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海陽
〔摘要〕中國南岳是長江以南中國最為重要的工藝美術品生產基地,所生產的工藝美術品極具湘南風格,有著得要的審美價值和工藝價值。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岳工藝美術品早已走出廟宇道觀,成為尋常人家喜聞樂見的擺設或收藏之需,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南岳工藝美術品的發展和提質面臨一個重要契機。通過政府和生產者的充分磨合與互動,正呈現出一個方興末艾的良好發展勢頭。
〔關鍵詞〕南岳木雕亭臺樓觀十八羅漢大廟
原衡陽市委常委、市長彭崇谷在給梁豐助先生的有關請求“政府支持擴大南岳工藝美術品的生產的報告”中專門批示:南岳區竹木雕刻的發展對發展南岳的旅游經濟有好處,政府應該擬定對策,給予支持。我于2013年8月10日到20日,歷時10天,對南岳的工藝美術品生產與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門調研。
一、歷史與現狀
南岳宗教文化興盛,為宮殿、寺廟、大戶人家翻擴建,各種形式的宗教道場活動及禮儀等服務的雕件、飾品、木器、樂器、法物等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生產與銷售活動一直比較興盛。以1994年3月南岳大廟的第十七次重修始,遠至淅江東陽的張建華、近如衡陽縣石獅鄉的梁豐助等從事雕刻、木器等工藝美術品生產的名老藝人相繼匯聚到了南岳,帶動了南岳及周邊地區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的生產與制作,南岳工藝美術品生產走向一個高峰。
目前,南岳在宗教帶動旅游、生態帶動旅游、人文帶旅游的全面展開下,各行各業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迎來了一個發展的絕好時機。這次調查中,所有被調查的傳統工藝美術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均表示,生意好做,困難蠻多,真心希望政府介入,使南岳的工藝美術品生產從自發的、無組織的、散漫的、無序競爭的狀況中,走向一個有序、合理、能夠一致對外競爭、創品牌的生產狀態中來。在竹木雕刻方面,以梁豐助、張建華為代表,在全國積累了相當的影響力。1997年6月國家文化部在北戴河舉辦的“萬博杯”全國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覽上,南岳的“十八羅漢”、“獨角獸”等被特地擺放在了第一展廳,受到與會專家與評委的一致好評,并獲得了優勝獎。2001年6月湖南省首屆民間工藝美術大賽上,《十八羅漢》獲金獎。
南岳在以徐建國為代表的紫沙陶,梁豐助為代表的竹木制品,劉善信為代表的菩薩雕刻與制作,廖華全、唐發生、羅廣生為代表的石雕等,已成為南岳地區傳統工藝美術品生產的支柱性產業。目前,南岳的工藝美術品生產,請進來走出去,從原料采集、繪圖描紅、加工制作、產品包裝、市場銷售等一系列環節,上下游相聯系,整個產業璉所容納的就業人員略有5000余人,產值近億元。
二、生產與銷售
南岳的工藝美術品生產基本處于小手工業生產模式,以一個名老藝人牽頭,一個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單元,各自生產,相互借鑒。一個生產單元,像張建華、梁豐助等有一定名氣的工藝美術品生產者,帶有約三到四個,或五到六個技術工人,租用一棟民房,一樓用于生產,二樓和三樓用于住家和辦公。基本實現了專業化生產,產品基本成型,有一定的交叉和重疊。比如劉善信兄弟三人,專門從事廟宇內的菩薩制作。亭坊、樓閣、圍欄、宮院的雀替、門窗、隔扇、裙板、神盒、香案上遍布的“丹鳳朝陽”、“蝠鹿獸喜”、“八仙過海”鏤空及浮雕則以張建華、梁豐助為主。以趙春發等人為代表的石雕,主要產品有獅子、麒麟、圍欄等。在有分工又有協作的前題下,南岳的工藝美術品生產既競爭,又相互取長補短。
由于單門獨戶,小作坊式的生產,沒有形成合力。目前,平均每家生產者,年產值略為50余萬元,生產的單件產品,一般有100余元,貴者達數十萬元以上。主要有筆架、羅漢、屏風、掛畫、飾品等為主,凡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所寓意的各種吉祥物,都可為他們刀下之物。產品靈活,生產多樣,不缺買家。以訂單銷售為主,或代理銷售等方式,走向市場。
作為一個產業,僅僅這樣是不行的,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勢在必行。調查中,各個工藝美術品生產者和經營者都提出,隨著南岳大廟維修的結束,外要市場,自我競爭已成為必然。南岳工藝美術品生產在全國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有大量的外來客戶都來向他們求購產品,像網上商店、禮品銷售商、專業客戶,都主動上門者,但因各種困難,他們無法滿足專業客戶和大型客戶的生產要求。目前,南岳在義烏從事工藝美術品推銷和經營的商家不下500余戶。南岳區人民政府“義烏南岳客商回家來”聯誼活動,為的就是拉近和請回這些已經走出去的南岳客商,促使南岳的工藝美術品有一個更大的展示和推廣平臺,使南岳工藝美術品更快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三、困難與出路
南岳工藝美術品生產品基本處于一個放任自流狀態,作為一個產業來講,存在散、亂、差,不上檔次等先天不足,無法做大做強,其困難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1、生產場地嚴重制約。獨打鬼獨扒船,小手工業家庭作坊式的生產狀態下,其影響力和發展力是有限的。由于大量租用普通民房用于生產,住家和辦公混為一樓,碰到大宗業務擺不開,導致生產的混亂和無序,影響了生產效率和客戶信任。
2、存在嚴重消防安全隱患。由于工藝美術品的生產基本上是以木料、竹料、油漆、布藝為主,這都屬易燃品,尤以法物的生產,像香燭、檀木、和尚衣物等,稍有不慎,必要引來一場大火。南岳大廟從隋唐以來先后歷經六次大火。現在的南岳工藝美術品生產者均圍繞大廟租用民屋生產,一場大火,后果不堪設想。
3、融資渠道不暢。南岳的工藝美術品生產者基本上依靠自我積累,由于銀行不為他們提供貸款,在碰到大宗業務需要周轉時,往往因為無法快速獲取資金,業務只能泡湯。以銷定產,不敢肓目擴張,一旦出現積貨,生產就會出現資金短缺等困難,都是制約南岳工藝美術品發生與發展的重要原因。
4、熟練技藝工人難求。工藝美術品生產一般流傳的都是帶徒學藝。而由于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物質利益最大化是當前最為突出的問題,一些學徒不再尊守傳統的道德約束,藝略有所成,便要脫卻師傅的束縛,好謀取更高的收入。尤其是工藝美術品的生產大多為手工活,需要耗費心智、極有耐心,徒弟難帶更難留是工藝美術品生產一個普遍現象,導致了傳統的工藝美術品的生產和制作出現了技術難已有效傳承,學徒學藝不精,很多特殊技法和手藝面臨失傳、大量的工藝美術品粗制濫造,對傳統工藝美術品的聲譽產生極大負面影響等一系列后果。
5、缺少一個主導性機構。縣(區)、市、省、國家一級都有工藝美術家協會,但協會的存在具有某種抽象性,當這個行業要做大做強時,協會的力量遠遠不夠。對于工藝美術品的生產者來說,當他們遇到很多實際困難時,比如資金、合同糾紛、技術創新、管理困難等,協會無法給予實際幫助。分散的生產和經營也導致了南岳傳統工藝美術品一直不能在全國形成一個集中性優勢。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一大批的中產者有能力有欲望,擁有和欣賞各種制作精美、極具收藏價值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傳統工藝美術品雖然是一個傳統的古老產業,但它同樣也是一個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南岳應該把握這個歷史性機遇,有所作為。
6、生產者和經營者不能有效分工合作。一個好的生產者,如張建華,他是一個高級工藝美術師,經他雕刻出來的各種筆筒、畫屏、圖紋可謂巧奪天工。但是,像他這樣有非常精諶的專業技能的工藝美術師,卻要大量分心去跑業務,鉆營銷,這無疑是一種浪費。一個好的工藝師不一定是一個好的經營者,物不能盡所用,人不能盡其才,是南岳工藝美術品生產的一個嚴重現象,導致了生產制作和市場經營兩不得利的被動局面。
7、缺少高端的管理性人才和設計人才。目前從事傳統工藝美術品制作與經營者一般是當地農民,要么就是祖輩的技藝傳承人,從小開始涉足這個行業,不可能受到很良發的教育,視野上有很大限制,由此帶來了創作上一直不能跳出佛像八寶、花草蟲獸、亭臺樓閣、十二生肖、道教八仙等造型造物。引導他們走出當前狀態,在與時俱進上結合當前的新文化新時尚找到新的創作主題,為傳統的工藝美術拓展出一片新的天空,這是我們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從經營上來說,除了物不能盡所用,人不能盡其才外,更為主要的是,他們的經營水平不可能很高,極大的限制了他們可能的發展。
針對以上所列困難,如何有的放矢,拿出對策,以為南岳工藝美術品的產業化發展作出貢獻,必是南兵區委和政府的頭等大事。彭崇谷市長在梁豐助先生的有關請求“政府支持擴大南岳工藝美術品的生產的報告”中作了批示后,他們應聲而動,通過組織座談會,請省市兩級專家獻計獻策,拿出了一個可執行的方案。即以原南岳區工藝美術一條街為基礎,將原來依附于工藝美術市場的服裝市場和菜市場擺離,進行改造提質,擴容為南岳工藝美術品專業化大市場。扶持重點藝人和重點企業,在南岳新區創建南岳工藝美術品生產藝術園,讓從事工藝美術品生產的企業和個人入園生產,暫免一切費用。同時,在游客進山主道上,新建一個具有湘南大宅風格的南岳工藝美術品收藏館,對優質的工藝美術品進行收藏展示,交開列專柜,對部分工藝美術品進行展示性銷售。這是基于南岳本土的作為,為了擴大南岳工藝美術品的影響力,南岳區委和政府以積極有為的思維,通過與在外銷售南岳本土產品的商家聯邊,以展銷會和異地交展示的方式,向外力推南岳的工藝美術品,其作用日見明顯,南岳工藝美術品的影響力,很快就在全國打響,成為長江以南最為重要的手工類工藝美術品的生產和創作基地。(責任編輯文鍵)
參考文獻:
《南岳志》、《南岳道教史》、《圖說衡山》、《南岳文化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