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雙喜 田艷媚 莊創奇
摘 要: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設立至今已有十年,本文基于長沙理工大學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就業數據,通過對統計得出的該校該專業2011-2013年的就業信息的研究,分析了該專業的就業基本情況及影響因素,并就該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提出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汽車服務工程;就業;分析;對策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湖南地方高校依托”協同創新中心“培養創新人才的特殊機制研究” (課題編號:XJK014QGD013) ;湖南省情與決策咨詢研究課題“可雇傭性視角下湖南高職教育與區域發展的協同研究”(課題編號:2014ZZ116);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 年度大中專學生就業創業研究專項課題(課題編號:XJK014AJC006)。
自從2003年首度得到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置本科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以來,開辦該專業的高等院校越來越多。據了解,目前全國本科層面有70余所高校開辦了該專業,招生規模逐漸加大,同時畢業生人數也越來越多。由于作為一門新興專業,該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探討正處于初級階段,國家對于專業的教學模式和培養方案沒有統一的標準,各院校更多的是從本校的傳統和特點出發,根據相關專業的辦學情況,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例如:武漢理工大學注重營銷,長沙理工大學強調診斷、檢測,同濟大學則側重貿易等等。盡管各院校的專業規劃和人才培養各有所特點,但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承接原專業目錄中的“汽車運用工程”,延續辦學,并增加相關內容力求完善;二是拋開交通運輸專業和汽車運用工程專業,設置汽車營銷、汽車金融類內容成為“新”專業[1]。
一、樣本基本情況
(一)統計點選擇。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管、經、文、法、設計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湖南省屬重點多科性大學,其下屬的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創建于2003年,是在原長沙交通學院汽車與機械工程系的基礎上,融合原長沙電力學院機械教研室、湖南省輕工業專科學校機電系等辦學力量而成。學院機械和汽車專業已有30多年的辦學歷史,具有優良的辦學傳統。學院現有5個專業,其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湖南省重點專業,該專業2011屆至2013屆畢業生共有273人。因此該校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其研究結果對于我省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信息統計。筆者通過就業指導中心,對長沙理工大學汽車服務工程專業2011屆至2013屆選擇就業并當年已就業的224名畢業生進行統計,針對該專業畢業生進入不同的行業、企業等進行分析。
二、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就業統計分析
(一)就業行業分析。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備汽車運用工程、營銷工程概念的基本概念,系統掌握汽車構造、汽車電氣與電子技術、汽車營銷與保險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具備“懂技術、善經營、會服務” 的綜合素質,能夠適應汽車技術服務、營銷服務風汽車服務領域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目標決定就業方向,統計顯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主要集中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保險企業(車輛定損方向)及汽車貿易、物流企業等。其中,由統計得出,三年中就業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畢業生占總就業人數的52.68%,就業于保險行業的畢業生占22.77%,就業于汽車貿易、物流、機械等其他行業的畢業生占24.55%。由圖1分析顯示,就業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人數呈現上升趨勢,就業于保險企業的人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就業于汽車貿易、物流、機械等其他行業的人數有所波動,但波動范圍不大,基本維持在17.65% ~
26.03%之間。
(二)就業地域分析。就業區域的選擇是大學生在就業過程著重考慮的問題之一。初次就業的地域會影響大學生人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潛力,就業區域的選擇主要與大學生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籍貫等相關。大學生就業地域選擇是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學生就業地域選擇的研究對了解大學生就業觀念,進而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統計三年的數據顯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就業地域廣泛,三年應屆畢業生就業于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份,集中于湖南、江西、河南、廣東、廣西及安徽等省份,其中,又以湖南、廣東、江西三個省份為主。就業于湖南的畢業生占三年總畢業生的
24.89%,就業于廣東的畢業生占17.19%,就業于江西的畢業生占12.22%。統計顯示,就業于廣東的畢業生主要集中于11年及12年,13年相比較少,而就業于江西的畢業生主要集中于12年,11年及13年相對較少,較為穩定的為湖南本省,不但總的就業人數趨于穩定,而且每年就業所占比例均在20%以上。
(三)就業性別分析。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作為一門工科類專業,與其他工科類專業一樣,存在男生遠多于女生的狀況。許多公司對于性別有要求,因此,對該專業的男生和女生的就業信息分別進行統計十分有必要。統計顯示,近三年,就業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男生占男生總人數的53.93%,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39.39%;就業于保險企業的男生占男生總人數的24.61%,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12.12%;就業于汽車貿易、物流、機械等其他行業的男生占男生總人數的21.46%,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48.49%。統計顯示,2011年女生就業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人數最多,為5人,占到當年畢業女生的50%,而12年和13年,女生就業于汽車貿易、物流、機械等其他行業的人數增多,所占比例增大,12年達60%,13年達
50%。近三年中就業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男生人數呈現上升趨勢,11年為20人,占當年男畢業生的31.75%,13年為38人,占當年男畢業生的65.52%;就業于保險行業的男生,11年的比例為41.27%,12年的比例為20%,13年的比例為12.07%。
三、影響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因素
(一)行業及工作性質。近三年,選擇就業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畢業生占總就業人數的52.68%,遠高于選擇就業于保險行業及汽車貿易、物流、機械等其他行業的人數。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在本科學習了四年汽車服務工程后,絕大部分畢業生都希望找到一份與汽車相關的工作,即使就業于保險行業,大多數人都從事汽車定損等相關工作,只有極少部分畢業生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選擇就業于機械等與汽車無關的行業。第二,學校對于該專業的教學模式和培養方案的影響。長沙理工大學該專業側重于汽車診斷、檢測及整體構造,與本校車輛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基本相同,因此更多的畢業生選擇于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第三,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福利較好,工作較穩定。據了解,就業于保險行業車輛定損方向的畢業生需要24小時待命,工作時間不固定,而汽車整車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企業基本實行8小時工作制,工作較穩定[2]。
(二)就業地域經濟發展水平及畢業生生源地。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吸引畢業生多。改革開放30多年來,東部地區借助國家的政策性傾斜和沿海的地域優勢,經濟迅猛發展,生活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經濟的擴張必然增加對人才在數量和質量上的需求。而中部地區依托東部地區的發展,近幾年發展迅速,城市發展與東部地區接軌,而生活成本低于東部地區,正受到更多的畢業生的青睞。經濟發展速度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是近年來畢業生主要流向東、中部地區的重要客觀因素。
在統計中,我們發現,近三年,選擇生源地就業的畢業生占35.22%,其中,湖南省占18.10%,占到選擇生源地就業的畢業生的51.39%,這當然與學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作為一所湖南省高校,本省招生人數占到專業總招生人數的39.08%。而選擇回到相對落后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多為回生源地就業。畢業生在選擇就業意向城市時,有部分同學考慮到一些現實原因,比如老家的人際關系可能在找工作上起到一定作用而不愿忍受大城市的激烈競爭和就業難的現狀,同時畢業生畢業時必須為未來打算,結婚、買房、生活成本等不少現實問題往往影響著部分同學的選擇,因此迫于家庭的壓力他們會選擇回老家就業。
四、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就業對策及建議
(一)加快專業建設,提高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探討正處于初級階段,專業的教學模式和培養方案尚無案列及規律可循。教育部門及學校要加快學科發展,抓好專業設置的改革,使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其次,要加強大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這一環節是該專業大學生培養最薄弱的環節,要加大汽車類實驗室的建設,切實把該專業大學生動手能力落到實處。而畢業生也應該自覺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用技能的培養,強化競爭意識、市場意識,在大學不斷增強自身素質,增加個人在就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改進職業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在該專業大學生當中開展職業規劃教育,幫助他們了解自我個性、特長、潛質及個人職業發展的相關性因素,幫助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成功。大學生入學之后組織系列就業指導講座,利用學校的資源邀請就業主管部門介紹就業政策,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邀請用人單位負責人介紹單位需求和人才要求;邀請知名校友返校作報告,激勵學生的成才意識。改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適當降低就業預期,學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要支持和鼓勵研究生到西部、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在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自我價值。此外,加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鼓勵研究生發揮所學專長自主創業,既可以解決自身就業問題也為社會創造新的就業崗位。
(三)建立多渠道的實習就業基地,深化和用人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學校及學院要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廣泛利用各種資源建立一批比較固定的該專業大學生實習基地。首先可由學生自主選擇加入聯合企業,申請加入企業之后,校企專門將所有報名學生集合開展職前教育,主要對即將要從事的行業和企業進行重點介紹,同時展現在這一行業比較出色的學長成長的典型案例,激發學生從事這個行業的信心。而后,企業提供實習平臺,使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發現自身應強化的方向,同時,可為企業觀察人才的機會,提前確定合適人選。
參考文獻:
[1] 江帆,王春.基于研究性學習的汽車服務工程類課程整合[J]. 廣西教育. 2009(33)
[2] 高麗杰,宋小艷.獨立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 考試周刊. 2011(19)
[3] 楊萍,易克傳.安徽高校開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生態位思考[J]. 皖西學院學報. 2010(05)