽,使得工作中存在失誤,給銀行造成的財產威脅。例如:證件、客戶信息等審查不夠嚴格,虛假賬戶等。另外,高科技手段的應用導致的高科技犯罪給銀行帶來的危害同樣巨大。這種行為的危害不僅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極易造成十分嚴重的損失,不僅僅是銀行經濟層面的損失,更有可能對銀行的聲譽造成極大破壞,從而影響品牌的發展。
二、柜面操作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作為內生風險,柜臺業務操作風險,能夠被控制。從銀行事件調查資料分析,操作風險往往都出現在風險控制意識淡薄、管理薄弱的地區。
1.人員問題。(1)工作人員數量和銀行工作強度不協調。銀行的業務量是確定工作人員數量的重要指標,如果銀行一味的為了減少開支而降低工作人員數量,加大工作人員工作量,那就會導致員工不能很好的為銀行的工作把關,從而引發各種問題,導致銀行的財產風險。工作人員數量和銀行工作強度不協調,加劇產生柜臺操作風險的可能性。(2)缺乏有效培訓。工作人員的固定性能夠為銀行培訓優秀員工提供機會,這樣才能普遍提高銀行工作人員的素質。另外,如果沒有良好的員工素質,員工沒有良好的職業基本素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那銀行的前途就堪憂了。因此,員工素質的提高是銀行防范風險的根本手段。
2.管理問題。如果一個崗位的人員流動過于頻繁,人員變動過多,就會導致銀行崗位的責任無人落實,造成風險。如果員工對于某一崗位的業務熟悉了,就應該在這一崗位堅持下去,這樣才能提高銀行的工作效率。否則,不僅影響銀行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甚至還會給銀行的管理帶來麻煩。另外,合理的激勵機制也是員工積極性激發的重要手段。如果激勵機制只重視員工的營銷數量而忽視員工的工作質量,就會影響銀行的長遠安全發展。
三、柜面操作風險的防范對策
1.加強人員管理。內部風險的降低主要是依靠對工作人員的意識的加強。努力創作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工作人員有意識的提高個人能力和個人風險防范意識。另外,應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自主的總結經驗從而發展自我。最后,風險機制的建立也是防范風險的一個重要方法。
2.完善內部控制。觀念建設是風險防范體系的核心內容,防范風險的觀念應當深入到銀行的每一個層次、每一個工作人員心中,因此,這種風險防范觀念建設一定要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管理風險的部門應該首先加強自身對風險防范的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用制度手段來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加強員工的責任意識。另外,這些部門還應該建立切實可行的培訓機制,不僅培訓工作人員防范風險得基本職業能力,還要培養工作人員對各自崗位的熱愛和責任感,更重要的,培養員工自我防范風險的意識,采用獎勵政策,讓員工在工作中自主開發防范風險的方法。最后,還要建立強有力的監督體系,把這些風險消滅在萌芽中;即使出現問題,也能有恰當的機制來應對風險。
四、結語
目前的銀行工作大部分還在依賴于前臺的基本操作,因此,目前仍然是柜臺業務占主導的業務形式。這也就決定了目前的銀行的風險防范工作仍然應該以銀行的前臺工作風險防范為重點環節。首先應該進一步研究當前形勢下可能出現的風險,然后再把這些風險進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減少風險,防患于未然,這樣才能保持銀行長期的發展活力。
參考文獻:
[1]申波,王峰淺.議商業銀行柜面業務操作風險防范[J].河北金融,2010(1):22-24.
[2]林寶勝,劉艷杰.劉伊銘淺析商業銀行柜面業務風險管理[J].活力,2010(23):12-14.
[3]泰英忠.中小商業銀行防范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思考[J].遼寧經濟,2012(4):07-10.
[4]陳瑛.商業銀行柜面操作風險分析[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0(1):02-07.
[5]莊麗娟.淺談加強銀行柜面業務風險治理[J].商情,2011(5):11-14.
[6]朱維巍.淺析商業銀行柜面業務風險管理[J].商場現代化,2009(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