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月
歌劇《唐·璜》藝術特點芻議(一)
李明月
歌劇《唐·璜》是莫扎特最具有思想深度和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這部經典的劇作藝術特點非常突出,彰顯了莫扎特在創作中的獨具匠心和高超技藝,劇中有六個方面的藝術特點是歌劇大獲成功的必然和保證。文中就莫扎特音樂的主導思想、歌劇的重唱形式以及男中低聲部的運用等三個方面的藝術特點進行了芻議。
歌劇《唐·璜》 音樂主導 重唱形式 男中低聲部
歌劇《唐·璜》是達·蓬泰根據當時已經廣泛流傳于歐洲各國的一個西班牙民間故事改編,莫扎特作曲,首演于 1787年。劇中通過貴族唐·璜這個矛盾人物以及他欺騙、損害婦女的行為和可恥下場,同時又肯定了唐·璜敢于蔑視封建禮教,不信鬼神和追求幸福的一面。這一部具有倫理道德和歷史意義的歌劇,首演時就引起了轟動。莫扎特在這部歌劇音樂技術的處理上做了很多嘗試,下了很大功夫,也是他在意大利喜歌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拓展;莫扎特以細膩的音樂表現,獨特的藝術手法,賦予了劇中每個角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生動形象,使這部歌劇更加鮮活靚麗。歌劇唐·璜有兩個方面的特點可進行研究和探討,一方面是歌劇的藝術特點,另一方面是歌劇的思想特點,下面就歌劇的藝術特點的主導思想、歌劇的重唱形式以及男中低聲部的運用等三個方面進行芻議。
特點之一:充分發揮音樂的主導作用,用音樂刻畫人物。
莫扎特稱這部歌劇為“愉快的喜劇”,他在劇中可以增加了詼諧和滑稽的戲份,而對既有正面人物的特點、又有反面人物形象的唐·璜做了悲劇性的處理,因此他強調這是內容深刻的音樂悲劇和喜歌劇的統一體,莫扎特在劇中采用了很多全新的音樂表現手法,特別是整個劇情的發展總體在作品的序曲中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和體現,充分證明莫扎特是在有意安排和發揮著音樂的主導作用。
在《唐·璜》劇中音樂發揮著主導作用,就是莫扎特要用音樂來說話。莫扎特用音樂刻畫人物的心理、描寫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用優美的音樂、跌宕起伏的旋律賦予每個角色以強烈的個性,并隨著劇情的發展,不同場景配上不同的音樂把劇情逐步推向高潮,隨著劇情發展和人物不同的心理又賦予了不同的音樂表現,他的這些音樂觀念把人物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莫扎特的主導思想就是一切都要服從音樂,以音樂為主,用音樂來說話;正如他在 1981年 10月 13日給朋友的信中寫到“在一出歌劇中間,詩必須絕對服從音樂。”又說:“音樂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叫人把旁的東西都忘了。”在莫扎特認為,歌詞是用來表現音樂的,歌劇中各種人物的真實情感以及性格特點等,都應該用音樂來表現,這就是莫扎特對音樂的特殊理解。他很坦白也很自豪地說:“我不能用詩句或色彩表現我的感情和思想,因為我既非詩人,亦非畫家。但我能用聲音來表現,因為我是音樂家。”莫扎特固執的認為一切都要服從音樂,一切他都要用音樂來表現。音樂可以使劇情跌宕起伏,可以狂風暴雨,也可以一落千丈,他要運用一切音樂的豪言狂語,把劇情推向各個預定的情節。他認為在寫作音樂時思想感情是不應受任何限制的,應該“一個狂怒的人是越出一切界限的,他連自己都不認得自己了,所以音樂也應當變得面目全非”。我們似乎能察覺到莫扎特在寫作時的群情激奮、思緒萬千,如狂奔野馬、一躍千里,又如狂風巨浪、波濤洶涌一瀉千里,這就是音樂家在創作。
在唐·璜劇中,莫扎特用音樂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及塑造人物形象上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他針對每個人不同的個性用不同的音樂來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點完全不同,增加了劇目的可看性,緊緊抓住了觀眾的看點,提高了歌劇唐·璜的藝術品位。莫扎特用音樂對人物形象進行了完美的塑造,用極強的音樂表現力使每個人都顯示出了不同的個性,因而展現給觀眾的不光是一部完整的、戲劇性的歌劇,而是一部完美的、具有靈性的音樂藝術品。正是因為他強調音樂是歌劇的基礎、強調音樂在歌劇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他的歌劇表現從來都是絕對服從音樂的。他用音樂來表現歌劇,表現詩歌,要求劇情和詩歌服從音樂,發揮音樂的主導作用,這也是音樂家莫扎特成功的必然。
特點之二:利用大量的重唱形式增強了歌劇《唐·璜》的戲劇性。
重唱形式可以使歌劇體現出立體的、多側面的表現特點。它既能唱出不同角色的共同心聲,又能表達出其不同人物的思想,細膩地刻畫出同一環境中人物的心理狀態;還能表現出矛盾和沖突,能使劇情的矛盾的色彩增強,起到突出和渲染劇情的效果;莫扎特巧妙地利用重唱這一體裁,使其成為《唐·璜》劇中表達人物情感的關鍵手段。劇中重唱及多聲部重唱多達 79首,其中女聲聲部有 29首,男聲聲部有 50首,還有對白式的宣敘調 60首;這些歌曲聲音之間對比強烈,充分地體現和反映了角色之間的戲劇關系,用不同的音色來刻畫不同的人物和內心性格,使人的聲音部分更為符合情景和戲劇的發展,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劇中人物的不同的情感。
例如,歌劇第一幕第一場景就有一首三重唱的唱段。這首三重唱對人物的刻畫獨出心裁,巧妙地使舞臺氣氛突然發生了變化,形象地刻畫出了在這同一瞬間所發生的事件。唐·璜對安娜想圖謀不軌,可是安娜卻誓死不從,用堅定的聲音唱道:“殺了我也絕不離開”。唐·璜同時還忐忑地唱道“如果我被人認出來那該怎么辦”,這時唐·璜的聲音是受自己控制的,害怕別人聽見的樣子。正直的男仆萊波雷洛非常氣憤唐·璜的做法,他唱道“這簡直是胡鬧”,三個不同的音樂及聲部交織在一起表達了各自的心理。接下來唐·璜在與司令官決斗中不幸刺死了安娜的父親這一情境中,表現出的驚慌以及對安娜父親的憐憫、他仆人的害怕狀態以及安娜父親的奄奄一息,經過一段不安的、簡短的三重唱將每個人當時的心境都刻畫了出來;劇中唐·璜本身的唱段只有兩首詠嘆調,更多的都是通過重唱、合唱等形式來刻畫唐·璜對生活的玩世不恭。莫扎特通過重唱這一藝術形式,把劇中人物的心態、矛盾和沖突用音樂演唱表現得展露無遺,將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關系展現的淋漓盡致。
再如劇中唐·璜與采琳娜的重唱《讓我們拉起手來》這個唱段,也正是利用重唱這一音樂表現手法,突出了唐·璜在步步緊逼勾引天真的農村姑娘采琳娜的厚顏無恥,而采琳娜則逐漸被欺騙上當,幻想著美麗動人的愛情生活,這段抒情性的重唱,演繹的煽情而又動人,把故事情節展現的惟妙惟肖。
又如第二幕第一場,在街上,唐·璜與萊波雷洛的二重唱。萊波雷洛向唐·璜告別,要離開這里,找回真實的生活,唐·璜給他一包金幣,申訴他的愛情觀,萊波雷洛做了妥協,與主人換穿了衣服。緊接著是埃爾維拉、萊波雷洛與唐·璜的三重唱。通過這首唱段展現了三個人不同的心態和目的。埃爾維拉盡管仇恨唐·璜,內心仍迷戀他。唐·璜利用她,甜言蜜語地表示懺悔,使埃爾維拉終于掉入陷阱。唐·璜呼喚她下來吧,然后讓萊波雷洛模仿他的聲音纏住她,他又想去勾引埃爾維拉的侍女。
在第二場的最后一場戲里,大火熄滅后,安娜、埃爾維拉、奧塔維奧、采琳娜和馬塞托一起登場。除埃爾維拉外,四人異口同聲問“惡棍在哪里”,安娜說,只有看到這個男人被懲罰,心里的痛苦才能消除。萊波雷洛出來告訴大家一切經過,說“主人已到遙遠的地方”.埃爾維拉證實看到了石人,大家相信了事實,相信上帝安排了因果報應。第一場和第二場都是以合唱形式結尾,第二場結尾是六人齊唱《這就是惡人應有的結局》而終場。
莫扎特在劇中巧妙地運用重唱、合唱等藝術形式,著重渲染和強調了用音樂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生動地刻畫出了劇中人物的復雜內心,增強了歌劇《唐·璜》的戲劇性、可看性、可聽性,使重唱在展現劇情的矛盾沖突方面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特點之三:啟用男中、低聲部擔任主角開創了歌劇聲部演唱的先河。
在歐洲的歌劇史上,男中低音是不被重視的,特別是在歌劇興起的意大利,把男中低音認為是重的音,偶爾在歌劇中出現,也是作為丑角或滑稽角色出現的。人們喜歡聽的就是高音,特別是英雄的男高音。那個時期的閹人歌唱家聲部多樣化,不但能唱女高音,還能唱男高音,男中低音是一直不被重視、甚至是沒有地位的。因此,很多作曲家從不把男中低音作為主角來安排,而莫扎特刻意改變這樣一種狀態和局面,創造性地、巧妙地運用男中低聲部在歌劇中擔任主角,可以說是開創了歌劇聲部演唱的先河,并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是難能可貴的。
莫扎特善于在歌劇創作中使用中、低聲部擔任主角,這是莫扎特的一個創舉,在唐.璜之前創作的《費加羅的婚禮》歌劇中的男主角費加羅也是男中音出演。而歌劇唐·璜更是對男中低音非常青睞,不但用男中音作為主角,而且男低音的戲份比例也相對較大。在莫扎特的創作中,唐·璜這個角色可以是男低音飾演,也可以是男中音飾演,這是音樂家莫扎特非常獨到的一面。劇中共有五位男角色,其中唐·璜是男中音,唐·璜仆人萊波雷洛是男低音,農夫馬塞托是男低音,司令官是男低音,唯有安娜未婚夫奧塔維奧是男高音,說明在唐·璜劇中莫扎特是有意安排男中低聲部作為主要演員的。目的就是想改變以往的創作手法,讓男中低聲部得到更大的發揮;充分顯示出莫扎特善于發揮創新精神,敢于突破自己、突破世俗觀念的思想。
創作中莫扎特敢于挑戰世俗觀念,改變了歌劇以往的創作模式,突出了男中低音角色的地位。在他創作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已經有了采用男中音擔任主角的嘗試,而且也取得了很大成功,這對莫扎特是巨大的鼓舞。因此,在“唐·璜”劇結尾的音樂中,又再現了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花蝴蝶不能再飛了》的音樂片段,說明莫扎特非常希望歌劇唐.璜的創作成功。
唐·璜創作完成后,莫扎特也有很大的擔心,劇中他大量運用男中低聲部,比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男中低音比例要多很多,連他自己內心也覺得有些冒險,也曾怕不被觀眾接受和認可而心存焦慮,在唐·璜首演這天,莫扎特親自指揮樂隊,當時他心里是捏著一把汗的,最后演出大獲成功,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他才長吁了一口氣。
莫扎特熱衷于中低音部分的作曲,對歌劇中的男中低聲部能有恰到好處地掌握、了解和運用自如,表現在很多地方。如在他生命的最后階段,在創作《安魂曲》時,他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為了創作好曲子,病中的他對低音部分還在進行一遍遍的試唱;這些跡象表明,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很有可能也是男中音或男低音(當然這只是猜測)。他在男中低音的創作上確實下了很大功夫、傾注了很多心血,竭盡全力讓音樂使男中低音音色有充分的表現,使其達到明亮、震撼的效果,充分說明他對男中低音的偏愛。
莫扎特是天才的音樂家,特別是在歌劇《唐·璜》的創作中,更突出和顯露了他高超的藝術手法以及他對音樂的運用自如。歌劇是寫給觀眾看的,因此,作曲家最需要的就是要完全能了解觀眾的心理,莫扎特做到了。他不但了解觀眾,還審時度勢地迎合了觀眾的心理,掌握時代的脈搏,了解時代社會人們想要找尋和想要表達的東西,所以,莫扎特的歌劇作品《唐·璜》必定是經久不衰、永放光彩的。
[1]【奧】哈曼.音樂上帝:莫扎特[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
[2]呂昕.世界音樂巨匠—莫扎特[M].西苑出版社,2003.
[3]保羅·亨利·朗,楊燕迪.論莫扎特[M].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4]錢苑,林華.歌劇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