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福成
摘要: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各類費用的不斷上漲,企業如果想要提高現有利潤,就必須加強對產品的成本控制。ERP系統是能夠幫助企業進行精細化管理的一種工具,并且越來越受到各行業的重視,在企業管理的各領域也發揮了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指出傳統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介紹了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的原理,分析提出其應用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現實研究意義。
關鍵詞:ERP產品 成本控制 設計
ERP系統運用信息技術管理思想,能夠解決各層面諸多問題,是技術和管理相結合的綜合體,也是企業合理利用自身資源,達到利潤最大化的一種手段,更是通過技術運用轉化為財富的體現。成本控制系統負責企業內部的成本和管理,與其他相關的子功能都有一定關聯,數據資源還可以共享,可完成的工作包括成本目標、監督成本等等。產品成本控制是各企業生產中關鍵的環節,若對其加以控制合理配置就能夠對過程中的標準估算、差異分析以及核算等,最終能夠達到對企業生產過程和盈利情況進行精確分析。
一、成本控制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信息無法系統收集和整理
企業傳統的方法不能系統完整地控制成本,對于浪費大或者效率低等綜合運營成本也沒有有效的控制途徑和方法。企業內部信息缺乏溝通,消息閉塞。企業的生產核算部門在成本核算時不能及時獲取詳細的各部門生產等信息,只憑過去的實踐經驗使得手工核算的成本與實際之間存在差異。
(二)以事后控制為主,缺乏事前事中控制
傳統成本控制的事前和事中控制都比較薄弱,因此實際生產中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主要是以事后控制和分析為主,在時間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例如當產品的所有工序已經完成時,此產品的成本卻依然沒有核算出來,其實一般都會滯后一段時間,這些滯后的成本數據是歷史概念,對目前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控制是起不到指導和控制作用的。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適當
傳統的成本核算是把生產過程中所有消費集合到一起的,其生產中所耗費的料和工是比較容易核算的,但是費用分攤卻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如果只根據歷史經驗來核算,其結果只能是一個總量的概念而沒有各部分詳細的明細分析核算,這就使得成本在波動時無法進行具體有效的追究和分析。
二、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設計原理
目前,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設計遵循同時強調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反饋的體系設計和標準成本體系控制方法。這種成本核算方法將單純的成本計算上升為一種集合了成本計劃、控制和分析一體的信息系統,能夠有效達到降低企業成本的目的。
(一)事前計劃
事前計劃是指能夠超前預見生產過程中各種可能引起成本變動的因素,并結合其他因素選擇方案,為此后的實際生產提供相關成本依據。
企業根據預見的設計方案及其明細從ERP系統數據庫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應該綜合各個方面選擇最優的最適合自身生產的而不僅僅是報價最低的。也可以進行不同權重的配額采購,這樣不僅能夠既有供應商相互之間的競爭感,也可以從另一方面使得自己的成本最低,達到最優組合效果。企業可根據數據庫信息將生產計劃錄入ERP系統,結合各類費用的基礎數據,可以利用成本模擬功能預測整個產品的成本,標準成本可根據不同產品的相關規定和政策,不同產品的工藝等預測制定。當產品或者工藝或者政策有變化的時候,應該及時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重新模擬測算。
事前計劃能夠對企業的后期發展和項目的順利進行奠定有力的基礎,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使得后續的進展有一定的目標和計劃性。然而,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會使得標準成本與之前有所不同,因此,事前計劃在提供有計劃性的標準成本時,也要考慮到其變化性和時滯性。
(二)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根據先前設立的成本目標,對各種實時的影響成本的因素采取及時有效地調節措施,以保證先前預設目標的實現。
事中控制是成本控制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同時也是最薄弱的環節。如果信息傳遞存在滯后性,財務不能有效控制而只是簡單的核算,就不能充分發揮其實質作用。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的設計利用了先進的信息技術,覆蓋整個企業的業務流程,能夠進行全面的動態的實時管理。它包括對采購、庫存和生產過程三大方面的事中控制。采購管理中,通過對供應商的擇優選取,能夠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庫存管理中,能夠達到安全庫存和預警機制,減少誤差;在生產管理中,能夠實時比較,杜絕浪費,提高生產效率。
ERP系統能夠全面覆蓋企業生產的全過程,并且進行實時監控,及時反映各類消耗,再結合相應的獎罰制度,是能夠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
(三)事后分析
事后控制主要指的是對企業成本差異的分析,也就是實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和原先計劃的標準成本之間的差異。通過對這些差異的分析,找出存在差異的原因和責任,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優賞劣罰,規避本應避免的差異和錯誤,通過以上分析重新尋找能夠降低成本的新途徑,以達到低成本和高效益相結合的目的。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的標準成本體系能夠在系統中自動分列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數據,自動結轉分析成本差異并且歸結此次成本差異出現的原因,這些差異還能夠被自動分類,例如原料價格、數量等方面的差異,方面找到差異存在的細化原因,這樣就可以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明確的對癥下藥的具體措施進行成本控制。
總之,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有很強大的系統整合性,事前、事中、事后的計劃分析緊密聯系結合。從理論上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各類成本,有利于生產和經營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提高。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應該結合每個企業不同的自身特點和優劣勢,不斷進行完善,不斷根據自身企業變化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設計,使之符合企業和市場的需求。
三、使用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的必要性
傳統成本控制無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時,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應運而生。該系統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系統化成本控制思想,它能夠把企業所有與生產運營直接相關的部門聯系成一個整體,在整個系統中信息數據能夠實現共享,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避免信息滯后問題。此外,該系統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積極整合客戶等的各類資源,有利于企業對于變化了的環境做出積極反映,了解客戶的需求變化,進行實時的調整,因此,加強ERP產品控制系統設計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企業提高競爭力的要求
能夠制定合理的采購和庫存計劃,有效解決庫存積壓,資金周轉不靈,物料短缺等影響生產和經營的各類問題。其中,其MRP子系統能夠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中的物料運用,而物料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實現產品控制是具有現實可能性的,以往的成本控制只是關注生產成本的成本情況,而若在系統設計中加強采購、庫存、生產和銷售這四個環節的控制,就能實現企業全過程的成本控制,這無疑是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一大利好消息,能夠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企業提高利潤和效益的要求
從定量的效益方面來說,經過實際調查,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能夠有效減少庫存量,從而從根本上減少了企業庫存方面的管理費用;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效率,提高整個生產流程的效率;信息化管理設計縮短了生產周期,系統的客戶資料使得客服服務水平得以提高,從而提高銷售量。如果設計時適應企業自身的問題則效果更加明顯。從定性的效益方面來說,ERP使用統一的數據庫減少了維護各類清單的成本,有利于新產品的研發,能夠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該系統能夠產生統一的目標和計劃,有利于日常工作的井然有序,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性,對企業的管理工作,員工合作意識的培養都有極大的幫助;生產和經營規劃是屬于高層管理者的事務,通過ERP的實現,將這些不可及的事物轉化為低層次的細化了的目標和計劃,有助于上層的指示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基層,反之亦然,這樣就對高層管理者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提供了依據;通過該系統能夠通過統一的計劃和目標將公司整體的工作加以分類和協調,各相關部門也可以敏銳地覺察到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并且做出適時的調整。通過分析發現,ERP系統能夠彌補傳統成本控制系統的不足和缺點,充分顯示了其優點。
四、總結
企業ERP產品成本控制系統設計要遵循全面控制、因地制宜、及時性等原則,能夠幫助財務部門優化簡化企業成本控制流程,能夠減少大量日常核算工作,能夠為我國企業實施ERP標準化管理和控制產品成本提供指導。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系統設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改變傳統觀念,明確自身優勢和需求,對原有的企業運行流程進行改造和優化,針對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對員工的培訓等,才能夠真正使該系統的應用更加貼合實際。
(作者單位:中山市東方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