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彧朗
摘要:分析油田存續企業營運能力能夠為改善存續企業經營管理、增強企業營運能力指明方向,有助于油田存續企業走出經營困境、扭虧為盈。本文從營運能力分析的必要性出發,對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指標存在的局限進行了探討并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油田存續企業 營運能力 必要性 比率分析
一、油田存續企業營運能力分析的必要性
自二十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我國石油行業通過存續分立方式陸續重組改制,將油田企業分為“上市公司”和“存續企業”兩大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經濟實體。上市公司資產質量優良,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生產、煉制、儲運、銷售等油田核心業務,盈利能力較強;而存續企業則是主業分離后以輔助業務、附屬業務為主的未上市企業,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普遍較差,其經營發展依附甚至是高度依附于油田“上市公司”。改制前,兩者作為同一單位,業務往來按照企業內部計劃統一開展,屬于企業內部生產協作,存續企業經營發展受到企業內部保護。然而改制后,存續兩者間發生的業務往來轉變為市場關聯交易,這就意味著存續企業不僅要同油田以外的企業按照市場規律公平競爭,還要同時承擔為油田上市企業和未上市部分提供服務所產生的各項費用,給存續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
在此種環境下,油田存續企業若要準確定位日后持續發展的道路,只有對自身的營運能力始終進行準確評價,才能夠使油田存續企業全面掌握各項資產的利用效率、利用效果及利用潛力,及時發現并加強控制企業資金周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還能夠為油田存續企業在對標中提供依據,幫助企業隨時掌握行業經營動態,制定正確的經營策略和方針,實現資產管理的強化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因此,科學、合理、有效地分析營運能力是油田存續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油田存續企業自身的特性,傳統的營運能力分析方法并不能完全反應其實際情況,需要對指標加以改進。
二、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方法及其局限
(一)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指標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營運能力分析方法是比率分析法。該方法通過分析企業資產運用、循環的效率來揭示企業的營運能力,包括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固定資產營運能力和總資產營運能力三個分析指標。
1.流動資產營運能力比率分析
揭示流動資產營運能力的比率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計算公式如下:
(1)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公式中,應收賬款平均余額=(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了一定時期應收賬款的周轉次數,該指標越高,說明該企業應收賬款流動性越強,企業資金回籠越迅速,營運資金越能夠得到保障,企業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也就越強。
(2)流動資產周轉率=產品銷售收入凈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公式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一定時期內企業流動資產平均占用額能夠完成產品銷售額的周轉次數,該指標越高說明利用相同的流動資產獲得產品銷售額越多,企業營運資金越能夠得到保障,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越強。
2.固定資產營運能力比率分析
固定資產周轉率=產品銷售收入凈額/固定資產平均凈值
公式中,固定資產平均凈值=(期初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凈值)/2
固定資產周轉率反映一定時期內企業利用固定資產提供生產成果的能力,該指標越高說明固定資產利用效率越高,提供的生產成果越多,企業營運資金越能夠得到保障,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越強。
3.總資產營運能力比率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公式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總資產周轉率反映一定時期企業資產整體的使用效率,該指標越高,企業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越強。企業總資產能夠為企業賺取的收入越多,企業可回籠的營運資金也就越多。
(二)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
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指標均是通過衡量和評價企業利用各項資產賺取收入的效率來揭示企業的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但并未考慮不同性質企業的資產結構,尤其是在油田改制上市之時,許多不能上市的資產都被劃入油田存續企業,質量較差,因而如果單純利用資產指標分析營運能力,必然不能滿足油田存續企業的資產特性,極易造成如下兩方面分析結果失真:
1.應收賬款周轉率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營運資金周轉情況
企業維持正常運轉需要擁有適量的營運資金,加強營運資金管理,保持充足的營運資金,使之能夠滿足企業經營發展的需要,是油田存續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工作之一。而加強營運資金管理的根本就是加快現金、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盡量減少資金的過分占用,降低資金占用成本,因而通常企業利用上述公式分析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是必要的。
然而,對于油田存續企業來說,應收賬款周轉率存在與企業真實營運資金管理情況失真的局限。這是由于在我國石油行業數十年的漫長發展過程中,受早期經濟環境變化、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外部因素和企業資信、經營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內部因素的雙重影響,形成了許多壞賬、呆賬等歷史遺留問題,而這些問題絕大部分都屬于企業不良流動資產不能上市,改組后廣泛存在于油田存續企業之中,需要陸續確認是否無法收回并計提壞賬準備。這樣便會造成期末應收賬款的減少,使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母變小,從而導致應收賬款周轉率計算結果變大,但這種因賬務處理而人為造成的周轉率提升,顯然并不能說明企業資金回籠情況有所改善。
2.資產指標不能真實反映企業利用資產獲取營運資金的情況
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指標的計算公式中,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在內的企業各項資產能夠為企業賺取收入的能力是衡量企業營運能力的關鍵指標。資產周轉率越高,企業利用資產賺取收入的能力越強。而資產為企業帶來的收入無論是形成現金回籠還是應收賬款,都為企業帶來營運資金增加的可能性,有助于提升企業營運能力。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油田存續企業普遍具有資產質量差的特點,尤其是改制后對各項資產進行了重新評估,許多賬面價值超過可回收價值的固定資產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使期末固定資產凈值和期末總資產減少,從而導致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率分母變小,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率計算結果變大,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資產能夠為其帶來更多的營運資金,而恰恰反映了企業不良資產較多。
三、改進油田存續企業營運能力分析指標的建議
由于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指標在如實反映油田存續企業營運資金周轉情況上存在一定的局限,因而在分析時必須加入與資金回收和周轉相關的評價指標,筆者認為總資產現金回收率和總資產現金周轉率是最理想的選擇。
總資產現金周轉率是企業經營現金流入量與資產總額的比值關系,是在收付實現制基礎上反映資產運用效率的指標,反映了企業投入或使用全部資產所取得的現金流入的能力。而傳統財務分析指標則是建立在權責發生制基礎上的,用收入作為考量指標,尤其是賒銷收入的存在,使該指標準確率不高。而總資產先進周轉率以現金流入量作為參考指標,排除了油田存續企業不良應收賬款對指標分析帶來的影響,與傳統分析指標結合使用,能夠更為準確地評價油田存續企業營運資金的實際情況。
總資產現金回收率是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全部資產的比率。比值越大,企業利用資產創造的現金流量越多,企業營運資金也就越有保障。雖然該指標仍然會存在不良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造成分母變小的問題,但是由于減值準備是資產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這部分差額原本并不會為企業帶來現金流入進而引起現金流量凈額的變化,因而將該部分剔除恰好是統一了總資產現金回收率公式中分子分母口徑的核算口徑,能夠有效避免油田存續企業不良資產較多而影響傳統營運能力分析指標的問題。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分析油田存續企業營運能力時,不能僵化地照搬傳統的分析指標,既要立足于財務報表的數據,又要根據油田存續企業的特點改進分析指標,將兩者結合使用,互補不足,才能準確、深入地掌握油田存續企業真正的營運狀況,為油田存續企業經營發展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李蕾.企業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J].會計之友,2013(15).
[2]胡雙明.營運能力分析指標的設計原理探討[J].時代金融,2012(21).
(作者單位:大慶油田創業集團華誼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