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余 姚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大學生就業人數的快速增長,就業壓力不斷上升的現狀下,緊抓互聯網+時代背景特征,鼓勵當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員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困境,因勢利導,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當前大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取得創業成功,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困境;對策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緩慢大環境的影響,高校大學生就業率低,就業難的問題不斷顯現,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與重點。據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高達749萬,比2014年的727萬人數多出22萬人,堪稱史上雖難就業季。嚴峻的就業壓力與形式,促使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促進大學生創業教育要有新的思考。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理念。可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等先進理念無疑為當前高校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為此,高校緊抓“互聯網+”緊急形態與機遇,把握當前時代特點,指導大學生用創新帶動創業,用創業實現就業,既是每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老師必須要思考與面對的問題,也是順應時代的要求。
一、互聯網+的含義
學者張偉志在《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業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互聯網+是創新2.0推動下互聯網發展形勢下的新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將互聯網與傳統各項經濟行業相結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與互聯網信息平臺,推動傳統行業經濟發展新模式,實現傳統經濟模式與結構的改造升級。比如淘寶、京東、唯品會等是將傳統百貨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支付寶是傳統銀行與互聯網+的產物;滴滴、快的等打車軟件是傳統交通速運與互聯網的產品;餓了嗎是傳統餐飲與互聯網+結合的產品。當然,互聯網+,這一個“+”,不是簡單地被解讀成“累加”亦或是“疊加”,而是與信息時代相適宜匹配相契合的有效結合。
二、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業困境
在大數據、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下,一方面大量的創業機會不斷的被催生,另一方面傳統的運營模式、管理模式成功案例不斷的被顛覆。高校互聯網創業教育模式更新不及時現狀下,面對互聯網這一新興行業,大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要進行創業,存在一定的困難。主要表現成功有效的經驗比較缺乏,創業資金不足;高校互聯網教育創業教育資源不足。
1.創業資金不足,成功經驗較缺乏
充足的創業資金,是成功創業的一把鑰匙。通常來說,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經濟獨立性差,除去學費與基本的生活費外,基本上沒有額外的經濟收入,難以滿足大學生創業啟動資金需求。某種程度上,就限制了大學生創業的規模與形式。在創業初期,大學生往往選擇的是小規模簡單的創業模式。以“互聯網+”的新興行業,是最新產業。一些有效、成功的創業模式、管理經驗因為缺乏而難以借鑒學習,面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大學生所創的小規模、沒有成功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顯然是沒有競爭優勢,因此,往往會導致創業初期的失敗,打擊其創業積極性。
2.高校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資源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創業,需要傳統行業與網絡科技的有效結合。這種融合需要教師在系統的創業教育中加強互聯網創業案例內容分析,用海量的實例讓大學生掌握在互聯網+時代下創業所需要的互聯網技術知識、大數據分析能力、商業管理知識、法律、市場競爭等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大學生對技術應用性與綜合實踐性。然而,鑒于全國眾高校創業教育情況,主要存在著創業教育課程開設較少,課程體系不完善,內容形式單一,創業教育氛圍缺乏。對互聯網+創業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問題,沒有及時的對大學生進行培訓與輔導。學生所接受的創業知識主要來自于課程或校內外一些競賽,基本上處于“紙上談兵”,缺乏實際有效的創業活動進行實戰演練。
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對策
1.整合資源,尋求當地政府與企業的創業資金支持
如上文所說的,資金保障是創業通向成功的一把鑰匙。大學生創業資金的匱乏,往往為創業失敗埋下了伏筆。為此,學校可以加強資源整合,一方面向政府爭取創業扶持政策,如大學生創業助就業基金、大學生創業貸款優惠政策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當地企業資源,加強與地方企業合作,為大學生謀取創業類獎學金,必要時可以與企業合作,讓大學生帶薪參加企業暑期見習,不僅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支持與保證,同時加強學生知識與技能,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創業所需的實踐技能,而不限于紙上談兵。
2.高校重視大學生創業教育與指導
學校是大學生進行學習主陣地,也是人才培養的搖籃。面對大學生創業技能匱乏、教育培訓的缺乏,高校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創業教育尤其重要。在實際操作層面,學校一方面因勢利導,將互聯網創業活動納入高校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另一方面,通過老師分析互聯網創業案例,將互聯網+中所需要的互聯網技術知識、大數據分析能力、商業管理知識、法律等傳授給學生;與此同時,加強高校對互聯網技術人才的培育,從而為大學生在進行創業時遇到技術問題可以及時有效的解決。
參考文獻:
[1]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全文)[EB/OL]騰訊網[2015-05-29]http://edu.qq.com/a/20150529/032180.htm.
[2]程煜.李鵬.大學生就業創業與“互聯網+[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7).
[3]張偉志基于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業模式研究[J].科技創業 2015(23).
[4]候雪瑩.互聯網創業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思考[J].城市社會,2015(5).
作者簡介:周少余(1983- ),女,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姚伶(1987- ),女,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