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坤 姜少英 岳鵬 張小峰 王兵兵 杜封(、、、.沈陽體育學院 遼寧 沈陽 00;.西豐縣第二中學 遼寧 鐵嶺 00;.建平縣實驗中學 遼寧 朝陽00)
?
遼寧省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現狀分析及影響因素研究
□王新坤1姜少英2岳鵬3張小峰4王兵兵5杜封6
(1、2、5、6.沈陽體育學院遼寧沈陽110102;3.西豐縣第二中學遼寧鐵嶺112400;4.建平縣實驗中學遼寧朝陽122400)
摘要:遼寧省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是為創新教師教育體系而搭建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平臺,是高校主動應對教師教育新變革,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本文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及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沈陽體育學院所屬的省級實驗區和院級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現狀研究制定有效的對策,為提高實驗區體育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及改善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態,提高身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監測因素研究
根據《遼寧省教育廳關于推進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的意見》(遼教發[2013]94號)的指示精神,沈陽體育學院自2013年開始,積極進行實驗區建設,現有省屬實驗區2個,院屬實驗區4個。實驗區建設工作主要圍繞“一個核心”、“六個平臺”進行建設,以實驗區學校體育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為重點。是為創新教師教育體系而搭建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平臺,是學院主動應對教師教育新變革,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
在實驗區建設中,沈陽體育學院積極在這些學校開展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學體育教育管理、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學生體質測量與評價、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本研究擬結合當前遼寧省中小學學校體育工作發展規律及實驗區建設特點,采用體育學、體質學和統計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原理、理論和方法,以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現狀研究為切入點對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現狀進行分析。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本研究盡可能的擴大研究范圍,使研究結果能夠客觀地反映出實驗區學生的體質現狀特征,重點解決影響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因素問題。為提高及改善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態,提高身體健康水平,進行理論探索和實踐研究。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實驗區中小學生體質現狀為研究對象,以遼寧省實驗區中小學生(9-19歲)為調查對象,涉及朝陽市建平縣和鐵嶺市西豐縣2個省屬實驗區;沈陽市蘇家屯區、營口大石橋市及沈陽市法庫縣4個院屬實驗區。基本要求:所抽取的對象為發育健全、身體健康,能完成一般性體育活動的中小學生學生。分別以性別并按相同年齡分組,樣本共計11個年齡組。每一年齡組隨機抽樣男女生各300人,總樣本量為6600人,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實驗區部分中學學生抽樣調查情況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查閱了學術論文20余篇,廣泛閱讀相關著作和書籍;了解本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思路和研究的理論基礎。并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篩選,為本文的框架設計及內容提供整體思路及理論上的準備。
(2)訪談法。
咨詢并請教沈陽體育學院學校學校體育學、統計學等相關專家,為本文的思路及整體構思提供理論支撐,并在他們的指導下完成問卷設計,通過走訪建平實驗區、西豐實驗區和法庫實驗區各中學體育主管領導和一線體育教師,了解他們對學生體質的認識程度,聽取了他們對本題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實驗區學校體育教學的一些實際狀況,并同廣大基層體育教師對田徑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探討。
(3)場地測試法。
①測試項目
高中組身體素質測試指標:50m跑、1000(男)、800(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
初中組身體素質測試指標:50m跑、1000(男)、800(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
小學組身體素質測試指標:50m跑、坐位體前屈。
②測試儀器
皮卷尺、秒表、體前屈測試儀、體操墊等,所用器材分別有沈陽體育學院及實驗區政府提供。
(4)數理統計法。
回收所有的調查數據均在SPSS18.0統計軟件上建立數據庫。數據的整理和分析采用軟件SPSS18.0,將數據文件進行分組處理和分析,然后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確保本次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2.1、實驗區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情況分析
(1)實驗區小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情況分析。
由表2調查結果可知,在小學男生50m測試中2015年的平均成績均高于2014年,2015年僅三年級女生的50m的高于2014年,存在顯著差異。2015年男生和女生坐位體前屈成績基本高于2014年,僅六年級女生成績低于2014年存在顯著差異。

表2 2014年和2015年實驗區小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分析表

表3 2015年實驗區小學生身體素質與全國均值比較分析表
由表3的調查結果可知,在2015年小學男生50m測試成績與全國均值的比較中發現四、五、六年級學生的成績明顯高于全國水平,四年級和五年級女生的50m測試成績高于全國水平,二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未達到全國水平。小學男生的坐位體前屈成績相對較弱,女生則較好,六年級女生該項測試成績高于全國水平近3cm。
(2)實驗區初中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情況分析。

表4 2014年和2015年實驗區初中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分析表(一)
由表4的調查結果可知,初中男生50m成績在2015年有一定提高,2014年一年級男生50m成績與2015年存在差異,女生50m成績也有一定提高。男生立定跳遠成績在2015年提升幅度較為明顯,女生雖有提高,但2015年二年級女生的立定跳遠成績明顯低于2014年。
在表5的調查中,2015年初中一年級男生的50m成績要高于全國水平,一年級和二年級女生成績低于全國水平,三年級女生成績高于全國水平;立定跳遠項目測試成績初中男生和女生的水平與全國均值存在明顯差距,且均存在顯著差異。

表5 2015年實驗區初中學生身體素質與全國均值比較分析表(一)

表6 2014年和2015年實驗區初中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分析表(二)
由表6的測試結果可知,2015年的男子1000米測試成績相對好于2014年,2015年初中二年級男生成績低于2014年,存在顯著差異,一年級男生成績在三個年齡段成績相對突出。在女生方面,2014年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女生800米成績要好于2015年,三年級女生成績在2015年有所提高。男生引體向上測試中2015年二年級和三年級學生水平明顯低于2014年,而2015年一年級學生成績較好,2014女生二年級和三年級仰臥起坐成績相對低于2014年,一年級高于低年級。

表7 2015年實驗區初中學生身體素質與全國均值比較分析表(二)
由表7可知,男生1000米成績明顯低于全國水平,二年級女生相對較高,略高于全國水平,其他年級女生則成績較低,男生引體向上成績相對較低,體現出初中男生力量素質還需要加強,女生仰臥起坐成績基本與全國水平持平,力量素質相對較好。
(3)實驗區高中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情況分析。
由表8的調查結果可知,2015年高中男生50m測試成績明顯好于2014年,女生的50m成績也有所提高,體現了較好的速度素質;2015年高中男生和女生的立定跳遠成績均高于2014年,二年級女生存在顯著差異。

表8 2014年和2015年實驗區高中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分析表(一)

表9 2015年實驗區高中學生身體素質與全國均值比較分析表(一)
由表9的調查結果可知,在2015年高中學生的速度素質雖然有所提升,但距離全國均值仍存在一定差距,女生速度素質成績相對較好,二年級和三年級的50m測試成績均高于全國水平,存在一定差異。高中男生和女生的立定跳遠水平雖然在逐年提高,但仍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僅有高中三年級女生的跳遠成績較好,略高于全國水平。

表10 2014年和2015年實驗區高中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分析表(二)
由表10的調查結果可知,2015年高中男生的1000m測試成績明顯好于2014年,女生近兩年成績則相對較平均,未見明顯差異。男生引體向上成績有逐漸提高的趨勢,在女生仰臥起坐項目測試成績上2015年也有一定提高,2015年二年級女生仰臥起坐成績略低于2014年,存在顯著差異。

表11 2015年實驗區高中學生身體素質與全國均值比較分析表(一)
由表11的調查結果可知,2015年高中男生的耐力素質隨年級的增強而逐漸下降,三年成績達到最低,分析認為高三學生即將面臨高考,課業壓力較重,戶外活動減少,從而影響了耐力素質的發展,且與全國均值存在明顯差異。女生800米成績提高成績相對緩慢,且與全國均值存在顯著差異。高中男生和女生的力量素質雖在逐年提升,但仍相對較弱,與全國水平線仍有差距
2.2、影響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
研究發現,目前實驗區學生、家長重智輕體的觀念沒能改變,對體質健康的意識還很淡薄。近年來,學校教育一直受到“高考和中考”指揮棒的束縛,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為了爭取好成績,把智育教育作為重中之重,體育教學被擱置在遺忘的角落,成了走過場。雖然實驗區建設以來,這種現狀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但徹底改變還需要一個很長的建設過程。經過系列的調查,反映出家長對子女參加體育鍛煉的認識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對于體質健康缺乏正確的認識。
(2)學校因素。
學生課余時間少,體育鍛煉時間嚴重不足。實驗區初中和小學稍好,高中學校至今仍把守著應試教育這根“纏身令”,以提高升學率為唯一追求,并以此來衡量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教師的工作成績。進而教師不斷加重學生的課業量,做完作業后還要完成家長布置的額外作業。等作業全部完成后,已經超過了正常睡覺的時間了。甚至有許多學生家長為了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周末還要讓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提升班、特長班。除了只能在學校參加一些體育課或活動課規定內容的鍛煉外,很少有時間參加課余體育鍛煉。在學生嚴重缺乏體育鍛煉的這種情形下,學生的體質怎能提高,體質健康又如何能夠發展呢?
(3)教師因素。
目前,實驗區中小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完成的相對較好,但仍有部分學校無法按制定的計劃完成。在各種活動、比賽的影響下,班主任和學生的已經習慣于在體育課上進行比賽項目的準備與練習,這樣勢必影響體育教師正常的教學內容與進度。教學質量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則由于枯燥乏味的練習,不能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學校的活動課或課外活動基本流于形式。要徹底的改變這種不良現象,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用務實求真的態度在實驗區學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不僅是體育教師,對于班主任教師體育認知態度和觀念的轉變也非常重要。
(4)學生自身因素。
觀察發現,實驗區學生缺乏學習和鍛煉的主動性。大多數學生都很喜歡體育課。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體育課看法也有所不同,有的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好沒有鍛煉的必要;有的認為體育課沒啥意思上不上都行;還有的認為有些動作做起來很含羞而不愿鍛煉。其實,體育鍛煉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要想擁有強健的體魄,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實驗區體育教師應該讓學生牢固樹立長期運動強身的觀念,從自身的專業素養出發,認真完成各項體育教學和比賽任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師是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者和引導著。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高超的運動技能。運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優美的動作示范及精煉的語言去激發和感染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
(5)社會因素。
校外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缺乏和損壞。公共文化體育設施也是青少年鍛煉的重要場所。目前,實驗區所在地區的部分學校周邊公共體育場地設施非常有限,盡管人們的體育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各類體育場地設施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但是對于廣大民眾的鍛煉還是遠遠不夠。有些因為缺乏管理、損壞閑置。加強學生體質鍛煉,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風氣和促進學生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合力。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形成家庭帶學生,學生促家庭的體育健身格局。
(1)小學男生2015年速度素質和柔韌性均較上一年有了很大提高,男生的速度素質發展水平高于女生,女生的柔韌素質好于男生,2015年小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略低于全國水平。
(2)初中男生速度素質發展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趨勢,女生50m成績也有一定提高。男生立定跳遠成績提升幅度較為明顯,女生雖有提高,但2015年二年級女生的立定跳遠成績明顯低于2014年,部分年級學生速度素質高于全國均值。2015年的初中男生耐力素質相對好于2014年,一年級男生成績在三個年齡段成績相對突出,女生耐力素質呈逐年提高趨勢。初中男生力量素質提高緩慢,女生基本與全國水平持平,力量素質相對較好。
(3)高中學生速度素質雖然有所提升,但距離全國均值仍存在一定差距,女生速度素質成績相對較好,高中男生和女生的立定跳遠水平雖然在逐年提高,但仍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015年高中男生的耐力素質隨年級的增強而逐漸下降,三年成績達到最低,且與全國均值存在明顯差異。女生耐力素質提高緩慢,且與全國均值存在顯著差異。
(4)分析認為家庭成長環境和生活條件、學校體育設施情況、體育課教學和學業壓力是影響學生的體質下降或提高緩慢的主要因素。
(項目編號:XKFX1504。)
參考文獻:
[1]王晶.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D].泰山醫學院碩士論文,2012.
[2]梁賦.北京市三年制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3]王峰.山東省大學體質健康狀況分析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1.
[4]人體測量與評價編寫組.人體測量與評價[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張世錫.體質的含義及其評價問題的探討[J].浙江體育科學, 20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