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思
摘 要: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資金少,在融資方面屢屢受挫。從現階段來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已經成為嚴重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而隨著中國市場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增多,中小企業在經濟運行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國家應當立即著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通過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難;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3-0124-02
中小企業融資難可以說是一個長期性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中小企業由于資質、信譽相對較差,缺乏銀行認可的抵押物等,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貸款上始終就處于不利地位,而要扭轉這種局面并非易事。再加上中國市場機制不完善、信用擔保不成熟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要想解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變得更加棘手。
一、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
據調查,中小企業通過融資獲得的資金與企業實際需求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資金融通: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但是無論采取哪種融資方式,中小企業都將面臨一定的困難。但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不僅僅是渠道方面的問題,接下來進行具體分析:
(一)企業自身問題突出
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內部管理混亂、信用狀況差、生產技術落后的現象,并且難以掌控市場信息和抓住市場機遇,甚至會出現無法找到優良項目而浪費資金資源的情形。另外,中小企業的管理層和治理層對信用方面的意識比較淡薄,致使時而出現惡意舉債、非法占用他人資金的現象。
(二)融資渠道狹窄
盡管理論上存在許多的融資渠道,但實際中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比較狹窄。其資金來源主要是依賴于所有者投入、內部集資和銀行貸款等,盡管風險投資、發行股票和債券等門檻較高的融資渠道也被使用,但其可被利用程度在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上猶如九牛一毛。
(三)銀行貸款融資渠道堵塞
中小企業通常難以滿足銀行貸款所要求的抵押擔保條件,加上中小企業的信用環境差、內部管理水平差、內部控制弱等因素,使得銀行評估其貸款風險較大,大多數銀行都會惜貸。中國銀行的貸款主要是面向國有企業或其他大型企業,其信用評價、抵押條件、風險劃分、收費標準等政策都是從大企業的角度出發的,中小企業往往遭受“歧視”。即便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其收取的登記費、評估費、公證費、擔保費等,也會比大企業高出數倍,嚴重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負擔。另外,中小企業通常對資金需求的時效性較強,而銀行貸款的手續煩瑣,不利于及時有效地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四)缺乏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中介機構
現階段缺少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的中介機構,其提供的信用擔保服務也相對滯后。而且由于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服務時,中介機構幾乎承擔了所有的風險,所以擔保費用畸高,使得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五)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支持政策
對于中小企業這個弱勢群體,國家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其利益,并適當采取扶持的政策和手段。但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套針對于中小企業的法律體系,在很多方面將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籠統對待,使得銀行、其他金融機構等在融資問題上一邊倒。而且中國本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在制定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時,總是不由自主地偏向于公有制大企業,這在客觀上限制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
二、解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
(一)加強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
中小企業應當積極清償銀行借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同時還應制定有效的內部管理措施,優化企業資源的配置。很多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機制陳舊落后,迫切需要轉變和改革,不僅是為了擺脫融資困境,也是為了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雖然市場上存在著許多的融資渠道,國家也提供了一些創業扶持、投資基金,但是能為中小企業所利用的甚少。所以,中小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創新融資手段并拓寬融資渠道。例如風險投資、票據貼現、商業信用、融資租賃等。但我們要注意,有些中小企業通過地下高利貸市場等非法渠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三)疏通銀行貸款融資渠道
銀行貸款是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主要來源。銀行應當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放寬貸款條件。國家也可以通過設立政策性銀行,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在必要時甚至可以制定強制性的政策,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貸款融資壓力。
(四)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支持信用擔保中介機構的發展
盡快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使銀行、信用擔保機構、其他金融機構等有法可依,更加積極地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通過法律明文規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資金流動,更加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時,國家應當推動信用擔保中介機構的發展,完善信用擔保體系。
三、結束語
總之,解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不僅要從企業內部出發,也要改善外部融資大環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夠為中小企業融資找到最佳的結合點,使中小企業未來的融資面貌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 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1).
[2] 趙尚梅,陳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
[3] 劉小川.略論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政府策略[J].當代經濟研究,2003,(6).
[4] 孟青霄.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J].市場論壇,2010,(6).
[5] 關曉光,李國紅.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對策[D].秦皇島: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7.[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