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少飛,張 玉
河南省地質高級技工學校
淺析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
武少飛,張 玉
河南省地質高級技工學校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職業教育投入,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只有不斷改革,尤其是教學改革,摸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法,才能真正把握住這次發展機遇,不然,必會被歷史淘汰,本文根據當前形勢,就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提出幾點想法。
教學改革;中職教育;校企合作
教學改革不是空話,更不能空想,必須要結合實際,結合政策,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學生根本利益出發,一切從企業需要出發,要做到培養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
教研興教,教研組在教學改革中應發揮著前沿陣地的作用。要大力組織教師們廣泛開展各級各類教研活動,深入企業,組織全校教師討論,并初步擬訂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逐步完善行之有效的本校教材,使其緊跟市場前沿,貼近學生實際。建立崗位體系首先必須考慮產業鏈、生產流程、產業延伸等,中職學校的職責就是為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因此,能否培養出滿足企業用工需求的人才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分析各職業崗位中的勞動要素,同時歸納知識群與技術群,并進行類分。類分是要考慮到大類之間,性質不同,基礎不同;小類之間,性質不同,基礎相近;選出技工能干的崗位(主體、眾數)。
做好調研工作,在諸多的崗位適中選擇與定位,一般情況下社會認可度好的專業,往往對生源有較大的吸引力,在確定專業方向的同時更要把教學做強做實,保障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避免企業二次培訓。
教學過程盡量避免“高、大、空”的情況出現,以原則、實用、夠用、明確、易懂為指導,鑄造式建立學生知、技結構。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做到“知多少、會多少”。
以學生好就業,就好業為核心,像招生一樣注重安置,同時兼顧鑒定,為學生盡可能的提供機會,幫助學生考取對未來工作有益且含金量高的職業資格或證書。
1.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對待某些事情難免會有欠考慮、走極端的情況發生,因此,在校內建立心理咨詢室,在抓好學生文化技能教育的同時,還要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職業規劃教育
多數學生對于自己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毫無想法,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打退堂鼓,因此,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給學生灌輸職業規劃理念,對待自己的事業要有前瞻性,同時要正確的對待工作中的困難與挫折。
3.健康教育
近年來,在校生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正所謂沒有健康的體魄,再好的工作也出不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督促學生加強身體素質鍛煉也是中職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
(一)優秀教師“三要素”
1.品質:遵紀守時,為人師表,參加集體活動(文體、勞動、公益)
2.責任:一切為了讓學生好就業,就好業,能發展
(二)改變評估方式
1.教師擔課的程序
先確定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和操作的結構,具體成題,成實習項目,并定出要求(根據教材、學生水平、相關學科),雖然后者才是承擔任務和各課,上課經教研主任、教務科審核、選課
2.評估教師時只需隨即抽學生、按該課程、教師預先的知、技評分、隨即抽題測試。如果每個教師均達標,一個專業的學生鑄造就可完成。
①避免走過場
②避免隨意講
③調動教師智慧
④不去把掌握精力投在無效工作上
3.雙向競聘
目前多數高校已推行學生選擇教師的選課方法,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在整個授課環節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生對本門課程的掌握情況受授課教師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因此學生應該有權利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教師。
班主任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石,其品質、責任、能力將直接影響整個班級的建設,因此,做好班主任的選擇同等重要。班主任作為在校生的直接管理者,有義務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授課教師。
授課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也應該根據自身能力、特點選擇合適的班級進行授課。
只有真正做到學生、班主任、授課教師三位一體,才能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鋪平成才之路。
(三)注重“雙師型”教師培養
中職學校教師往往不是“雙師型”教師,因此不能很好的教授學生實踐,往往照本宣科,造成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學生和教師發展的需求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利益和目標。學校管理中的“以人為本”近幾年叫得很響,但真要把“以人為本”落到實處,最根本的是要以學生的發展、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最終推動學校的發展。教師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學生的發展是學校發展的最終目的。因此,學校要善于通過發展教師來發展學生,通過發展學生來發展學校。沒有學生和教師的發展,學校發展是空洞無物的。學校理應把教師發展與學生發展當作學校發展的根本目標。
目前職業學校教師來源基本上是高等院校,缺少有企業實踐經驗的高技術技能人才。從高校畢業直接進入職業學校的教師專業知識比較全面,但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專業技術開發能力、課程開發能力和企業工作經歷。這幾方面的能力互相側重,互相聯系,直接影響了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應“不拘一格”的錄用授課教師,強化校企合作,從企業挑選有經驗、有能力的技能人才重點培養,進而培養出真正適合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進步的“雙師型”教師。
我國職業教育處于發展初期,也存在著大量問題,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特點,建立起合理的教學體制,制定完備的教育法規,切實加大職教投入,培養真正的一體化教師,正確引導國民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職業技術教育是立國之根本,職業技術的教育,是培養民族精神的土壤;就好比摩天大廈的基礎,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將大廈獨立于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