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超嬋
3D 打印與《首飾工藝制作》課程教學的結合與探討
曹超嬋
隨著 3D 打印技術的愈發成熟,新的理念將逐漸改變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目前,不少高校也逐步引進 3D 打印設備及其新的生產理念服務于教學,提升教與學的與時俱進,縮小與社會人才需求的差距,對教學來說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3D 打印技術 首飾工藝制作 實驗教學
1.3D 打印技術的原理
3D 打印技術,又稱“三維打印技術”,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是指通過可以“打印”出真實物體的 3D 打印機,采用分層加工、疊加成形的方式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 3D 實體。包括“快速原型制造技術”和“金屬構件直接制造技術”兩大類。目前我們所了解的 3D 打印成果和案例大多屬于“快速原型制造技術”范疇。
2.3D 打印技術的現狀
隨著 3D 打印技術的不斷成熟,3D 打印被廣泛地運用于多個領域。在工業制造領域,應用于理念設計、產品制作和驗證評審;在建筑工程領域,應用于建筑工程和施工模擬;在生物醫療領域,應用于人造骨骼、皮膚、血管甚至是器官的制作;在消費品領域,應用于衣帽、鞋類、玩具、首飾的設計和制造。
在高校教學上,我國3D打印研發機構主要集中在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著名高校,除了應用于學術研究外,也面向產業需求提供共享服務,部分研究成果已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在設計應用上,2013年的巴黎時裝周,設計師 Iris van Herpen 上演了一場 3D 打印時裝秀,讓冰冷的打印機代替充滿藝術靈感之美的釘珠刺繡;紐約著名策展人莫里.摩斯(Murray Moss)策劃了一個關于“3D 打印”物品的特別展,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展出。
3.3D 打印技術在首飾行業的應用
(1)3D 快速成型技術
快速成型技術是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數字控制、激光技術和新材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制造技術。它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正在不斷完善的高新技術,在發達國家的首飾制造業,快速成型已成為原型制造的重要生產方式。
首飾快速成型制作原版與傳統手工起版相比,在多方面有突出的優勢:在時間上,傳統手工起版需要培養熟練工 3-4年時間,而快速制版需要半年左右;在款式上,快速制版在完成首版前可運用電腦制作多種材質的效果圖;在數量上,快速制版可一次同時成型多個模型;在材質上,快速制版可運用蠟、樹脂、金屬等。
(2)首飾行業主要采用的快速成型方法
目前,在首飾制造業界已經實現商業用途的快速成型設備主要有三類:一是融積成型;二是激光固化成型;三是 CNC 雕刻成型。
噴蠟式 FDM 法融積成型:該方法采取噴射凝固式,使噴頭噴出的液態蠟層堆積成型,典型的設備有美國 Solidscape Inc.生產的噴蠟式立體成型系統。
SLA 光敏樹脂選擇性固化成型:該方法是目前快速成形技術領域中研究得最多的方法,其特點是精度高、表面質量好、原材料利用率高,能成型形狀復雜、精細的首飾原型,缺點是設備價格昂貴,而且必須采用專用樹脂,成型材料價格一般較昂貴。
CNC 數控雕刻機:小型的 CNC 數控雕刻機也逐漸應用于首飾行業的快速成型,也是小型企業自制模具時考慮的首選。該設備既可用樹脂、塑料、蠟型材加工,也可直接加工金屬材料;擅長加工各種異型構造面,可加工非常復雜的立體輪廓和紋理。
1.《首飾工藝制作》課程分析
課程中文名稱:首飾工藝制作
課程類別與性質:專業必修課
總學時:64學時(其中講課與示范 12學時,實踐 42學時,討論4學時,資料收集6學時)
學 分:4

《首飾工藝制作》課程內容
先修課程:《金屬鍛造》、《首飾設計構思》
面向對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大學三年級第 5學期
本課程是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服飾品設計)方向學生的專業模塊必修課,是首飾設計系列基礎課程的延伸。本課程要求教師以講解理論要領和結合實際操作等方式進行授課,學生通過學習在了解專業理論的基礎上應用首飾制作的工藝、結合首飾設計的構思方法,完成首飾的制作,達到課程訓練的目標。
考核方式:本課程總成績由平時成績(40%) 及期末成績(60%)組成。
2.3D 打印技術與《首飾工藝制作》課程教學的結合
近年來的教學中,首飾設計通過三個階段達到學習目的:發現觀察階段、主題設計階段、形態轉化階段,前沿課程《金屬鍛造》熟悉基礎工藝制作簡單的首飾成品,《首飾設計構思》完成發現觀察階段和主題設計階段,《首飾工藝制作》完成形態轉化階段: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通過焊接,雕蠟,翻模等基本方法,使學生掌握首飾工藝制作的步驟制作成品,但作品較為單一,在設計思維上空間感較弱,教學成果不夠豐富。以下內容主要在本課程第四章節系列首飾制作中實驗。

(1)系列首飾制作的材料轉化
首飾材料在教學中主要分為傳統首飾材質(貴金屬金銀銅等),現代首飾材質(木材、玻璃等)。3D 打印設備通過不同的型號,運用不同的材料(粉末、樹脂、金屬等),制作不同效果的首飾作品。在首飾制作中普遍運用樹脂材質打印出的效果較佳,即SLA 光敏樹脂型打印設備。
(2)系列首飾制作的工藝轉化
在本課程上將學生分成 4個小組,每個小組 6位學生,因為設備、材料、成本、師資的限制,只選擇其中感興趣的一組學生進行學習與實驗,其他學生按傳統的教學模式制作成果。首先,通過對建模軟件 Jewel CAD 的學習,掌握首飾設計的技巧完成最終的設計方案;其次,掌握 3D 打印設備的各項程序;最后,學生將自己設計的方案直接打印出來,根據實物進行創意及功能結構的分析檢測,發現問題進行修改,形成設計、打印、修改、再打印的過程,直到最后方案確定。與 3D 打印技術相結合的教學通過不同的工藝過程產生了不同的教學效果,學生從傳統的鍛造工藝直接切換到電腦軟件的成品打印,省去了手工工藝的制作過程,對新技術的運用也有了新的了解,對首飾的精細化制作也有了更為直觀的空間感受。
(3)系列首飾制作的細節轉化
學生運用 3D 打印技術制作首飾成品,選擇更為精細化的樹脂材料完善設計作品的細節設計,也是首飾作品的后處理與評價反思。
3.3D 打印技術對首飾實驗教學的影響
(1)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實現學生設計的多樣化
按照3D打印一次成型的原理,打破了傳統制造的局限性,只要學生能展開設計思維,把創意轉化成三維數據模型,均可通過 3D 打印機制造出立體實物,縮短創意與成品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實現傳統設計模式之外的多樣化表現。
(2)加強學生多學科知識學習,增加學生就業機會
首飾設計是一門藝術與技術高度交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機結合的學科,3D 打印是一項集光學工程、機械設計、計算機技術、材料科學一體的技術,不豐富學生多學科、多門類知識,加強學生對于首飾設計專業的綜合掌握,而社會正需要這樣的綜合型人才。
(3)提升教師的自主學習能力,推動產學研教學發展
教師的不斷學習是教學質量的保證,高校也將鼓勵與促進教師教學業務水平的提高,使學生接觸真實的企業項目,增強學生實際設計能力,推動高校首飾設計實驗教學產學研的發展。
4.3D 打印技術對首飾教學的局限及措施
(1)成本昂貴:現有 3D 打印機造價仍普遍較為昂貴,給其進一步普及應用帶來了困難。(2)打印材料局限性:目前 3D 打印的成型材料多采用化學聚合物,選擇的局限性較大,成型材料的物理特性較差,而且安全方面也存在一定隱患。(3)精度有待提高:目前 3D 打印的效率還遠不適應大規模生產的需求,而且受打印機工作原理的限制,打印精度與速度之間存在沖突。(4)產業風險大:3D 打印技術的普及將使產品更容易被復制和擴散,制造業面對的盜版風險大增,現有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難以適應產業未來發展的需求。(5)教學應用不成熟:各類高校對于 3D 打印設備的使用都處于一個摸索階段,因此在技術交流與成果展示方面還沒有形成的教學氛圍,不利于高校首飾教學水平的交流與提升。
就目前 3D 打印性能而言,不同型號、不同類別的 3D 打印機使用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加工工藝,打印出的產品也大不相同,因此,高校采購的一臺 3D 打印設備對于首飾設計專業教學、產學研需求有一定的局限。另外、我國多數企業尚未接受 3D 打印的制造理念,對3D打印這一新興技術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與學校開展科研項目還存有顧慮,導致學校的 3D 打印機還處在部分學生的課外興趣研究層面。這既需要 3D 打印研發機構改進3D 打印技術,也需要高校加強 3D 打印產學研機制的完善,更需要政府、企業、學校三位一體共同努力。
[1]王忠宏等.中國 3D打印產業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經濟縱橫,2013(1).
[2]盧秉恒.激光快速成型技術與設備簡介[R].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1997.
[3]榮烈潤.面向 21世紀的激光快速成形技術[J].機電一體化,2001(4).
[4]劉紅俐,花國然,羅新華.國內外快速成型技術的新發展與展望[J].南通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